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针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1-12-23赵大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病程针刺

肖 遥 赵大伟 常 青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

1 麻醉科 2 足踝科 3 手术室,河南省洛阳市 450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属退行性关节病变,是因膝关节软骨变形及骨质增生,引起关节腔间隙变窄,关节疼痛、肿胀、变形、肌力减弱等病理性改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KOA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目前,临床对KOA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又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口服、外用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非药物治疗有针灸、行动支具、减重和改变运动方式等[2]。平衡针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针法,它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单穴针刺,快速进针、快速找到针感、快速出针的三快针法以达到修复损伤、治疗疾病的目的[3]。本文对60例KOA患者采用平衡针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并与单纯的平衡针及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平衡针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KO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KOA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收集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80例。纳入标准:(1)符合KOA的诊断标准[4]并经X线检查确诊:①近1个月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黏稠清亮、白细胞计数<2 000个/ml;④晨僵<30min;⑤活动时有骨擦感。符合①+②;或①+③+④+⑤即可诊断为KOA。(2)单侧膝关节病变。(3)年龄40~75岁。(4)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曾有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史者。(3)近1个月内有理疗、针灸、推拿等治疗史者。(4)戴有心脏起搏器等或膝内残留金属异物者。(5)伴有心、脑、肝肾等严重慢性疾病者;(6)膝关节结核、肿瘤者。(8)不能耐受和不配合治疗者。(9)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精神异常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平衡针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60例。联合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5.1±6.7)岁;左侧膝关节病变35例,右侧膝关节病变25例;病程6个月~16年,平均病程(4.9±0.9)年。平衡针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4.7±7.2)岁;左侧膝关节病变31例,右侧膝关节病变29例;病程8个月~18年,平均病程(5.0±1.0)年。利多卡因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4±7.4)岁;左侧膝关节病变32例,右侧膝关节病变28例;病程5个月~17年,平均病程(5.1±0.9)年。三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平衡针组: 取膝痛穴,常规消毒穴位后,以35号3寸毫针针刺膝痛穴, 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 快速进针后行提插手法,然后行强化针感手法,达到局部胀痛或向腕关节放射麻胀感后立即出针。针刺10 次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

1.2.2 利多卡因组:患者取仰卧位,于患侧腘窝处垫薄枕头,使膝关节处于功能屈曲位,自然放松,膝关节周围常规消毒, 在髌骨下方内或外侧膝眼处找到注射点,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ml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396)注入上述注射点,拔针后贴创口贴,再吸1ml利多卡因在膝关节内侧或外侧找到压痛点并注射,注射毕嘱患者休息20min后可离去。对关节腔有积液者现抽吸积液再注射治疗。10d注射1次,共治疗3次。

1.2.3 联合组联合平衡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治疗方法、疗程同平衡针组和利多卡因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并对比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定。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6]评定,量表涉及疼痛、肿胀、跛行、负重、关节屈曲度等8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7]分值变化计算改善率,以改善率评定疗效。WOMAC涉及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关节难度3个方面,含2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10分。0分代表无症状,10分代表病情最重。改善率=治疗前后WOMAC评分差值/治疗前WOMAC评分×100%。疗效评定:治愈指改善率>75%,显效指改善率在50%~75%,有效指改善率在30%~49%,无效指改善率<30%[8]。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三组VAS、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平衡针组和利多卡因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平衡针组和利多卡因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比较分)

2.2 三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平衡针组和利多卡因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疗效比较

2.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平衡针组各有1例出现头晕微恶心症状,但不影响治疗,疗程结束后自行缓解,利多卡因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KOA属中医学的“骨痹”“鹤膝风”范畴。其病机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同时因外感风寒湿热邪,内侵骨节,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僵硬、活动时关节摇摆,并伴骨骼摩擦声[9]。目前,对KOA治疗一般给予镇痛消炎药和软骨保护剂治疗,尽管这些药物能一定程度能缓解病情,但其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且长期用药会导致关节腔内积液增多、滑膜增厚等不良后果[10]。

中医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殊治疗手段。近年来,各种针灸疗法治疗KOA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针灸具有调整阴阳、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据报道,针灸可抑制神经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局部血流灌注,消除肌肉痉挛[11],故能减少粘连、减轻水肿和疼痛,且可保护和修复被破坏的胶原结构、退变性软骨。平衡针是基于传统针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理论,利用针刺特定穴位,激发健侧经气,使健侧经气向患侧经络流动,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发挥治疗疾病的目的[12]。平衡针可能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阻断疼痛信号传导,抑制皮层疼痛放电神经元的数量来发挥快速镇痛作用,这一作用发生在针刺后45ms以内,这可能与平衡针针刺特定穴位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而对机体应激反应产生调节作用有关[13]。动物实验发现,平衡针可上调动物的疼痛阈值,调节动物下丘脑和血清5-羟色胺、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表达量,激活动物的内源性镇痛系统功能,调动疼痛反射机制而起到快速镇痛作用[14]。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后可在关节腔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迅速扩散,并消除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因子所致的疼痛感,且可迅速发挥止痛、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单纯的平衡针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均可减轻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两种疗法均获得相近的治疗效果,而联合应用后,患者的疼痛症状进一步减轻,膝关节功能进一步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提示平衡针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KOA具有协同效应,利多卡因主要是对KOA的临床症状发挥作用,近期效果较佳;而平衡针调动机体,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从疾病的根本进行治疗,其远期效果可能更佳。

综上所述,与单纯平衡针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相比,平衡针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KOA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总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病程针刺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