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善左旗公益林常发性有害生物资源调查

2021-12-26张红艳巴依尔弓志强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梭梭苏木公益林

张红艳,巴依尔,弓志强

(1.阿拉善左旗公益林服务中心,阿拉善左旗 750300;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阿拉善左旗 753421;3.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林业工作站,赛汉塔拉镇 011200)

阿拉善左旗现有公益林面积为100.4 万公顷,其中境内有60.6 万公顷国家级公益林列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涉及12 个苏木(镇)、6 个国有林场(站)。公益林植被以梭梭、锦鸡儿、白刺、绵刺、盐爪爪等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灌木、半灌木和小灌木为主。由于生态环境恶劣、气候严重干旱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公益林区病虫鼠害日益发生严重。为此,研究在对阿拉善左旗公益林常发性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类有害生物的生境分布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主要有害生物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 公益林有害生物调查方法

1.1 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对阿拉善左旗境内公益林区主要树种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采取踏查的方法,沿小班,采用目测法边走边查,发现病虫、鼠害随机采集标本,带回室内鉴定,确定具体病虫鼠种类的名称。

1.2 主要有害生物危害性调查

在病虫鼠害种类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踏查与设置标准地相结合的方法,在病虫害每个标准地抽取30 株标准株,鼠害每个标准地抽取60 株标准株,详细调查和记录各种病虫鼠害的寄主、分布、为害部位和为害程度等。危害程度分别以轻度、中度、重度区分,用“+、++、+++”表示。

2 公益林常发性有害生物资源调查结果

于2001—2020 年对阿拉善左旗公益林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表明,公益林有害生物资源丰富,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总计7 目16 科21 种,虫害有鞘翅目(Coleoptera )的天牛科(Cerambycidae)、吉 丁 虫 科(Buprestidae)、叶 甲 科(Chrysomelidas); 半 翅 目 (Hemiptera)长 蝽 科(Lygacidae) ; 鳞 翅 目(Lepidoptera)木 蠹 蛾 科(Cossidae)、尺 蛾 科(Geometridae)、枯 叶 蛾 科(Lasiocamp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Lycaenidae)、螟蛾科(Pyralidae)、夜蛾科(Noctuidae);同翅目(Homoptera)木虱科(Chemidae);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病害有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科(Erysiphceae);鼠害有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Circetidae)。

2.1 鞘翅目(Coleoptera)

2.1.1 天牛科(Cer-ambycidae)

2.1.1.1 锦鸡儿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caragana(Xie et Wang)+〕

近年来,主要发生于巴润别立镇、吉兰泰镇。危害柠条、盐爪爪。该虫以幼虫钻入木质部蛀食危害,危害严重时柠条、盐爪爪整片枯死。

2.1.2 吉丁虫科(Buprestidae)

2.1.2.1 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sp.++)

2007—2012年间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巴润别立镇。危害沙蒿,该虫以幼虫钻入根茎干内取食危害,并且幼虫在其根茎干内越冬。受害严重时,整片沙蒿死亡。

2.1.3 叶甲科(Chrysomelidas)

2.1.3.1 白刺萤叶甲(Diorhabda rybakowiWeise++)

近年来,发生于温都尔勒图镇、超格图呼热苏木、吉兰泰镇、敖伦布拉格镇、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危害白刺。该虫1年1代,以成虫在土内越冬,当白刺膨芽时越冬成虫出土,上树危害芽苞、嫩叶,发育不整齐,幼虫与成虫混合危害,危害严重时白刺叶片一扫而光,枝条干枯,使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

2.1.3.2 沙蒿金叶甲〔Chrysoii-na aeruginosa(Fald.)++〕

近年来,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巴润别立镇、吉兰泰镇。危害沙蒿。该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沙土中越冬,以成虫、幼虫危害,成虫取食生长点和新叶,使茎秆不能正常生长,形成“鸟巢”状的丛生点,幼虫食量很大,单株沙蒿幼虫数量达80 头以上时,即可吃光叶片,造成整株枯死。

2.1.3.3 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

近年来,发生于吉兰泰镇、巴彦浩特镇。主要危害沙葱、多根葱等百合科葱属植物,也危害锦鸡儿、针茅、艾蒿等。该虫在吉兰泰镇1年1代,幼虫取食沙葱等植物的茎叶完成生长发育,成虫期为4个月,夏季高温沙葱萤叶甲发生滞育现象。

2.1.3.4 柽柳条叶甲(Diorhabda clongata deserticolaChen+)

近年来,发生于吉兰泰镇、敖伦布拉格镇、巴彦诺日公苏木。主要危害柽柳,该虫1年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刚羽化的成虫由土茧内钻出,沿树干爬行栖息于树梢取食为害,并随风群集飞翔,每到一处便集结在树梢上啃食,若群集数量大时,仅在1~2日内,顶梢的鳞状叶片被食殆尽,危害严重时,林内形成点、片、条状为害区,被害的枝梢枯黄弯曲,其有如火烧一般。

2.2 半翅目(Hemiptera)

2.2.1 长蝽科(Lygacidae)

2.2.1.1 巨膜长蝽(JakowleffiaSetulosa++)

近年来,在吉兰泰镇、巴彦浩特镇暴发为害。该虫为刺吸式口器,食性杂,群集危害,喜食沙蒿、沙蓬、刺蓬、红砂、珍珠、白刺及梭梭幼苗汁液。危害严重时,树木一片枯黄。

2.3 鳞翅目(Lepidoptera)

2.3.1 木蠹蛾科(Cossidae)

2.3.1.1 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Chou et Hua+)

近年来,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危害沙蒿,该虫以幼虫钻入沙蒿木质部钻蛀危害,严重时造成沙蒿整片枯死。

2.3.2 尺蛾科(Geometridae)

2.3.2.1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hoff++)

近年来,常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巴润别立镇、巴彦诺日公苏木,危害柠条。发生严重且虫口密度大时,受害林地短时间内叶片被食光,受害林木似枯死一样。

2.3.2.2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Prout,1908)+〕

发生于巴润别立镇。幼虫暴食柠条叶片,虫口密度大时叶片几乎被吃光,严重影响柠条长势。

2.3.3 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2.3.3.1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Motschulsky++)

近年来,发生于巴彦诺日公苏木、超格图呼热苏木。主要危害蒙古扁桃,该虫俗称顶针虫,幼龄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小枝上取食嫩叶,在枝杈处吐丝结网,网呈天幕状。

2.3.4 毒蛾科(Lymantriidae)

2.3.4.1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Germar++)

近年来,常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宗别立镇、超格图呼热苏木、嘉尔格勒赛汉镇。危害沙冬青、花棒、沙拐枣。以幼虫危害寄主树木的叶片和花芽。虫口密度大时,柠条、沙冬青、花棒一片光秃,严重影响林木长势。

2.3.4.2 黄古毒蛾〔Orgyia dubia(Tauscher)+〕

近年来,发生于巴彦浩特镇、巴彦诺日公苏木、乌力吉苏木、吉兰泰镇梭梭林区。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梭梭鳞叶、嫩枝,危害严重时影响梭梭长势。

2.3.5 粉蝶科(Pieridae)

2.3.5.1 树粉蝶〔Aporia crataegi(Linnaeus)++〕

发生于巴彦诺日公苏木。该虫为害蒙古扁桃,春季蒙古扁桃发叶开花期幼虫取食叶片、嫩芽和花,而后吐丝连缀叶片成网巢,于巢内危害。危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

2.3.6 灰蝶科(Lycaenidae)

2.3.6.1 白斑新灰蝶〔Neolycaena tengstroemi(Erschoff.1874)+〕

常发生于巴润别立镇、宗别立镇。该虫以幼虫危害柠条叶片及花蕾,虫口密度大时,严重影响柠条生长及开花结荚,柠条种子产量减少。

2.3.7 螟蛾科(Pyralidae)

2.3.7.1 灰钝蛾斑螟(Bazaria turensisRagonot++)

分布于温都尔勒图镇。主要危害白刺,该虫主要以幼虫啃食白刺叶片,被害寄主枝条常与虫丝、碎叶等粘成一团或一串,严重影响白刺丛的正常生长发育。

2.3.8 夜蛾科 (Noctuidae)

2.3.8.1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Staudinger++)

近年来,发生于温都尔勒图镇、宗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巴音诺尔公苏木。主要危害白刺,幼虫取食白刺的嫩叶和叶片,1~2 龄幼虫先吐丝结网群集梢头为害,3 龄后分散,暴食叶片,可将成丛白刺的叶片吃光。

2.4 同翅目(Homoptera)

2.4.1 木虱科(Chemidae)

2.4.1.1 沙冬青木虱(Psylla mongolicusLoginova++)

近年来,发生于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巴彦诺日公苏木、超格图呼热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温都尔勒图镇。只危害沙冬青,该虫的成虫、若虫吸食寄主叶片及花苞的汁液。当若虫虫口密度大时,常见分泌的蜡质和干燥后蜜露结合在一起,在枝条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覆盖物,危害严重时,能导致叶片枯黄、卷曲、畸形或不能继续发育而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沙冬青正常生长。

2.5 双翅目(Diptera)

2.5.1 食蚜蝇科(Syrphidae)

2.5.1.1 肉苁蓉蛀蝇(Eumerus acuticornisSock +)

近年来,发生于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巴彦诺日公苏木、宗别立镇梭梭林区。危害寄生于梭梭根部的肉苁蓉的肉质茎,虫口密度大时,将肉苁蓉肉质茎全部蛀空。致使肉苁蓉的产量低,导致肉苁蓉经济效益下降,危害严重时影响农牧民增收。

2.6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2.6.1 白粉菌科(Erysiphceae)

2.6.1.1 梭梭白粉病菌〔leveillula saxaouli(Sorok.)Golov. +〕

近年来,发生于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巴彦诺日公苏木、宗别立镇梭梭公益林区。危害梭梭、花棒等树种的叶片及枝干,发生严重时叶片皱缩、枯萎、早落、枝条扭曲、萎缩,严重影响梭梭等公益林的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

2.7 啮齿目(Rodentia)

2.7.1 仓鼠科(Circetidae)

2.7.1.1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Lichtenstein)++〕

近年来,发生于巴彦浩特镇、温都尔勒图镇、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巴彦诺日公苏木、宗别立镇、巴音木仁苏木、乌力吉苏木、银根苏木。危害梭梭、白刺、柽柳、盐爪爪、绵刺、沙冬青等。大沙鼠通常营群落生活,常形成相当明显的洞群,洞群分布于半固定沙丘及梭梭林、白刺等周围,鼠口密度大时灌木林区枯枝一片,严重影响了梭梭、白刺等荒漠公益林的生长和森林生态环境。

3 主要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

公益林区主要病虫鼠害平均每年发生面积高达5.67 万公顷左右。近年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控治理试验。如2008—2010 年,在巴彦浩特镇沙蒿公益林区,首次运用在沙蒿尖翅吉丁幼虫期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寄生于幼虫,利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措施防治沙蒿尖翅吉丁虫小面积试验,寄生率效果好。室内寄生率高达87.2 %,野外寄生率8.3 %;2016—2019 年,3 a 实施累计完成大沙鼠防治试验0.43 万公顷(其中:天敌保护0.13 万公顷,飞机防治0.2万公顷,采取全新物理方式致使大沙鼠肠道梗阻致脏器官衰弱死亡的鼠道难杀鼠剂防治0.02 万公顷,不育剂防治0.047 万公顷,物理防治0.033 万公顷),圆满完成了试验示范各项任务指标,并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司组织行业相关专家验收。

4 结语

目前,在苏海图梭梭公益林区悬挂鸟巢招引鸟类,进行“以鸟治虫”的生物防治试验研究,防治效果正在观察中。此外,公益林区21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未能全面掌握有害生物天敌种群消长和数量变动,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和抽样、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对其研究的内容较少,对其的生物学、生活史、生态学、天敌以及发生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有效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技术方面,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梭梭苏木公益林
梭梭的建筑课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浅谈苏木山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站在苏木拜河边
七月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