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8彭俞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瘘管肛周引流术

彭俞俞

辽宁省盘山县人民医院肛肠科 124101

肛周脓肿是一种细菌性肠道感染,肠道菌群是致病因素,肛窦是入口感染,也是脓肿和瘘管进入口[1]。该病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脓毒性肛门肛管直肠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可能会很严重,但脓肿爆裂后可能会暂时缓解。而发热是肛周脓肿的另一症状,最高温度>40 ℃,且患者发热的概率随着脓腔变大、加深而增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排便困难、纳差、失眠等症状。切开引流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患者于局部麻醉下,在脓腔中央行小切口引流脓液,术后用甲硝唑冲洗脓腔,可减轻病症,促进患者康复,但若术后处理不当,化脓处会暴露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极易造成感染,部分患者会再次复发或形成术后瘘管[2]。了解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对预防瘘管形成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就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分析,旨在为临床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盘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 例,女30 例;年龄22~78(46.68±3.75)岁;疾病类型:肛周皮下脓肿30 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6 例,括约肌间脓肿3 例,肛提肌上脓肿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5例。

本研究经盘山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3YS041-041-01);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关于肛周脓肿的相关诊断标准:(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行走或排便时明显加重,少数患者出现排尿困难;(2)肛门周围存在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时能够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3)可伴有发热、发冷、全身不适等症状;(4)血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增多;(5)B超可测及脓腔。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确诊;符合切开引流术手术指征并行手术治疗;临床资料保存完整。(2)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肛肠疾病患者;伴有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中途转院的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切开引流术,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取侧卧位行局部麻醉;根据脓肿大小在脓肿中心位置作1~3 个放射性切口,使用大弯钳分离破坏脓腔膈并充分引流出脓液及腐败残留物;以探针探入脓腔探查内口,若内口明确则在探针的引导下行切开切除术;术后每日常规坐浴换药处理。

1.4.2 术后瘘管形成状况 术后随访半年,以肛门内超声检查判断[4]其术后是否有瘘管形成。根据是否形成瘘管分为形成瘘管组和未形成瘘管组。

1.4.3 基线资料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脓肿类型(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括约肌间脓肿、肛提肌上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脓肿位置(前侧、右外侧、后侧)、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是否规范),分析患者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

1.5 自变量说明方法 以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情况为因变量,形成瘘管为“1”,未形成瘘管为“0”。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阳性结果作为自变量并赋值,男性为“1”,女性为“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处理数据,对所有计量资料作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Fisher 精确概率;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60例患者中11例形成瘘管,占18.33%。

2.2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不受年龄、脓肿类型、脓肿位置的影响(均P>0.05),但可能受性别、术后规范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均P<0.05)。见表1。

表1 肛周脓肿患者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2.3 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术后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均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影响因素,相关参数见表2。

表2 60例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是一种急性化脓性传染病,见于肛门、肛管及直肠周围[5-6]。肛周脓肿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在1个星期内就能够迅速化脓,化脓的时间一般是3~4 d,患病部位会出现明显波动,形成了化脓性的感染,少数肛周脓肿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及局部理疗的方法可以消散,但是大多数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否则炎症加深而变成了肛瘘疾病,增加患者痛苦,治疗难度也会更大一些。切开引流是治疗肛周脓肿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围术期如护理不当,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肛周脓肿并发症为瘘管形成,其主要是由化脓感染导致[7-8]。瘘管形成后普通药物治疗无效,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形成瘘管组男性占比、术后未应用抗菌药物占比均小于未形成瘘管组,经单因素及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术后未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是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性别方面,与女性相比,男性肛门腺特别发达,可分泌更多的腺体,增加了手术后感染的风险。另外,男性雄激素水平比女性高,而且他们的肛腺生长更快,导致分泌皮脂腺,肛管也容易堵塞,形成高危性肛瘘[9]。而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抑菌活性,在一定浓度下,抗菌药物可抑制和杀灭病原体[10]。切开引流后选择适当、适应证明确的抗生素,以及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可杀死病原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性别为男性、术后未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是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危险因素,予以规范性抗菌药物治疗可预防瘘管形成。

猜你喜欢

瘘管肛周引流术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