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学科思维导图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2021-12-28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吴萱亮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枝京剧导图

■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吴萱亮

学科思维导图并不是思维导图在学科中的应用,而是在思维导图基础上的升级,是以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Buzan)创建的思维导图为基础,引入了概念图、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并融合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使其更适合学科教学中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内容。学科思维导图包括思维导图形式、概念图形式、鱼骨刺图形式、PMI思维支架形式等多种形式,它的优势是有助于学科的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文章,不仅可以在写作分论点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图文结合、逐步生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扩展思考广度,加深思考力度,强化思考密度,构建清晰的语文知识体系及策略模型,夯实语文基础,发展语文思维。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又恰恰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

学科思维导图助推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在文章构建中经常出现“没得写”或“不会写”的问题,往往反映的是面对写作任务时,学生难以通过广泛、有效、快捷的相关思维,进行指向性集中的思考,进而搭建文章框架与组织内容。学科思维导图可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首先,学科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思维的狭窄化。学科思维导图是借助图形、颜色、线条,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由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并以辐射线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从“一”生发出相关的、有序的“多”,这是学科思维导图的最基本特征。比如,关于写作“阅读”这一话题,学生单纯的思考往往只会想到阅读的好处,但是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想到阅读的主体、时间、地点、方法等。学生思考的范围有效扩展,其实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提升。

其次,学科思维导图可以有助于解决思维的肤浅化。在图形的形成中,特别是线条的延伸下,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延伸与深化,达到由冰山一角沉潜下挖的效果。比如,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和“带病回乡,不孝子孙”这两类风格迥异的标语。学生初始的思维往往是简单的一“好”一“坏”。而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学生在简单的“好”之后会询问有没有“坏”,在简单的“坏”之后会思考有没有“好”;在“好”“坏”兼有的情况下继续追问,“好”“坏”的差异究竟在哪里;最后总结出宣传标语到底怎样撰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步步加深。学科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从简单的好坏辨别发展为辩证思考、由果溯因,思维方式多样,思考力度加深。

第三,学科思维导图有利于突破思维的僵固化。学生在构建文章时,最困难的是思考方向单一,难以从“已知”突破为“新知”。比如,2017年课标一卷作文:任选两三个关键词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且“关键词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所有的关键词在学生单一的思维中都是孤立的“点”,缺少必要的“线”,而学科思维导图的基本思维特征是由一“点”生发出关联性。因此,学生从每一个关键词出发列举其相关的特质时,列举的特质越多,越容易发现彼此间的相关性。以“京剧”与“美食”为例,同样的流派众多,历史悠久,且传承而又不乏创新。但是,不同的是,如果说“京剧”代表“高雅艺术”,“美食”则代表“日常烟火”;如果说“京剧”是“视听盛宴”,“美食”则是“饕餮盛宴”。再以“京剧”和“高铁”为例,若说“京剧”代表“历史”与“文化”,高铁则凸显“现在”与“技术”;若说“京剧”代表“艺术”与“审美”,高铁则凸显“速度”与“创新”。学科思维导图的存在,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僵化为孤立的“点”,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更强调其关联性、有序性,更便于认知的整合与加深,甚至于跨学科、跨领域的突破与构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学科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构建文章

首先画出学科思维导图,发散思考中心。这一过程主要是利用学科思维导图的头脑风暴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画出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整个分论点构筑过程的关键,因为思维导图背后的支撑是思维的活跃与发展。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逐渐使学生明白,学科思维导图并不是“想到即合理”,而是强调“想对才合理”,这里的“对”是指符合逻辑和学科自身特点。学科思维导图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层层追问、不断思考及概括提炼出来的。

其次选择适当分枝,考虑角度顺序。一般而言,学生的无意识做法是会把不同的一级分枝之下的二级分枝混同选用,只要自己感觉有话可说、有例可举即可。比如,学生会在阅读地点这一分枝下选择书店蹭书看,阅读方法这一分枝下选择精读与泛读结合,在阅读目的这一分枝下选择积累知识和陶冶性情。选择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三个分论点彼此之间毫无关联、逻辑混乱。经过有效训练之后,学生会迅速意识到不同级别分枝的差别,调整方式就是选择同一分枝级构建分论点。比如,学生的分论点可以选取三个一级分枝构建:真正的阅读不苛求时间、不讲究地点、不拘泥方法;学生还可以选择阅读地点这一分枝级下的三个二级分枝构建:家中的阅读舒适安逸是享受,地铁上的阅读争分夺秒是效率,阅览室的阅读专心系统是积累。总之,写作训练一定伴随有思维的训练、逻辑的训练。

第三整理语言表达,形成主体框架。学生选定分枝级只是确定了写作的主体思路,学生能否在既有选择的基础上准确遣词造句,能否适当选择各种修辞手法,能否合理化运用诗词典故,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而对语言推敲的背后则是思维上的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最终是以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来实现的。比如,同样的主体框架,一位学生表达为真正的阅读可以在任何时间读,可以在随意的地点读,可以灵活选取各种方法读。另一位学生表达为真正的阅读不苛求时间,点点滴滴都可读;不讲究地点,随处随地皆可行;不拘泥方法,行云流水随心选。两相比较,高下立现。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只是开端,准确优美的表达方是呈现。学科思维导图则使图示的直观性、简明性与思维的严密性、概括性有机统一,不失为构建文章,提升思维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分枝京剧导图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栾树分形特征分析
一株吊兰
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