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研学旅行运行模式探索
——以望江县L中学为中心

2021-12-28赵晓芳刘千雨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活动

赵晓芳,刘 舜,刘千雨

(1.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030)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要“逐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相关概念第一次被提出;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列为独立条目;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将研学旅行作为新的旅游发展形式;2016年12月,为了进一步推动研学旅行的良性发展,教育部联合旅游局、团中央等11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阐述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组织保障、主要任务等五个方面的问题。2019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其中就包括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这表明国家已经从专业角度对研学旅行的内容、师资等方面进行构建。

目前,研学旅行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学界研究大多集中在研学旅行的内涵界定及实施状况等,关于研学旅行运行模式的研究则较少[1]。因此,本文拟结合研学旅行的内涵,介绍安徽省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通过对望江县长岭中学(简称L中学)研学活动的具体调查与分析,提出今后研学旅行发展的建议。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存在问题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有浓厚的游学风气。《史记》云“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春秋时期,孔子率若干弟子周游列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从20岁开始游历名岳山川;北魏郦道元为撰写《水经注》亲自考察河道沟渠;唐朝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明朝徐霞客游历山川河流,历时30年终撰《徐霞客游记》。到民国时期,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主张知行合一,充分体现了“社会即学校”的游学思想,这是我国研学旅行的最初雏形。

现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又被称为修学旅行、修学旅游、研学旅游等,是教育旅游的形式之一,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狭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中小学群体参与的异地文化考察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通过集体旅游、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旅游资源衔接的创新形式。具体而言,学校负责和组织班级出行具体活动;学生游学结合,在游玩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启发思维、深化课堂知识、以巩固研学效果;旅行社研究旅行具体内容、策划方案、编写旅行手册;景区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基础设施[2]。本文所讨论的专指狭义的研学旅行。

(二)狭义研学旅行面临的掣肘

我国研学旅行在教育部政策的推动下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以及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研学旅行的需求日益旺盛,“旅游+教育”双结合的游学产品已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良好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国家已经从制度层面到具体措施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部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计不完善、复合型师资匮乏、基地建设不完备、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3],从而限制和制约了研学旅行的发展。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优势在于直接面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一个通盘考虑,开展活动也容易得到国家行政部门的支持。但是,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掣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更新,过去那种学校强制要求、学生统一参与的组织决策形式一去不复返,现今学校多采取民主决策、自主选择、自主参与的形式,要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学校自身对研学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了解程度没有旅行社专业,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经验不足,与交通、住宿、景点等方面企业联系不够,难以降低成本。在此背景下,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参与率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给研学旅行带来新的挑战。

总之,尽管目前国家为鼓励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下发了多份文件指导,但仅限建议,并不能帮助解决安全保障、经费支持等关键问题。旅游企业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企业对开发研学产品、设计研学路线的热情,从而间接影响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效果。由于中小学生尚未形成完全独立的人格,其参与研学旅行的程度会受家长与学校的影响,因此学校与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知观念是否正确非常关键。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国内研学旅游的市场虽前景美好,但开发并不完全,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

二、安徽省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形式

(一)安徽省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1.积极促进研学旅行上层设计规范化

2012年,教育部将安徽省设为全国八个研学旅行试点省市之一(1)国家教育厅设立的八个研学旅行试点省市为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别从试点内容、学校选取、范围和时间及试点要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2018年3月,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安徽省文化厅等10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安徽研学旅行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规范研学旅行产品和服务规范为宗旨,发布了《旅行社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按照安全性原则、普及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分别规定了旅行社筹办资质、旅行产品设计标准、旅行服务标准及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旨在进一步推动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发布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对研学旅行基地总体标准和具体细则进行了相关规定,其内容包括餐饮交通住宿标准、课程服务建设标准、综合接待体系及安全防范体系等,并且制定了研学旅行服务质量游客意见评分细则。

总之,安徽省积极促进研学旅行上层设计规范化,出台文件、制定标准,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彰显研学旅行产品品牌效应

随着研学旅行的进一步推广,安徽在研学线路产品包装、研学旅行基地创建、旅行社组织接待和营销推广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2015年马鞍山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课本上的马鞍山”主题产品,设计了适应各年龄段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此套课程体系面向全国、线上线下销售,受到了各地中小学生的欢迎。同时,充分发掘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建设本地研学旅行基地[4]。自2015年以来,马鞍山接待研学旅行中小学生达十万多人次。

同年,宣城市充分发挥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专业人士编写《跟着课本游宣城》,详细、生动地介绍了宣城的历史名人、历史典故和优美风景,精心设计宣城研学旅行路线,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宣城的风土人情、山川湖泊及历史底蕴等[5]。

滁州市“修学琅琊山、研读醉翁亭——《醉翁亭记》景区课堂”游学季于2015年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即“探索学生研学旅行的新形式”,活动组织安徽名师、小记者、知名论坛版主等走进“景区课堂”,以独特的宋代课堂、近百名着宋代服装的中学生、穿越而来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等特色风景,把大家带到了千年之前[6],开创了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效落地形式。

总之,安徽省各地相继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研学项目,充分挖掘各地旅游文化资源,品牌效应逐步彰显。

3.稳步创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

近年来,安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取得较大成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体系。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共计45家单位。同年,又有15家单位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研学基地。2018年安徽省旅发委发布《关于认定第三批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的通知》,共有24家单位入选。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42个全国和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有6家。这些研学基地主题突出,涵盖科技、文化、历史、革命教育、体育、生物、影视、动漫等诸多领域,且均为公益性质,面对学生免费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研学旅行为借口开展经营性创收活动,并实施年度审核制度,极大地保证了研学旅行的普及性、教育性和公益性,从而促进了安徽研学旅行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

(二)安徽研学旅行开展形式

安徽作为研学旅行试点之一,在研学旅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形式。

1.综合实践为载体的研学形式

综合实践为载体的研学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学校与实践基地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完成[7]。安徽省综合实践基地属于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安排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学生们在综合实践基地中集中食宿,可以开展学工、学农、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如电子射击、木工设计、物理实验、书法训练等,是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公益性场所。截至目前,马鞍山、宣城、芜湖、六安、铜陵、滁州等地级市均已获批建设。其中马鞍山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于2014年11月3日建成揭牌,是目前安徽接待最早、接待量最大的综合实践基地。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资源有限,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基地通常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区域内的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实践活动,难以接待周边县市的研学活动。

2.“基地+研学点”的研学形式

安徽自2012年作为全国研学旅行试点以来,便相继建设了6个国家级基地及若干省级、地市级基地。“基地+研学点”的研学模式不仅能够开展各类主题研学活动,而且园区内还建有食堂、公寓等基础旅游设施,能够满足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统一进行研学旅游的要求。研学点通常会面对省内的中小学生推出了一系列主题研学旅游产品,结合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名人馆、科技会所,开展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活动[8]。

3.以研学主题为核心,跨区域整合资源的研学形式

跨区域整合研学旅行资源的研学样式通常会采用与旅行社合作的方式,借助旅游行业力量,设计鲜明的研学旅游产品。目前安徽部分试点学校开展的研学旅行涵盖了市内游、省内游,并逐渐呈现出跨省、跨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如旅行社通过和周边研学目的地合作,开展赴江苏南京的主题研学活动——“金陵怀古,带着历史课本去研学”;前往湖北武汉,开展“荆楚遗风,行走的力量”主题研学活动。通过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对研学旅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一批示范性旅行精品路线,逐步形成与其他省市研学旅行基地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

总之,安徽自2012年成为全国研学旅行试点之一后,政府层面持续的研学支持政策,促进了研学旅行上层设计的规范化,推进了国家、省、市三级研学基地体系的形成,铸就了各具特色的研学品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安徽及周边特有的自然、人文及社会资源,发展多种研学形式,积累了丰富的研学经验。

三、安徽省望江县L中学研学旅行调查

为具体了解研学旅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安徽省望江县长岭中学(简称L中学)作为调查对象。该校位于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生源大多为长岭镇本地农村学生,设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为深入贯彻安徽省教育厅研学旅行相关文件,L中学在2016年便已开展研学旅行,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意义。

1.情况说明

此次研学旅行采取自愿原则,学生与家长商议,根据家庭情况和参与意愿决定。最终,初一年级为82人,初二年级为109人,总共201人。初三学生未参与本次活动。本次研学旅行选取安徽HJ文化旅游公司作为合作对象,以安庆XH书院望江分公司为中介协调方,共同开展此次研学活动。三方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安徽HJ文化旅游公司作为组织方和接待方,负责选取研学旅行目的地,设计相关课程,保证研学质量;安庆XH书院望江分公司作为中介方和协调方,负责在合作中沟通信息,协调配合;望江县L中学作为参与方和宣传方,负责动员学生,组织老师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宣传。此次研学旅行收费标准为440元/人,主要包括食宿、保险、教育课程服务及交通费用等。

第二阶段称为“任务型学习”阶段,即Taskbased study。在体验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之后,教师会因势利导提出一系列与工作过程一致的任务,要求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例如,找出各类车的车标及其中英文对应名称等。

2.研学过程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分为紧密结合的三大部分,即前期准备、活动开展、后期反馈。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学校学习领会教育局下发文件,校方领导层决策实施;确定合作对象及研学旅行开展时间;各班老师动员学生及其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回收学生填写个人信息的回执单,并制成表格等。

在活动开展阶段,首先,进一步整理人数、分配车辆。此次研学旅行学生总数201人,共分为四辆车,每辆车五十人,由一位老师作为负责人,管理车上秩序与安全;其次,安徽HJ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制定《中小学生研学体验式课程三方协议书》,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派出代表签署;再次,收取学生费用440元/人,校方收取交于安徽XH书店有限公司望江县分公司,由其暂时保管,待活动结束后结付给安徽HJ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最后,办理入园手续,按照合同规定的行程开展研学活动,保证学生、教师安全,直至最终返校。

此次研学活动共计两天,目的地是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主要包括参观名人馆、中华藏宫、徽派建筑群、龙宫、砖雕馆、古陶馆、木雕馆、科技馆等,观看国际大马戏、高空秀舞、水幕电影等。实践类活动包括野外搭帐篷、篝火晚会等。

在后期反馈阶段,安徽HJ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体验经过和心得,并且免费为每位学生提供精美书签一枚和照片一张。校方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内容,独立撰写周记一篇,由语文老师进行查阅批改。

3.存在的问题

该校总共大约一千五百名学生,参与此次研学旅行学生人数只有201人,仅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13.4%。由于家长素质、家庭条件、学生自身觉悟、宣传力度等原因,尚有部分同学完全没有体验过研学活动,造成教育资源享有程度存在差异。研学旅行是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次开放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和追求目标。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认识深度不够,部分学校和家长更多地是把焦点放在“旅行”上,往往忽视研学旅行真正的教育意义。

(2)主题不突出,丰富性有待提高

此次研学活动历时两天,除去从望江到合肥近4个小时的车程,以及就寝、用餐等时间,真正用于组织学生游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大降低了研学主题的丰富性。本次研学活动行程包括晚会、电影、“非遗大讲堂”、参观“非遗文化长廊”、观览“徽派建筑群”等。虽然从表面上看产品五花八门、种类丰富,但是同质化非常严重,主要是一些观看类非实践性活动,多停留在观赏层次,很容易使活动陷入景点堆砌、走马观花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本次研学旅行游戏类、动手类等合作实践性活动较少,使得学生在活动期间容易疲惫、厌倦,不仅游学合一的初衷没有达到,也很难让每位学生在旅行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本次研学活动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深度不够,可以进一步拓展的层面有很多,比如徽派建筑的风格、诗文、故事等,探究其所蕴含的古代人文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阅历。

(3)反馈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完善的反馈、评价机制是推动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活动立项、执行、结束是否规范、到位的标准。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学评价机制才能将“研学”与“旅行”有机结合,促进知行合一教育新理念、新价值的实现。本次研学活动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要求学生写周记等方式来进行反馈,但尚未建立围绕学生研学过程表现的评价机制,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必然削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到研学旅行的正面效果。对教师而言,仅仅通过学生的成长档案和周记对其表现进行评价也是有失偏颇的。此外,我们认为,反馈评价机制应该是双向的,既包括对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涉及评定组织者的服务管理、宣传推广、产品内容、配套设施等方面。应该建立、健全多种机制,如研学活动积分制、校园研学旅行征文大赛、研学旅行班级总结大会、学生互评制等。

(4)研学旅行费用偏高

本次研学旅行费用标准为440元/人,望江县L中学生源多为农村户口,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少年,家庭情况并不乐观,因此研学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研学旅行费用的收取,不仅会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而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出现自卑心理。表面上看,经济资本是决定学生是否选择游学的要素之一,实际上其背后折射的是不同群体将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是阶层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故此学校应与企业洽谈商量,不仅要将研学费用降到最低,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研学补助,还要精心打磨研学课程,做到游有所学,物有所值。

综合以上,望江县L中学的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积极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着力推进研学落地形式的有益探索。活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各方明确权利、义务,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但是也暴露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学生参与度有限,课程缺乏体系,同质化严重,重观赏轻实践,重前期准备轻后期反馈,重游轻研等。学生共同研究探讨的时间短、不充分,既不能深入挖掘研学主题的内涵,也不能在研学活动中扩展书本知识的外延,研学者的游、学、思、感很难内化为综合素质的提升。要真正达到“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仍旧任重而道远。

四、安徽研学旅行发展建议

研学旅行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有鉴于此,本研究认为未来研学旅行的发展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政策性支持持续发力,教育部门落实到位,构建家校互信氛围

近年来,安徽研学旅行发展如火如荼的原因之一在于当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文件,从研学旅行的目标原则、基地建设、配套设施、服务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运作,为各地教育部门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政策保障。多年来由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偶有安全意外发生,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有失公正,家长四处奔走上告,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因担心安全事故而畏首畏尾、因噎废食,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停止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危机”是造成学校不愿组织、家长不放心孩子参加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家校互信氛围,明确安全责任主体,细化安全过程,营造安全、安心的研学旅行保障体系,给“信任危机”破冰,是激活研学旅行各方主体潜力的前提条件。在当前教育体系下,是否组织研学旅行、规模如何、采取何种模式等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贯彻落实研学旅行的重要一环,因此,政府应该设立研学专项资金,鼓励支持教育部门开展研学活动。

2.深化内容为王,创新活动主题,以质取胜

研学旅行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内容才是真正决定研学效果和研学深度的根本因素。研学基地作为研学供给方,应该深化“内容为王”,以质取胜,紧贴活动主题,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平衡公共属性与知识属性的关系,合理调配实践性课程、观赏性课程与讨论性课程之间的比例。长岭中学组织的研学旅行虽然安排了赛马、赛狗、斗鸡、斗羊等安徽特有的旅游资源,但是对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不够深入。事实上,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合肥非遗园不仅平移了大量遗址,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而且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徽派古建筑风貌,拥有中国第六代砖雕传人张存世的巨型砖雕作品。因此完全可以进一步创新主题,如“赏徽派建筑,看历史变迁”,将课本中的历史知识与徽派建筑的发展历程相结合,不仅可以达到精游精学的目的,还能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力度

部分家长对研学的价值、意义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多,否定研学旅行对孩子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促进作用,其根源在于研学宣传不到位。研学基地一般都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的优势。从开展形式上说,它打破了单纯学校学习的界限,进行无限延伸;从活动方式上说,它增加多样性,调动人们的现实体验,增强人们的内心感受等。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中,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制作研学基地专属官方网站、APP以及搭建研学服务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平台,设计每周讨论话题,增加与评论者的互动与交流,及时了解人们的关注点和需要,定期向家长、学校推荐研学信息,利用趣味的语言和生动的图像打动学生和家长,打造信息聚合平台。班级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在班级播放创建的新媒体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视频发送到家长微信群中,使学生家长充分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作用。线下利用宣讲会、学校科技文化节、调查问卷等形式,面对面介绍研学活动,了解学生和家长对研学的建议和需求,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尽可能将研学产品的内涵挖掘和引伸出来。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的目标,从而让更多的人想去了解研学旅行,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研学旅行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4.建立校企银模式,降低准入门槛

安徽省望江县L中学所进行的合作模式为校企合作,但是费用标准高,学生参与度较低,使得研学旅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可利用校企银合作方式,减轻学生经济压力和负担。校企银模式即学校、旅行社、银行合作共赢的模式。具体而言,旅行社制定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产品,学校进行选择,学生家长、旅行社、银行在学校的组织下签订协议,采取旅游费用银行代扣的方式,银行将费用付与旅行社,然后银行每天从学生家长的银行卡中扣一元或两元,并且定期寄送账单。这种隐形、分期的支付方式避免了家庭一次性大额支出的情况,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满足了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渴求。

5.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反馈效率

研学旅行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新的教育形态,因此,它的评价体系也应该与“唯分数论”不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评价机制中应充分考虑理论、实践所占比例,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包括自我评价,也包括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的互评;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既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比较,更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研学活动中的进步。因此,建立、健全与旅行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安徽省望江县长岭中学研学旅行评价反馈机制较为单一,通过教师单方面评价不仅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而且不利于提高反馈效率。对研学旅行的反馈不仅只有写周记一种,还可以通过学生制作手抄报、摄影、视频、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对研学旅行中的美好记忆进行记录和总结。班级可组成评价小组,让学生自己进行投票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评比活动结束后,各班优秀作品可放在校园展览区展览,并由学生进行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讲解技巧,也培养了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前来评价学生的成果或表演,完善多样化评价机制[9]。

五、结语

研学旅行作为我国“旅游+”新兴业态,是新时期我国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团结合作、实践创新、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路径之一。安徽作为研学旅行的试点之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通过对望江县L中学开展研学活动的调查,发现仍旧存在学生参与度低、主题不突出、反馈机制不健全、费用偏高等问题。

鉴于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作为供给侧的研学基地要精耕细作研学内容,设计贴合主题的课程体系;努力利用多种渠道扩大研学影响,提高社会各界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运用校企银合作方式降低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反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研学旅行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作用。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