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教育目标看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兼论会计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2021-12-28李学芳黄卉敏山东财经大学

财会学习 2021年36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人才目标

李学芳 黄卉敏 山东财经大学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强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新型挑战,我国会计教育水平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教育改革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重视,由此对于会计教育改革的需求更加强烈。但是,对于会计教育改革的说法不一,对于会计教育到底应当培育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或者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成为当前对于会计教育改革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此来出发,探讨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未来和方向。

一、会计教育目标对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财务报告质量、会计管理水平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深化会计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在相关研究呈现百花齐放局面的同时,也反映出思路上的巨大分歧。这些分歧的根源折射出对会计教育目标认识上的差异和混乱。

会计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怎样的会计人才。从根本上说,这应当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更具体和直接一些,则来自会计职业界和市场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教育主要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在这种体制下,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际上由政府行政力量代替市场做出决定。映射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烙印,造成会计教育目标比较死板和单一,以传授应用技能为主。这种形式在提供了规范性的同时,也限制了教育个性的发挥和会计教育与实务的交融。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会计管理制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实务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教育目标已明显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无法及时反映人才市场和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因此,会计教育目标的严重滞后,更是加剧了会计教育改革思路上的各种分歧与混乱。

当前,关于教育目标比较权威的表述当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一方面为会计教育指明了大方向及框架,但还不够具体。另一方面对会计教育目标的认识往往过于单一和理想化,强调立足于培养所谓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流于片面和简单化,大量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均定位于“高端”,似乎会计都要成为通才甚至全才。但是如果这样,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会计教育将成为精英教育,以至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都必须成为CFO或CPA?显然,这种观点忽视了会计的需求是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也存在着细分化的需求,教育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提供一种资源来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会计教育不考虑市场需求、教育对象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将导致效率低下和大量教育资源浪费。

二、确立会计教育改革目标的制约因素:市场化及其影响

(一)影响会计教育目标的最根本因素是市场化

世纪之交的一项实证调查研究表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会计发展将受到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全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四大因素的影响[1]。知识经济促使以无形资产为重点、以资产负债为依托、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新型会计挑战不断;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报告模式,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由分到合的趋势;全球化推动跨国投融资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成长,而国际会计差异产生的信息障碍限制了资源全球化合理配置;政府从制定会计规范和进行会计监督的角度,更多地考虑会计规范与经济体制的匹配,而从中国会计的演进过程看,经济体制变迁也确实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但笔者以为,以上因素中最为根本和重要的是市场化,其他因素都依赖于经济市场化的基础和发展趋势。首先,市场经济为资源的合理估值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提供了理想的基础,因此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公允价值的计量,都在充分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才具有现实意义;其次,离开了市场化条件下的现代经济体制和企业形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会如此迫切;再次,后WTO时代,全球化是世界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就与市场化相伴相生,并以其为目标,会计职业本身也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二)市场化前提下的会计教育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

在市场化条件下,会计教育的目标决定于会计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的成果也必须通过会计人才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来检验。一方面,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细分一样,市场对会计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和阶段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会计岗位在不同的时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计人员的流动性不断提高,这导致会计教育的需求具有更加动态性的特征。因此,会计教育目标也不应该是单一和静止的,而是具有多样化和动态性的特征。正确认识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应当从这一基本背景和要求出发。

三、我国会计教育目标体系的设想

(一)会计教育目标体系及其结构

会计教育目标可概括为总体(基本)目标和按照不同层次和角度分解的具体(细分)目标,各种目标的有机结合构成会计教育目标体系。其中,总体目标是基本的、核心的;具体目标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又有不同的分类,如根据需求不同,可将会计教育目标分解为满足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需要的具体目标;根据教育机构和对象的不同,可将会计教育目标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目标等,按照内容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可将会计教育目标分解为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等具体目标。所有以上会计教育目标,又可根据层次不同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目标等,如根据对会计人员需求不同,可将会计教育目标分解为满足企业、事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需要的具体目标,而在企业中又可根据业务特点等对会计需求的不同而将教育目标做进一步划分。

(二)以培养具有充分适应性的人才为会计教育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对会计教育目的的整体概括,也是对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最基本要求。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多种多样,其中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强化素质教育,但笔者以为素质一词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概括能力,容易导致认识的机械化;同时,对素质的理解也容易产生分歧,导致追求无所不包的“全面”,使会计教育成为一种“全能教育”,造成脱离现实和资源浪费。另外,当前所有教育的共性都是追求素质教育,以泛化的素质为目标,难以反映会计教育的特性。归根结底,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模式,而非教育目标本身,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满足何种人才需求的问题。

以往研究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总是倾向于将会计教育目标单一化和固定化,而事实上,在市场化条件下,多样性和动态性才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出于满足不同需求的目的,针对不同对象所确立的目标应当是不同的,也是可以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当然,作为基本目标,应当反映会计教育的共性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以培养会计人才的适应性作为各类会计教育追求的共同特征。这里的适应性,一方面是指会计人员能够适应其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和岗位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会计人员不断自我完善以适应各种角色转换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这既是会计市场化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社会和组织的需要。根据这样的教育目标,会计教育所培养的合格人才,其基本素质不仅是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观念及能力;相应的,在知识结构方面,除必需的专业理论之外,更加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这是决定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适当增加所谓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中,则更加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这里的适应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素质的概念。它是会计人员素质的体现,但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它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多方面内容,如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创新意识、知识结构和更新能力、创业能力、健全人格等,有些已经超出了会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范畴。它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区别在于,不要求全面和全能,而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针对性,强调深化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加强专业实践和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学科和外语学科教学的比重和水平等。这里的适应性也不是一个单一和静止的概念,它随着不同需求层次、人才乃至院校的特点而具体化并相互区别。

(三)会计教育目标的细分与具体化

根据具体需求角度和层次不同,会计教育目标可细化为一个内容庞大的体系,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界定划分各目标的层次的界限和依据。由于确立会计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市场化,因此以下主要按不同需求结构和教育内容对会计教育目标进行细分。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可将会计教育目标分为培养从事会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人才。其中,会计工作人才可根据工作范围和性质分为公司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两大部分,而企业会计是各类会计需求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往下可以按照企业性质和类型再做进一步细分;会计教育人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办学机构中的教学人员,其主体是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师;会计研究人才包括各种会计机构和其他单位中的专业化研究人员。这些也可以根据从事工作的不同各自再做进一步细分。从内容方面进行会计教育目标的细化,其中属于第一层次的具体目标包括品德、知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第二层次中,品德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品质如诚信、奉献、自律等,知识包括知识储备、结构和更新能力等,个性包括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合作与团队精神、创新的勇气、沟通的愿望与集体归属感等,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决策、执行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灵活的、可变通的方式,培养具有可塑性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第二,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加强会计教育理论的深度研究、扩大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与结构安排的合理性、增强会计学生专业技能的多样性和人格的健全性,注重能力提升,增强专业实践和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学科与外语教学比重,建立健全会计职业界与会计教育界的有机互动互联等。

第三,为适应会计学科和会计规则的不断变化,满足会计职业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会计人员的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只能是终身式的。还应当强调,会计教育应当在会计专业教师与高等院校会计资源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更多地依赖于多学科教育教学的成果,也依赖于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方面的不断提高。所以,所谓会计教育,其实应是始于高等专业技能教育之前的一项全社会的任务。

结语

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高素质和综合性的人才,经济的稳步增长离不开职业素养较高的专业会计人才的参与。近年来,教育目标的改革也催生了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会计教育改革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也是刻不容缓。

四、适应我国会计教育目标要求的会计教育改革思路

为更好地促进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可从教育目标着手来研究会计教育模式中各个环节与层次中存在的问题及关系。目前有关会计教育改革的相关文献已有较为完善的研究,其中涉及教育目标的定位、划分会计教育层次、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关于教师的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以及考试制度的完善等各个方面。这些文献都提出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然而考虑到会计教育目标的动态性与多样性,当前的这些研究是不够的,我国会计教育目标的研究应当要求不同的教育主体基于不同的会计市场需求以及各自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而且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应当是灵活的、可变的,这就是弹性教育的观念。

第一,从培养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会计人才这一基本目标出发,根据会计市场需求、教育资源和培养对象的特点,从学科体系建设、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采取多样化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人才目标
人才云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毛遂自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