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设计研究

2021-12-23刘婉玥

工程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格构墩柱支座

杨 凯,刘婉玥

(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2.公路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公路交通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山区而言,公路交通已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受地形条件限制,在这些地区进行公路建设经常要跨越河流、峡谷等复杂地形,高桥墩的修建日益增多。高墩结构形式一般比较复杂,往往采用空心薄壁墩,其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施工速度较慢,不能适应山区工业化建造需求[9-10]。

本文结合山区特点,提出一种可装配化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格构墩。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的研究可实现山区的工业化高墩建设,提升项目的建设速度,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工业化建造可以实现绿色化建造,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桥址周围的环境破坏,实现集约化发展。本文依托某山区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对装配式钢管混凝土高墩进行初步研究与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山区高速致力于打造旅游公路与绿色公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 km/h,路基宽度25.5 m。该项目位于皖南山区,桥址条件复杂,地震峰值加速度.05g。该项目涉及众多高墩的建设问题,为减少对现有环境的扰动,实现山区桥梁工业化建造,部分区段桥梁设计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双主梁钢板组合梁桥,下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

图1 某一联桥跨布置示意图

2 格构墩构造与体系设计

格构墩主要承载构件为钢管混凝土墩柱,内壁的混凝土可防止钢管的局部失稳。格构墩体系由4根钢管混凝土柱、盖梁、承台与柱间支撑组成,见图2。钢管混凝土柱由钢管内包空心混凝土柱组成,钢管使用定型钢管,内部混凝土可采用C60~C80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在工厂高速离心形成。根据墩高不同,钢管混凝土柱选用不同截面,对于40~50 m墩高,一般将墩柱分为3段,上段截面形式为SC700-110-10(表示直径为700 mm,壁厚为110 mm,钢管壁厚为10 mm的钢管混凝土),中段截面形式为SC700-110-12,底段截面形式为SC700-110-14。底部节段外包3 m高钢筋混凝土,节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可根据设计墩高对节段长度进行调整。

墩柱之间通过横撑钢管连接成整体,在满足钢管混凝土柱稳定的基础上,格构墩的横撑布置形式对格构墩承载力影响较小[1-3],横撑的型式与布置对格构墩的整体刚度起到重要作用。

图2 格构墩设计

本文从刚度方面对横撑形式进行研究。根据设计条件,钢管混凝土墩柱之间的横向连接主要有3种型式,图3中从左至右依次为:斜撑、K形支撑Ⅰ与K形支撑Ⅱ。

图3 墩柱之间横向支撑型式

表1 不同支撑型式刚度对比

通过在墩顶施加横桥向集中力1 kN对比分析3种支撑形式的刚度与受力行为。对比分析3种横向支撑型式刚度,斜撑抗侧推刚度最大,其次为K形支撑Ⅰ,K形支撑Ⅱ。传力路径越直接,其刚度越大,如果只基于结构受力性能方面考虑,斜撑是最优的选择。但基于实际工业化建造的需要,斜撑不利于格构墩的分段,K形支撑形式可实现分节段组装,因此综合考虑,选择K形支撑Ⅰ作为格构墩柱横向支撑型式。

格构墩柱纵向距离较小,通过平撑进行连接,易知平撑布置数量愈多格构墩的纵向刚度愈大。平撑的布置须从受力、材料用量与节段划分综合考虑。

3 墩梁连接体系设计

为使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刚度相适配,上部结构同样也选择使用钢混组合结构——双主梁钢板组合梁[6],跨度布置为4×40 m。钢板组合梁采用预制桥面板,钢主梁工厂加工而成,具有自重轻、结构简洁,可实现全装配化等特点[7,8]。

图4 上部结构钢板组合梁标准断面

在传统高墩设计中,一般使用墩梁固结体系,增大整体刚度。本文对3种支座布置型式进行分析对比:

(1)墩梁固结,中间墩全部与上部结构固结;

(2)一般支座布置,只在一个中间墩设置固定支座,限制上部结构纵向自由度,如图5所示;

(3)多固定支座布置,除端支座外,中间支座全部采用固定支座,增大上下部结构整体纵向刚度,如图6所示。

对3种支座布置形式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对比,恒载作用下弯矩,如图7所示。

图5 一般支座布置形式

图6 多固定支座布置形式

图7 恒载作用下弯矩分布(kN.m)

表2 不同支座布置弯矩对比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多固定支座布置与一般支座布置形式上部结构内力分布的差别较小;而墩梁固结跨中正弯矩减少,墩顶不利负弯矩增加。

采用墩梁固结,使中支点处构造复杂,墩顶不利负弯矩增加;采用多固定支座布置,可以限制主梁纵向自由度,释放转动自由度,实现限制部分墩顶位移的设计需求。在3种支座布置形式中,最终选用多固定支座布置。

4 施工方式

格构墩目前节段最大重量为82t,一般节段重量为65t。根据现场地形情况与格构墩设计高度,可选择塔吊作为起吊设备。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一般施工流程:1.施工桩基与承台,承台预留与墩柱连接杯口;2.墩柱与横撑在工厂下料预制而成,运至施工现场,横撑与墩柱焊接进行节段拼装;3.使用塔吊整节段吊装就位,节段之间使用法兰连接;4.浇筑盖梁。其中节段吊装为格构墩施工的关键工序,节段直接采用法兰连接,可避免高空焊接[5]。

图8 施工流程示意图

5 结构分析

5.1 全桥有限元模拟

整体计算采用杆系单元,采用MIDAS CIVIL 2020,钢板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均采用MIDAS内置联合截面进行模拟,由于桥址处地址为岩石地基,墩底边界约束条件直接固结约束,其有限元模型见图9支座采用弹性连接进行模拟,对于横向活动支座,其允许位移值为50 mm,纵向活动支座的允许值为100 mm,对于活动支座的模拟需要采用双折线模型。

图9 全桥有限元模型

5.2 钢管混凝土墩柱承载能力分析

空心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根据《实心与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54:2012》计算[2]。该规范基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即把钢管混凝土看作一个统一体,视为是一种“组合材料”[4]。根据有限元分析,墩柱截面最大弯矩274 kN·m,最大轴力为5 071 kN,因为该墩为格构式受力构件,墩柱所受弯矩与轴力均有较大富余量。除验算弯矩、轴力、剪力单项荷载作用下的截面承载力外,还须验算弯矩、轴力与剪力耦合作用下的受力行为:

式中,N,M,V为格构墩柱设计内力,N、M、V为截面承载能力,βm为等效弯矩系数,φ为轴压构件稳定系数,NE为受压柱的临界稳定承载力。

表3 墩柱承载力计算结果

5.3 稳定分析

对格构墩进行整体屈曲分析,可得到其一阶失稳模态为整体纵向失稳,说明纵向刚度最为薄弱,其失稳荷载为11.2×(恒载+制动力+活载),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图10 一阶失稳模态

5.4 抗震分析

由于最大墩高超过40 m,需要进行抗震分析。其抗震设计基本信息见表4。

表4 抗震设计基本信息

输入E1与E2作用下的反应谱,计算两种地震荷载组合下的结构位移与内力响应。

由于峰值加速度较小,且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周期,经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仍处于线弹性范围内,结构承载力富余较大,结构安全可靠。

另外还需对法兰连接中的高强螺栓、法兰板厚度进行计算,本文不作赘述。

6 结束语

本文对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的结构体系与受力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证明其结构的可靠性与优越性。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格构墩利于钢结构技术的推广发展,为桥梁桥墩设计与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方案,一定程度上推动桥梁技术的进步,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

猜你喜欢

格构墩柱支座
改性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桥梁钻孔桩格构柱快速安装施工技术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基于ANSYS-UM联合仿真的减振支座减隔振性能研究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格构增强复合材料圆筒的侧向压缩性能
某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超重型单层厂房结构设计
铁路桥梁支座耐磨材料的性能研究与优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