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

2021-12-23杨香莲王蕾

时代汽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新能源汽车

杨香莲 王蕾

摘 要:中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正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青年学生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传播者和践行者,加强其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对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寻求推进该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可行性的路径,为职业院校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道德 养成教育 路径 新能源汽车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ity Cultivation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Major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ake the Wuxi Transportation Branch of Jiangsu Uni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Yang Xianglian,Wang Lei

Abstract:China's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new stage, and it is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Young students are important disseminator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leap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 the author’s school, and seeks to promo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udent’s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good ecological ethics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ew socialist talents.

Key words:ecological ethics, foster education, path, new energy vehicles

1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着重关注“应该怎么做”“成为什么”,青年学生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力量,他们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程度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青年学生学会用生态的科学思维,将绿色发展理念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到一起,塑造整个社会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2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更多关注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层面上,仅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中稍有涉猎,缺乏对学生环境道德养成教育紧迫性的认识,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完整、结构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校园营造学习和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良好氛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不深入,学生对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2 学生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知情不一”或“知行不一”的问题

知、情、信、意、行是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五大组成部分,知是前提和基础,情反作用影响知的提升,信是行的精神动力,意是行的直接动力,行是知的目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由于当前教育更多关注知识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教育,导致出现“知情不一”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不够稳定,生态道德信念不够坚定,導致学生生态道德行为难以落地,比如部分学生虽然知道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随意丢弃垃圾对校园环境不利等,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出现浪费水资源、破环校园环境等行为,深刻反映出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

2.3 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其内在规律和核心命题要求必须在实践中实现,只有把生态理念、生态意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能引导学生将生态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勇于承担相应的生态道德责任。但长期以来,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甚至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错误的将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等同于环境保护的教育,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学生很难产生生态道德责任感,也就难以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更谈不上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3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

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交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生态道德实践,提升学生生态环境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素质。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学校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因素作用于不同方面,但始终贯穿在整个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1 学生自身因素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向成熟期过渡、日常生态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态道德情感不够稳定,生态道德信念不够坚定,导致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不尽如人意,出现如: 人走灯不关、长流水等浪费资源的行为,随意丢弃垃圾等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因此对青年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关键在于自身,青年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感,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3.2 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生活、学习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其硬件环境、文化环境是一种隐形教育,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目前我校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体系,没有生态环保组织,缺乏实践氛围,无法促使学生将生态道德意识由肤浅的认识层面提升为自觉行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3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教育环境,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学生的各种生态活动都必然受到家庭成员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影响个体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学生在基本的生活环境中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氛围不足,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

3.4 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不是真空中进行的,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趋利影响,仍然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错误行为,这种经济发展优先、忽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很难对青年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起到正面的教育。全体公民生态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互联网+”环境下不良信息的冲击,青年学生又缺乏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习模仿,进而导致出现不符合生态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4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关键在于“养成”,需要从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多元发力,结合我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整合外界因素和学生个体内在因素,分层次、全方位实施教育,经过反复的生态道德实践,从心底认同生态道德规范,进而内化成自觉行动,才能完成青年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

4.1 构建完整的課堂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质量

根据我校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有教学条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质量,一是将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纳入德育教学体系中,合理规划,强调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意识的培养。二是有机融合思政课程与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衔接渗透,将生态道德知识有效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挖掘元素,创新教法和学法,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到位、专业教材的编写完成和教师队伍培养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尝试开设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必修课或增设公共选修课,这是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构建符合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需求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生态道德素养。

4.2 加强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

我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现有条件,建立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制度,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完善奖惩考评机制。在教室、宿舍、校园实训基地设立制度牌,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充分发挥新兴自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浏览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态道德知识,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平台在“世界地球日”等关于生态环境的主题节日推送提示性短信,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观念引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

4.3 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为了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校内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管理与美化,将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分给各学院,各学院下放给各班级,指定负责班级和负责人,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学实践成绩。同时开展以“保护环境、爱护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并在世界环境日举办全校师生签名活动,倡议全校师生爱护校园环境、践行低碳节约,从不乱扔垃圾、人走灯灭、拒绝长流水、选择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身边小事做起,注重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另一方面,要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观察了解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土地山川,让学生直观感受绿水青山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一系列校内外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5 结语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生长教育过程,需要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构建的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的基本框架,希望能为我校其他专业,甚至其他职业院校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勇.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4).

[2]刘小丹.大学生环境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熊凯.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