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中国道路

2021-12-28张贝高凤相

南方论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冠特朗普

张贝 高凤相

(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东广州 52000;2.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28138)

2019 年12 月,新冠肺炎病毒爆发,疫情就是命令,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封管城市等一系列超常措施,最终为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争取到两三个月的窗口期。而西方少数国家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时未采取任何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而是一刀切地禁止中国公民入境,以此来实现抗疫。这样的措施不仅寒了中国人民的心,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给本国防疫带来了巨大漏洞。以美国为例,新冠肺炎病毒以燎原之势迅速染红了美国的版图,在此大背景下,美国的一些高层政客公然将新冠病毒政治地域化和标签化,误导美国民众对中国产生怨恨甚至仇恨,民族主义情绪愈演愈烈,致使中美关系恶化,前景扑朔迷离,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在国际上影响巨大,因此本文对后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作一探讨。

一、中美关系历来是牵动我国国内外两个大局的重要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虽然属于外交问题,但是其实也涉及到非常深刻的中国内政问题。在我们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历史性拐点意义的大事。一件大事是1972 年1 月,毛主席在北京同尼克松实现了史称“跨太平洋的握手”,也即邀请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第二件大事是1979 年年初,邓小平访问美国,这一次访美把中美关系纳入了全面正常化的健康发展轨道。那么这两件大事为什么说是有历史性拐点意义的大事呢?

首先,1972 年毛主席邀请尼克松访华,在国际上产生了战略性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的国内政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上世纪70 年代,整个的国际格局是美苏两强争霸。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在对抗着美苏两个军事强国的军事压力和安全威胁。从地缘上看,在中国的西面和北面,中苏边境七千多公里长,苏联陈兵百万对我们构成重大威胁。1969 年,中苏边境发生了几起严重的武装冲突事件,险些酿成中苏大战。南面和东面,从1949 年开始,美国的军机军舰,包括台湾的势力,不断地侵犯我国的领海领空,也对我们构成了非常严峻的压力。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南朝鲜驻军,以及美国在越南进行的侵略战争,也严重地威胁到我们的南部安全。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情况下,当毛主席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的时候,就极大地缓解了美国对中国的安全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中美打开相互交往大门的时候,它牵动了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瞬间形成了中美苏战略大三角。伴随着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形成,中国的国际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就国内而言,70 年代正值极左思潮盛行时期。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之后,顺势开始了国内的一系列调整,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纷纷回到领导岗位,慢慢开始了“拨乱反正”的过程,使得中国开始回到新的生机勃勃的正常发展的轨道。

其次,1979 年1 月1 日,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使中美关系全面正常化。二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中美实际上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和敌对状态。虽然毛主席打开了中美关系大门,但事实上中美之间的敌对状态并没有完全结束。1979 年邓小平访美,不仅结束了几十年中美的对抗关系,最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外部关系。实际上中美关系的四十年,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相伴相随的。所以,邓小平1979 年访美,实现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趋势,一方面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从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初步探究出一个规律,即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发展态势。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要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1]。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如何发展,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

二、疫情冲击下的中美关系:新冷战边缘

当前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接触合作转为战略竞争。从意识形态层面讲,美国作为一个世界霸权主义的一个强权,一个习惯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实际上对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抱有敌对态度。但是从整个国家利益和国家政策考量,美国进行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调整。1972 年以后,美国对华采取“两手政策”,合作和遏制并存,也就是与中国既合作,又遏制。这是过去四十年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势,双方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近些年,同样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美国再次调整对华战略,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全面战略竞争对手。这就使得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开始走向了新型冷战的方向发展,双方的关系相对不稳定。美国推行对华战略竞争不仅严重毒化了中美关系的气氛,而且对中国的整体战略环境带来诸多消极影响。[2]

特朗普政府,2020 年重新规划并且完成了对华新战略的调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五月二十日,白宫发表了美国对中国新的战略方针。这个对华战略的基调就是对中国要实施一种所谓原则性的现实主义,要同中国展开全面的战略竞争。其政策导向主要是全面性对抗、针对性围堵、选择性脱钩。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为一己之私,自2018 年就发动对华的多轮贸易战,贸易战的发生,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特朗普政府妄图通过对中国施压不平等贸易规则,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表现。首先,中美两国在多方面早已深度融合,悍然发动对华贸易战导致美国人民的生活出现紊乱和中国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其次,特朗普政府依照既定方略,将中国视为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最大威胁者,联合敌华国家在地域上围堵中国,在网络上将中国在海外投资合作及其他活动等信息共享给敌华国家,建立所谓“抵御中国干预的国际阵线”,借机打压中国。同时还利用中国的一些内部问题,越来越强硬地干预中国的内政。比如说利用香港问题、新疆问题、台湾问题来干预中国内政。尤其是台湾问题,近几个月来,美国变本加厉,越来越加速度地提升美台的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把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全面战略竞争的一个定缘战略工具来使用。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性冲突。特别是2021 年3 月18 日,中美两国高层之间的战略对话——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两国各自围绕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在部分领域达成共识,但还是以对抗为主。中方始终敞开对话的大门,长期致力于同美方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但与此同时,中方在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的底线是不容触碰的。

三、中美关系的客观现实

2020 年11 月份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前任总统特朗普遭到了美国众多媒体的制裁,究其原因,一是特朗普已经被美国建制派精英抛弃,为什么被抛弃?原因之一就是特朗普总统特立独行,自上台伊始,不断发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战争,退出多个国际公约并撕毁相关协议,拒不履行美国的国际义务,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导致很多国家对美国退避三舍,产生了诸多不信任感,对美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在新冠疫情应对上,特朗普政府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时至今日,美国感染人口还在持续上升,而特朗普总统为应对“败选”之后的结局,无暇顾及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美国公民,不仅证明了特朗普政府的不作为,也让世人再次见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漠本质。三是特朗普总统就职时的承诺并未得到兑现,美国的贫富鸿沟反而越来越大,从2016 年民众拥有2.9 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到现在的1.8 万亿美元,美国的就业形式虽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新冠疫情爆发后,并不稳固的就业局面再次崩塌,很多美国人流离失所,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比如频发的校园枪击案件。四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种族主义大行其道,特别是白人警察无辜枪杀黑人,引发了多个州人民示威游行,无疑对新冠疫情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败选”的特朗普总统拒不接受这一结果,所以趁着任期内最后的时间做出了令人非常震惊的举动,如解雇政治中立的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指派听话的米勒暂代防长;五角大楼高层人心惶惶,离职者愈渐增多;“消失”多日的蓬佩奥再次高调发声;包括美国两党在国会的“席位”之争,这一切让美国的形势变得风谲云诡。

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确实不一样,但是这个不一样仅仅是现象上的不一样,是策略不一样,但他们两个的政策本质还是一样的,就是美国两党在中美力量对比新常态下对华战略已经形成共识。过去美国两党对华也有一个战略共识,它是建立在美国跟中国不是一个重量级上,所以说不管中美矛盾多还是少,双方都认为对华应该保持接触政策,扼制的同时保持接触。现在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阻断中国崛起的进程,也即遏制中国是两党的共识。从2020 年中美贸易数据来看,中美贸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仅是因为特朗普推行脱钩政策,更重要的是因为疫情。疫情给全球经济按了暂停键,全球贸易都在下降。所以说受疫情冲击和特朗普反华政策的双重冲击,从相对概念而言,中美贸易是不降反升。即便中美关系这么困难,中美贸易关系还依然保持基本稳定,透过这个现象看本质,一个基本的客观的事实就是,中美经贸脱钩是不可能的。

四、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与中国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3]中美两国始终是牵动世界格局的两个重要抓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

第一,两国政体存在根本上的区别,政体上的差异不应是两国关系的拦路虎,求同可以存异,美国高层精英需要擦亮眼睛,放大自己的格局,不借爱国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中美合作带来的效益远胜于两国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两国可以在能够惠及全人类的领域展开多维合作,如美国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后,就全球气候问题展开深度合作、新能源利用、外太空探索等领域,还有就是切实以高科技发展成果普惠大众,进一步提升两国人民的科学素养。以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病毒为例,中国面对突发状况,果断采取封城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是一个为人民高度负责的国家。中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积极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为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延缓了三个月的时间,为其他国家防范新冠病毒做出了努力。但部分西方国家,如美国,不仅浪费了中国为之争取的宝贵时间,还有多名高层政客恶意将新冠病毒政治地域化和标签化,奉行民族歧视主义,对中国人民及部分海外华侨造成了身心伤害。美国政府在本国爆发新冠疫情后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甚至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群体免疫”,与医学专家福奇唱反调,提前开放经济发展,让美国本就严峻的疫情更加雪上加霜,截至北京时间2020 年11 月29 日12 点20 分,美国累计感染新冠病毒患者13197307 人,死亡268949 人。美国人民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现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手握最好的医疗资源,却任由新冠病毒肆意蔓延,导致很多家庭陷入困境甚至支离破碎,这都与特朗普政府的不积极作为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是特朗普为自己的败选埋下的伏笔。美国若能放弃对中国的打压,在新冠疫情问题上积极寻求同中国的合作,所有现在的糟糕局面,或许会换成另一种形势大好的场景。

第二,尊重彼此国家主权文化差异,不以文化不同而轻视他国甚至冒犯他国主权,中美两国在文化交流中最成功的范例当属美国NBA 篮球赛事。2002 年,中国巨人姚明当选为NBA 该届“状元”,成为第一个以“状元”身份进入NBA 联盟的中国人。姚明的入选为休斯顿火箭队带来了大量的球迷粉丝,大批热爱篮球运动的中国民众给予了休斯顿火箭队以极大的支持,NBA 联盟也在中国开拓了一个超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美国的文化及价值观。中国国土上借此掀起了一股篮球热潮,积极展开了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但中国人民的喜爱,不应是美国肆意妄为的资本,2019 年10月8 日,休斯顿火箭队经理莫雷发表了一段涉港的言论,没有尊重中国主权问题,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随后的金州勇士队总裁的话更是让很多中国球迷义愤填膺,随后,央视及多家与NBA 联盟签订直播或转播协议的媒体纷纷发声,表示抗议,央视也率先做出表率,停播一切NBA 赛事,直至NBA 联盟处理相关人员,其他媒体相继做出类似决定,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切实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不得任何人亵渎。“莫雷事件”不是偶然事件,反映了美国精英群体对中国仍旧存在大量的偏见,这需要两国加强文化交流及提高尊重彼此文化和国家主权的意识。

第三,就国际组织WTO 的存续问题,中美两国展开切实有效对话,共同制定互利互惠的准则。2020 年10月28 日,世贸组织召开了代表团团长非正式会议。本次会议一个重大事项就是宣布尼日利亚的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为新一任总干事,但刚刚公布之后,美国就跳出来公然反对,导致总干事的遴选工作陷入僵局。这仅仅是近年来WTO 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地缘政治的博弈频频影响到WTO 职能,所以该组织迫切需要成员国为其进行改革,但要怎样改?如何改?改多少?需要各方开展深层交流,最终达成互惠共赢局面。中国一贯支持以WTO 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美国近期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奉行单边主义政策,滥用“一票否决权”,多次贸然否定其他国家提出的WTO 改革方案,致使WTO 组织多项功能不能正常运转,严重扰乱了全球经贸市场秩序的稳定。这也为当下饱受新冠疫情折磨的国家额外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疫苗及相关药物如何合理有效且公平地分配就是全球一大难题,鉴于此,需要两大经济体国家就这一问题尽早实现高层对接,为全球抗疫事业道路扫清障碍。

第四,中美两国要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美国人担心美国,中国人也爱中国。美国多次以台湾和香港问题为底牌,频频施压中国,不仅恶化了两国关系,也引起了亚太地区局势紧张,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走向热战,届时有争端的问题会被持续性地放大,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020 年10 月初,美、日、印、澳四国在日本东京一致决定:让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军演”。这意味着针对中国的“亚洲北约”正式成型,这就释放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亚太地区会面临一个极其严峻的形势。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经过这一场热战之后,没有任何赢家,反而会拖累人类的文明进程,所以需要中美两国在事态没有完全恶化之前,开展高层对话,尽早达成共识,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后疫情时代,美国乃至整个的西方世界其实进入了一个极化加剧和结构调整的时期,而中国则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新的战略机遇。对于美国而言,进入了一个方向不明确的国家转型。经过几十年几代的工业化发展,结构性矛盾丛生,国家内部撕裂严重,特别是总统大选过后,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中国现在是目标、道路、政策全都明确,我们在2020 年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在这些都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加快自身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在结构性改革问题上,领先世界四十年,客观地说,中国是全球目前唯一拥有完备工业体系以及制造能力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和市场规模极为庞大,而且中国基建设施日渐完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是国际资本落地的最佳选择。美国在科技方面也仍有许多领先优势。基于此,中美两国更应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重大公共问题展开交流、合作,切实为本国人民谋福,为全球人民创惠。因此在多重变革叠加的时代,我们要加快深改扩开,保持定力,如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只有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迫使美国回到正轨,建设一个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一言以蔽之,精诚合作才是两国关系的最佳选择,是两国互惠互利的最佳途径,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新冠特朗普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