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融合视域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以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4王长义刘映凯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督导辽宁

王长义 刘映凯 宋 恺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开放和高职教育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具有的跨界和终身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概述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优化教育结构,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 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 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辽政发〔2021〕2 号)等文件要求,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常见理论有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理念,以及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等。其中OBE是以结果导向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育理念;TQM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理论;PDCA是遵循螺旋循环,不断提升的质量控制体系。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围绕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了《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辽宁开放大学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办法(试行)》等,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PDCA模式,以“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为重点,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为基础,聚焦开放、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通过常态化、全过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对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展开研究。

(一)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框架

根据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要求,构建以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为主体的学校管理架构,开展标准修订、教学监督、审核管控、制度建设、绩效考核、数据采集、实时监督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建设二级学院管理框架,具体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督导、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工作[1]。

(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度和标准建设

以诊断改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体系建设与职责工作相结合为原则,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健全学校规划、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制度;围绕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训条件标准落地实施[2]。学校制定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教师发展内在素质与教学质量考核制度》《课程思政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文件。

(三)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管理

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围绕“五纵五横”建立以“8 字螺旋”为核心的教学质量数据监控平台,实现对学校日常教学全程数据信息实时监测、及时预警,逐步构建常态化质量保证机制[3]。

(四)建立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们认真执行《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省校—市校、学校—二级学院(中心)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完善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教学督导专家、教学督导员履行听课、调研、检查、监督和咨询等职责,在省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中心)、各市校(直属办学单位)配合下,相对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并在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培养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督导作用[1,3]。

(五)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反馈机制

综合毕业生就业去向(地区、单位、行业、职业)、就业质量(薪酬水平、专业对口率、求职渠道)、满意度(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综合素养)等指标,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在满意度指标上,将工作能力细分为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知识水平细分为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关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综合素养细分为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务意识、工作态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逐项调查,获得较为真实的数据[4]。

(六)建立网络课程督导与考核机制

构建起合理、科学、有效的在线课程督导与考核机制,可以跟踪了解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还能组织学生、督导专家、同行共同开展在线教学质量评价。辽宁开放大学积极创新覆盖全省的一体化建设思路,以省校为主导,以系统为主体,层级管理、上下联动,利用制度规范保证质量,基于“雨课堂+Moodle”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和Moodle 平台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练、考、评”一体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策略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的创新之举。在实践中,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重在深化体系构建,提升运行效果,建立质量管控关键点。

(一)转变质量观念,形成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须强化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健全职业教育特色标准体系,发挥教师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贯彻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增强质量意识,形成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

(二)严把教学质量过程控制

把质量标准与过程质量控制统一起来,推动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强化“两链”(目标链、标准链)建设,完善螺旋(动螺旋、静螺旋)管理,实施监测预警和改进机制。按照办学定位适应度、培育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和社会满意度等“五度”评价标准,结合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质量要求,深化教学改革[5]。

(三)形成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增强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常态化工作机制,把诊改作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工作。

(四)加大数据采集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力度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立足智慧校园建设实际和常态化教学数据监测体系,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预警、监督控制和考核评价功能,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促进校内各类教育的融合、协调、高质量发展,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开放+”“+开放”办学模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今后,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将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督导辽宁
辽宁之光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辽宁舰
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问题聚焦与对策分析
关于创新军队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