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发展的再思考

2021-12-23危家凤

科技视界 2021年34期
关键词:检索新冠教学内容

危家凤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 淮安223300)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颠覆、震荡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全球教育系统几乎停转,各国学校迫不得已,纷纷开展线上教学,高校文献检索课仓促间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如今我国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又悄无声息地回归到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

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1]。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新冠病毒之后,世界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后疫情时代教育的恢复并非简单地回到疫情前的常态,而应在反思疫情前的常态以及疫情中非常态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重构后疫情时期的教育新常态[2]。新常态蕴含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变革创新是新常态下高校文献检索课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疫情期间高校文献检索课凸显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正如一场“大考”,更是百年不遇的“难题”“怪题”,让人措手不及,考验着人们面对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文献检索课仓促应考,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有所探索,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1 有失偏颇的教学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同时,网络上各类信息、各类传言迅速蔓延,汹涌而来的繁杂信息让人难辨真伪,加之疫情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人们的信息焦虑,世卫组织将这一现象描述为“信息疫情”[3]。疫情期间,出现了头痛、咳嗽、发烧等症状,第一感觉是前所未有的恐惧;“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一经发布,全网沸腾,各大电商平台的双黄连及其相关产品迅速售罄[4]……人们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信息疫情的双重斗争。当代大学生缺乏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储备,新冠肺炎疫情与信息疫情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辨析能力不足,焦虑、烦躁情绪滋长和蔓延,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率先提出的[5]。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文献检索课不能仅仅关注传授学生文献检索的方法,而是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观当前,高校文献检索课一如既往地偏重于检索基础理论和本校(馆)的数据库检索技能,以满足学术与科研需求。疫情暴发之初,高校图书馆迅速应变,积极采用新的服务思维和服务模式,馆藏数字资源访问下载量和利用率大幅攀升,反映了文献检索课之检索技能培养的效果。例如,在笔者所在的图书馆,疫情期间该校师生可以通过CARSI身份认证方式即可访问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资源,有力地保障了线上学术科研的开展,数字资源访问量较历史同期明显增加。然而,疫情期间,大学生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网络,引发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批判审慎性思考,以提高他们对虚假信息的抵抗力,在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培养其信息素养的关键。新冠肺炎疫情展现出未来世界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高校文献检索课不仅要满足大学生学术与科研论文写作的短期目标,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其信息素养的长期目标。

1.2 单一少变的教学内容

纵观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37年间的教学内容,呈现单一且缺乏变化的特点,基本以信息检索基础理论、检索系统(数据库)使用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以“书名”为检索途径,以“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中文图书2534种。经过查阅和分析内容简介,聚焦于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技能,对于信息素养及其作用仅仅稍做提及,对于网络资源检索和利用轻描淡写;部分教材看似适应文、理、医等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其不同的需求,实际上存在大量交叉和相同内容。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专业差异,缺乏与时代及社会热点相结合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成为空谈。身处疫情之下,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大学生首先需要的是正确的指引,如何有效地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从而规避虚假信息的误导和危害,而这时候仍按部就班地讲授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或者数据库的检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纸上谈兵。

1.3 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疫情之下,高校实体的关闭导致了原有教育常态的改变,高校文献检索课被迫采取在线教学。然而,因为时间的紧迫性及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不足,大多数的高校文献检索课只是简单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师生临场感不足,师生之间的互动总是受到条件的限制而不能真实地还原教学场景,往往会演变成教学者单方面的教学,很多教师感叹,传统课堂两课时的内容只能满足线上教学一课时的讲授,同时学生自主学习动能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当国内疫情渐渐消散时,高校检索课又平静地回归到传统课堂教学,放弃了已经积累的在线教学经验和在线教学资源。

1.4 捉襟见肘的教学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与之相伴的信息疫情促使信息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不同教育形式的融合,对高校文检课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目前,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大多是由图书馆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的。众所周知,新冠疫情造成了国家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增大,高校图书馆经费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价格不断上涨,文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此消彼长中,用于馆员教育培训的经费日益缩减。时间与经费的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得到与学院教师一样的学习、培训机会,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教研能力得不到相应提升,成为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大瓶颈。

2 后疫情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建议

后疫情时代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回顾与反思疫情时期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引领新常态下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议题。

2.1 全方位重塑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6]。作为信息素养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文献检索课应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培养与提升作为课程开设的最终目标,而不仅限于基本检索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当前,高校文献检索课面临的普遍困境是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分配的学时明显不足,然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文献检索课应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力争将课程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修课中。同时,应积极嵌入学科教学的课堂,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深度全面融合,才能让信息素养培养直接惠及所有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信息素养提升多维目标的达成。

2.2 多层次丰富教学内容

教科书呈现的是高度结构化、系统化的内容,是经验和认识的总结,我们理所应当借鉴;但书本出版周期长、内容更新慢,而新学科知识、新技术应用呈现动态多变性,教学内容也应该是持续动态化更新的,教学内容应该取自但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疫情期间,经意或不经意间,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诸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提供的“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中国大学MOOC);中山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中国大学MOOC)等[7]。开放教育资源因其较强的时效性及节约成本的特性,重要性日益凸显。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对其加以深度统合及充分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摈弃,若无其事地回归根据某本或某几本教科书制作的PPT教程中。同时,应依据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年级分布等,分析其差异化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细化教学内容。此外,应嵌入契合时代特征及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内容,如与新冠肺炎疫情关联的热点新闻及事件,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话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3 多角度创新教学模式

新冠疫情让人措手不及,慌乱之余很多教师只能通过合适的直播平台或工具将课堂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因而,当教学秩序恢复到相对正常之时,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熟知的传统教学模式。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成为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充分发挥线下教学的临场性、互动性和线上教学的便捷性、生动性优势,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和艺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线上限时答题、弹幕讨论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教师线上教学中所展现的种种慌乱与不适,其实是谋求变革和完善的良机,这样,在面对未来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时,教育才能够从容应对。

2.4 多渠道提升教学能力

建设一支综合素养全面、教研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是彰显文献检索课生命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有力支撑。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更要时刻追踪信息环境的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发挥新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效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笔者所在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主要是由图书馆人员构成,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结构上包括博士和硕士,岗位分布涵盖图书馆管理者、学科馆员、科技查新人员及文献资源建设人员等,在合作备课、经验研讨中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充分发挥了团队的最佳效能,提高了文献检索课在全校的影响力,进而吸引学院专业教师的加入,扩大了文献检索课的覆盖面。此外,文献检索课教师要适时地“走”出去,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加强交流,实现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与内化,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我们应当看到,新常态下,各级各类培训吸取了疫情期间在线培训的成功经验,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的全新模式,提高了培训的便捷性和参与度,有效缓解了当前高校经费不足所引起的培训费用短缺困境。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与信息疫情强势来袭,给大学生信息素养带来严峻的考验,再次凸显了高校文献检索课作为信息素养教程的重要性。新常态既意味着挑战,又给予了机遇,积极引入新思维,主动拥抱新常态,提升文献资源检索课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覆盖面,是实现高校文献检索课深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检索新冠教学内容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