APP下载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振策略研究

2021-12-28苏鹏举邹太龙

老区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苏鹏举 邹太龙

[提 要]新时代“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下“农小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能力缺乏;教学方法传统滞后,乡土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欠佳,教学反思评价水平不高;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课改信息了解渠道不畅。通过建立联校互动发展共同体,优化师资协同共享机制;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设长效奖励考核评价制度;增强融入乡土文化自觉能力,提高教育资源开发能力;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潜能意识,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振策略

[作者简介]苏鹏举,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乡村教育研究;(新疆阿克苏 843000)邹太龙,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学校德育研究。(湖北施恩 445000)

[基金项目]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有效实施路径研究”(ZXYB18003);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武陵山区新生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2020GB038)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规模学校(以下简称“农小校”),指我国农村及乡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是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特有的组织形式,也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全国小学有160148所,其中教学点有96456个,6926个复式教学班。[1]点多、面广、教学质量低是“农小校”面临的现实境遇,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也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瓶颈。[2]乡村教师既肩负提高乡村人口素质、振兴乡村教育的重任,同时也是教育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忠实坚守者。[3]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等问题依然突出”。同年,《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20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于“农小校”内涵发展,在教师待遇、编制和职称评定时充分考虑乡村教师实际发展需求,同时要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和加强身份认同等。此外,2021年《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目前,学界主要聚焦乡村教师如何“下得去、留得住”,而对于如何“教得好、有发展”缺乏深度实证探究。换言之,“农小校”教师“下得去”不一定“留得住”,“留得住”不一定“教得好”,“教得好”也不一定“有發展”。如何“下得去、留得住”的破解思路在于加大政策引导、提高社会经济待遇、改善生存环境等,这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如何“教得好、有发展”属于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因素。因此,提升“农小校”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亟须关注其专业化发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关键在农村教师。新时期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农小校”卓越教师队伍尤为迫切,深入探讨如何助力“农小校”教师“教得好、有发展”是本研究讨论的重点。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为了避免调查问卷不易获得的信息,通过编制“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并访谈10名教师,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5份,除去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收回率为93.3%;其次,在研究工具方面,通过问卷和访谈对A市Q镇150名“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编制以单选、多选和开放性题目为主,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继续教育五个维度。访谈提纲包括五道开放性题目,访谈对象主要为“农小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再次,在研究过程方面,为保证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完成电子问卷调查,且每位教师只能提交一份。同时,在个人访谈方面使用电子录音笔进行现场录音并做相关信息统计、整理、分析;最后,在数据处理方面,将调查数据通过Excel和CiteSpace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作为判断该“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的支持依据,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现实困境

参与本次调查的“农小校”教师群体年龄分布集中在35—45岁和46—55岁居多,分别占49.6%和38.4%;大专学历占68.6%,本科学历占12.6%;初级职称占42.3%,高级职称占18.2%;担任2科教学教师占59.6%,担任3科的36.5%;教龄10年以内的教师占46.5%,教龄10年以上占39.2%;省考招聘36.5%,特岗招聘24.6%,市聘24.6%,民办转正26.6%;本地教师86.3%,外地教师13.7%;日工作时间8—10小时的教师占32.8%,10小时之上占12.8%。从以上数据可知,“农小校”教师老龄化、学历及职称普遍偏低、担任教学科目多、本地籍教师占比大、日常工作时间较长、师资补充渠道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以上简要分析为以下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对A市Q镇150名“农小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方法、乡土资源开发能力,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反思评价,教师培训、新课改理念等方面进行实际考察,梳理分析发现如下问题:

(一)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能力缺乏

首先,“农小校”教师主要围绕外部条件和自身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目标把握容易出现偏差,教学设计内容单一;其次,专业知识不足、结构不合理,没有充分重视教育科研、科研水平发展滞后。25.9%的“农小校”教师起点学历与进修专业不一致,甚至为数不少的教师前后专业跨学科门类,“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仍然存在。[4]从未发表过论文的教师占69.8%,38.2%的教师写过论文但未发表;最后,有86%的教师仅将教材作为教学工具,42%和39%会选择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在教案编写方面,网上下载占35.2%,24.8%认为写教案的目的是应付上级检查,46.7%认为是完成学校要求。相比城市教师,“农小校”教师受所处教学环境和获取信息渠道的限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专业发展容易墨守成规,知识更新缓慢。在教学或备写教案时,参照内容视角窄化、生本教学理念欠缺、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能力不足、教案备写态度模糊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乡土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农小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最近发展区”,对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分析、加工和设计,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媒体,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5]调查发现,首先,经常采用讲授法的教师为61.8%,实物演示法为33.8%,谈话法、游戏法、儿歌唱诵法、角色扮演法分别为36.6%、36.5%、26.9%和19.2%;其次,经常使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的教师为39.2%,且有29.2%选择在公开课使用。有学者对24省“农小校”的调查同样说明此情况普遍存在,60.75%的教师“不会使用先进的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成为摆设”[6];最后,乡土资源开发方面,有76.1%的教师选择教材的开发利用,40.4%选择教学辅助教具,20.8%选择学校文化氛围,10.6%选择农村地理风貌,11.6%选择乡土风俗习惯,9.7%选择乡土传统文化。由此可知,一是“农小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媒体使用方式单一,授课方式往往仅采用直接讲授法和实物演示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是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一方面是“农小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遍配置较低,熟练掌握的人员较少;另一方面,教师习惯了“三字一话”的日常教学训练,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意愿不强、动机不足。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导致很多“农小校”课程资源存在低效开发及低效利用的问题,而且对教师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缺少有效指导。

(三)教学环境创设能力不足,教学反思评价水平不高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积极创设环境,促进教学效果达成,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主动思考、评价、探究。调查显示,“农小校”教师有32.2%在教学环境创设方面选择偶尔创设,40.7%选择很少创设,18.2%选择从不创设。教学反思方面,6.2%的教师选择从不反思、13.2%很少反思、46.2%有时反思、22.6%经常反思。在教师教学目标评价方面,有68.8%自我评价首选教学目标达成,68.2%选择教学效果,66%选择教学材料,56.2%选择课堂纪律。在对学生教学评价目标方面,55.9%以学业成绩作为参考。此外,在学生评价方式方面,采用问卷访谈、观察、学校记录、档案袋评价方式分别占16.2%、22.1%、19%、16%。由此可知,“农小校”教师教学环境创设能力不足,自我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讲解、教学目标达成、课堂监控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关注度不高。部分教师主动进行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教学方法有效评价欠缺,对学生学习兴趣评价尤为欠缺。

(四)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课改信息了解渠道不畅

调查发现,在教师培训方式方面,以专家讲座和视频资料学习为主,两者分别为68.2%和30.8%;在培训效果方面,30.8%的教师选择非常好,选择一般和不好的分别占39.2%和18.6%;在获取信息渠道方面,59.2%的“农小校”教师通过书籍了解教育改革信息、教育政策法规及教育研究成果,42%选择与同事交流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会及电视网络进行了解的教师分别为26.2%、10.8%和28.9%。可见,“农小校”教师培训存在方法机械、效果难以保证、跟踪指导不够等问题。此外,填鸭式培训讲座形式居多,导致课程内容零散、课程结构整合逻辑缺乏,培训针对性、时效性不佳。教师了解理念不通及国际教育发展局势渠道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队伍积弱现象严重,“逃离”乡村、文化“盲从”、各方“掣肘”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典型弱势表现[7]。诸多现实因素严重制约“农小校”教师内涵式专业发展,进而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一)先天弱势依然突出,影响教师专业自信形成

近年来,国家针对提高教师待遇、职业地位、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文件,旨在为“农小校”内涵式发展赋权增能,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现阶段“农小校”先天弱势依然突出,严重阻碍农村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机会公平,制约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和教育脱贫攻坚[8],同时也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自信心。

一方面,二元城乡教育体制束缚和留守儿童大量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人呵护和关怀,容易出现性格内向、脾气暴躁,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脆弱,心理失衡、易产生嫉妒心,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差等心理问题[9],这对“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更多挑战。另外,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逃离”乡村现象,导致“空壳学校”“一师一校”的出现,这使“农小校”更是“雪上加霜”。新生代教师已经成为“农小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其生活状态为工作在乡村、居住在城市。这严重影响乡村师资稳定和教育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经济化、工业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傳统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出现危机,导致乡土教育情怀逐渐淡化。有家长甚至认为,“农小校”教师主要是在大城市待不下去、学习成绩一般才回归乡土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这严重制约了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和职业发展获得感、成就感。此外,“农小校”年轻教师普遍存在恋爱婚姻困难问题。据调查,青年男教师普遍认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等现实状况,加之工作繁忙,恋爱婚姻选择权利不多。这也使“逃离乡村”成为“农小校”教师的心结。[10]

(二)外部环境资源支持体系乏力,制约教师专业品质发展

“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多方面协同支持才能取得实质效果,仅靠单方面力量必定孤掌难鸣。目前,“农小校”外部环境资源支持体系乏力,严重制约“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是县域师资交流制度不完善。大部分优秀教师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域学校,加之“轮岗走教”政策落实不到位,优质教育资源处于顶层悬浮的状态,“农小校”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二是评价激励机制不科学。目前教师评价奖励导向机制主要参考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以考试分数为指挥棒,这导致考核评价奖励机制不健全,影响教师队伍整体活力。三是师德师风建设重视不够。部分乡村教师师德自我认同感低,责任心不强。

(三)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制约教师专业动机激活

目前,部分“农小校”教师职业信念不坚定导致职业认同感低、自我效能感不高、自主发展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首先,职业认同感低。由于“农小校”教师工资待遇相比城市教师较低,“农小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农小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差,教师高质量培训机会少,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等窘境,导致其对自身从事职业感到悲观,影响从教积极性的发挥;其次,自我效能感不高。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效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是对自己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念[11]。长期以来,“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靠”“要”“等”的现状未能取得实质性改变。此外,“农小校”硬软件设施相对薄弱,教师生存环境相对较差,教学工作量超标,教师招聘制度缺乏有力监控,影响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以上现实境遇严重阻碍“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力。最后,自主发展意识薄弱。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和认识,是一种自觉的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一些“农小校”教师很少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不比较即不知不足,不知不足即无从发展。现今“农小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存在着“吃老本”的现象。

(四)评价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制约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

因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加快导致城乡张力逐步拉大,“农小校”独特优势和特殊性功能受到现实遮蔽,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方面不断向城市学校标准化效能看齐,反而失去了“农小校”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优势,使得“农小校”沦为城市学校的“附属品”和不合格的“仿制品”。[12]其主要体现在评价考核制度方面,重教育教学技巧,轻综合素质能力;重教案笔记数量,轻业务素质提升;重教育教学结果,轻教育教学过程;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轻师德师风建设。[13]现阶段“农小校”教师职称评定依然未能摆脱“唯分数”“唯论文”等帽子的现实桎梏,加之“农小校”有其先天的发展弱势,严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

五、“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提振策略

“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建设“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小校”卓越师资队伍,既需发挥相关政策制度引领作用,又需构建学校师资整体协同发展机制,还需提升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

(一)建立联校互动发展共同体,优化师资协同共享机制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现代教育治理共同体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以县、学区、校为单位的教师学习交流共同体,采取资源共享、教师结对、名校带领、课题引领、联合备课和片区活动等多元化形式[14],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丰富优质资源内涵建设,优化“农小校”师资均衡协同共享机制,使城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优势。一是利用示范学校的优势资源补偿“农小校”的资源缺陷,采取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教学大赛等模式促进“农小校”教师专业相互成长。二是对于“农小校”、示范小学的骨干优秀教师采取结对帮扶、“双导师制”、师资团队相互协作等方式引领“农小校”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如上示范课、共同备课、听课指导教学、师徒对话等形式,促进“农小校”教师形成新的教育理念、生成实践教育智慧、提高专业发展自觉意识。三是利用示范学校发展理念指导“农小校”内涵式发展,派驻优秀校长挂职结对帮扶、名师带领成长等形式,定期举办教研沙龙、名校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论坛、校长办学思想交流会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与申报,定期邀请高校及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开展教育专题培训讲座,构建县、学区、学校三级联动的教、学、研发展共同体。五是通过采取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积极汲取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六是利用“物联网+”教育新模式,以学区为中心点,辐射县域和农村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构建三级教研互助平台,利用数据大平台,使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助力“农小校”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二)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设长效奖励考核评价制度

“农小校”教师队伍稳定及其专业发展,需要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农村青年教师倾斜。要配备相应设施,建立民主、透明、公平的奖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潜力和热情。为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生存现状,提升“农小校”内涵式发展,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社会力量应通过增加教师工资补助和提高职业地位、拓宽师资招聘渠道与增加培训次数,开展城乡师资交流制度与改善教师生存环境,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等一系列举措,并结合国家相关教师支持政策制度,具体制定出台《县域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具体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等政策意见。通过教育政策导向、各部门综合施策、全方位发力、重点探索等发展模式,为相关教育政策制度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切实维护乡村教师自身发展利益。盐城师范学院戴炳荣教授指出,只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及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办法落到实处,才能使各地乡村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高,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因此亟须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15]要完善教师编制政策,确保教师社会保险及住房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合理公平奖励评价制度,探索多元的教师补充机制,设立乡村教师卓越贡献奖,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存在感,努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一专多能”“农小校”卓越型全科教师队伍。

(三)增强融入乡土文化自觉能力,提高教育资源开发能力

在現代应试教育背景下,乡土知识、乡村价值基本是缺席的,即便是乡村青少年,也很难在他们自己的课本和生活世界中有机会感受和亲近乡土。我们对乡土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根本不足以作为乡村青少年发展的本质性精神资源。[16]调查显示,乡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教学能力(73.6%)、多学科知识(11.3%)和信息技术(7.5%),少有人把乡村文化知识考虑进去。[17]因此,乡村教师需要“活”在乡村,“活”在农民之中,而不是服务于“上”和服务于“外”。要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和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脱离“乡土”身份,成为单纯的“公家人”。[18]这就要求“农小校”教师应从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和乡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的生产活动、农作物栽培、风土人情、特色旅游等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农小校”教师作为乡村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代表,理应成为新时代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传承乡村文化的主力军。一是“农小校”教师需要明确新时期自身所担负的乡村教师使命。二是树立自觉融入乡村的文化意识,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三是增加乡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乡土课程资源使用开发能力,树立“教师即课程”的现代教育理论。四是丰富精神世界,回归乡村生活世界,引领乡村儿童回归乡土世界,积极参与社区生产生活,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五是把乡土文化、学校教育、学生经验、家庭支持与课程资源整合开发相结合,为乡村儿童提供乡土精神食粮,培养乡村儿童反哺乡村的深厚乡土情怀。

(四)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潜能意识,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

“教育是一项基于信念的事业,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生命的灵动和热力,而不是机械、麻木与冷漠”。[19]“农小校”教师需具备深厚乡村教育情怀,对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追求和期望,并通过实践努力实现自我职业理想,完成崇高的教育使命,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感。刘铁芳教授指出,“乡村是乡村少年生存的基本场域,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根本性源泉,怎样在现实的乡村场域之中给乡村少年以全面、自由发展的引导,促进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乃是乡村的根本性问题”。[20]换言之,乡村教师生活工作场域在乡村,这就决定了其专业属性具有“乡土性”。“乡土属性”构成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乡土文化底蕴。因此,乡村教师只有立足乡土、依恋乡土、反哺乡土,才能树立“在乡村”转向“为乡村”的从教理念,获得从教自信心和从教认同感,回归乡村教育的原点。首先,要提升“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外部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实践活动,获取外界资源的支持力度,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度;其次,要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鼓励“农小校”教师积极融入农村乡土文化生活,增强对乡村学校发展的认同感,树立担当新时代乡村教育使命感,激发教师终身投身乡村教育内驱力;再次,积极营造教师文化身份认同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事迹,讲解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补助政策,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最后,要创造教师专业学习的文化生态环境,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演讲、学术报告、校本教研、集体联谊、比赛竞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发展平台,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充裕内心精神世界,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潜能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总之,“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关乎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以及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阶段,“农小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发展滞后、教学能力不足、素质能力有待提升、职业吸引力不足等现实困境依然凸显。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分别从教师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继续教育五个维度,重新审视“农小校”教师专业发展现实困境、归因分析和纾解对策,为我国造就一支“情怀深、数量足、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时代乡村师资队伍,进而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校数、教学点数及班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 _560/jytjsj_2019/gd/202006/t20200610_464555.html.

[2]陈坤,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1).

[3]苏鹏举.乡村小学卓越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及生成路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

[4]邓泽军.中国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策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5]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6]姚翔,刘亚荣.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路径分析[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4).

[7]石灯明,蒋志平.新时代视域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蕴、弱势表征及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20,(1).

[8]苏鹏举,王海福.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现状与审思[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5).

[9]苏鹏举.例析西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5).

[10]黄俊官.乡村教师“去乡村化”情结及其化解[J].当代教育科学,2020,(11).

[11](美)班杜拉(Albert Bandura)著,缪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范会敏,陈旭远.内源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突围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9,(4).

[13]苏鹏举,张斌,王海福.乡村微型小学教师生存发展困境及出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10).

[14]黄侨明.推开基础教育的另一扇门:一所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实践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15]戴斌荣.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6]武晓伟,张军.论我国乡村教育的人文失守与重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

[17]时伟,王艳玲.乡村教师乡村生活的式微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9,(5).

[18]张济洲.“乡野”与“庙堂”之间: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9]肖川.教育:基于信念的事业[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

[20]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浅析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小规模学校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