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EA、NSE、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1-12-23林仁杰李彩凤张先仙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放射科355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标志物病理效能

林仁杰 李彩凤 张先仙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放射科 355200

周围型肺癌为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呼吸性细小支气管以上的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错失治疗最佳时机,不利于其预后[1]。因此,临床上早诊断并及时实施治疗方案对周围型肺癌患者至关重要。多层螺旋CT(MSCT)具有快捷简便、分辨率高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2]。而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临床上用于辅助诊断肿瘤的常用方式,对评估周围型肺癌有重要参考价值[3]。但单纯采用任一种检查方式均无法提供较高的诊断效能,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本文将探讨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旨在为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入选对象均知情同意。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周围型肺癌56例(恶性组)、良性病变42例(良性组)。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组织学取得确切病理检查结果者;(2)入组前未接受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3)无其他基础代谢疾病者。排除标准:(1)有肺部手术史者;(2)MSCT检查禁忌证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其中恶性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8.42±7.95)岁;良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9.10±8.17)岁。另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8.73±8.05)岁。各组间一般资料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MSCT检查:患者取平卧位,采用Siemens Sensation Cardiac 64及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进行扫描,各参数设置为:层间距1.6mm,层厚3.2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FOV 400mm×400mm,矩阵512×512。从肺尖至膈顶进行连续扫描,先进行平扫,部分区域再进行增强扫描,必要时行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建,多方位观察病灶大小、形态特征。所获图像上传至syngo.via工作站进行处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以双盲法阅片,结果有分歧时两人充分讨论,最终判定结果以取得统一意见为准。

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检测:取患者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置于-20℃环境下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试剂盒来源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正常参考值范围:CEA:0~10ng/ml;NSE:0~16.3ng/ml;SCCA:0~1.5ng/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单一及联合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能,其中联合诊断阳性判断标准:任一指标为阳性则诊断为阳性。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学结果及MSCT图像表现 98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恶性病变56例(肺腺癌31例、肺鳞癌18例、小细胞肺癌7例),良性病变42例(肺感染性病变24例、肉芽肿样病变13例、气管囊肿5例)。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MSCT表现a.支气管截断征(长箭头)及分叶征(短箭头) b.短毛刺征(长箭头) c.胸膜牵拉征;穿刺病理结果:肺腺癌

2.2 各组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比较 三组间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恶性组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比较

2.3 MSCT及血清CEA、NSE和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结果 MSCT、血清CEA、NSE和SCCA单一检测以及四项联合检出周围型肺癌与病理符合患者分别为45例、31例、24例、26例和52例。见表2。

表2 MSCT及血清CEA、NSE和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结果(n)

2.4 不同检查方法单检和联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能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四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2.86%和91.84%。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单检和联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中常见类型为周围型肺癌,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多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不佳[4]。目前临床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方法很多,各诊断效能不一,寻找一种有效、科学的诊断方案具有重要意义[5]。MSCT是基于单层螺旋CT发展而来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检查方式,能提供多个层面图像信息,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鉴别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6]。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具有取材方便、重复性高等优势,目前也被广泛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中[7]。单一采用其中一种方式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均不够高,临床上多主张将医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联合起来,以发挥各种优势,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8]。

CEA、NSE和SCCA均为肺癌组织中常见肿瘤标志物,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灶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其水平含量可以反映肿瘤生物学信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9]。本文结果显示:恶性组血清CEA、NSE和SCCA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可见CEA、NSE和SCCA在正常机体内浓度较低,但在局部组织发生病变时其浓度会异常升高,这些指标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依据之一,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10]。但由于肺癌细胞组织多样性和生物学行为复杂性,决定了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其诊断灵敏度并不理想[11-12]。

本文进一步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各项检查单一及联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检查方法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四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说明MSCT、血清CEA、NSE和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四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MSCT可以不间断采集数据,直接扫描到肿瘤病灶大小和形态,反映肺部血流状态和动力学功能变化,通过重建提供高质量三维图像,有利于发现周围性肺癌典型特征[13]。但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MSCT图像存在一定差异,影像学复杂多变,且相互重叠,MSCT无法对病变进行准确定性。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刚好能对病变性质进行准确定性,可以弥补MSCT扫描的缺陷,但存在无法有效定位病灶和判断肿瘤侵袭程度的局限。因此,将MSCT联合血清CEA、NSE和SCCA检测用于诊断周围型肺癌,可以互相补充,发挥互补效应,弥补单一诊断方法的弊端,使诊断证据更充足,减少漏诊和误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MSCT及血清CEA、NSE、SCCA检测对周围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四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能,临床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标志物病理效能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