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技巧浅谈

2021-12-23张丽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技巧初中数学策略

张丽

摘要:在中考中,因式分解是一个重要考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计算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因式分解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散,提高了解题效率。但是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因式分解的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去背公式,把数字往公式里面硬套计算。这就导致了学生混淆公式,做题时不能准确应用公式。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展开论述,并且提出实践感悟、数形结合、反向逆推的策略,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因式分解技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因式分解 技巧 策略

因式分解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后面学习分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方法,需要学生们先理解公式原理,再根据公式计算相应的算式。如果学生在解决数学难题时运用因式分解,那么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学生们掌握了几种因式分解方法后,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思路,做题时提升效率,培养他们自身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逆向思考。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这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们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

一、现阶段下初中数学教学因式分解的现状

因式分解是分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基础,在中考数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初二阶段的学生的心智不是很成熟,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因式分解方法时不能快速参与到教学过程。对他们来说因式分解是一种极其陌生的东西,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毫不相关,是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开展教学时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内容,学生们只能根据教学内容去死记硬背几个公式,不能理解公式的原理,做题时就把数字往公式里面硬套,最终导致他们出现公式混淆的情况。长期下来,学生们不能灵活运用几种因式分解方式,无法体现因式分解的便捷性,弱化了因式分解的优势。

二、探讨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的教学技巧

2.1实践感悟,理解公式

在因式分解这一模块,有很多的公式内容是需要学生熟记的。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些与实际生活中毫无关联,他们不了解公式的来源。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从数字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实践,动手计算获得感悟,利用正向思维了解公式的规律。

比如说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中“平方差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们计算21×19、103×97、105×95、34×26、98×102五个算式并且计时,师生同时计算。学生们听到教师的“我算完了”以后发现自己还有两个没有算完,这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等学生们计算完以后核对答案,小组讨论5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的学生发现算式中的两个数的中间值都是整十、整百的数;有的学生发现两个数的各位加起来是10。教师引导学生们写出“(20-1)×(20+1)”、“(100+3)×(103-3)”、“(100+5)×(100-5)”、“(30+4)×(30-4)”、“(100-2)×(100+2)”。教师利用多媒体提问学生与这种算式相同类型的题,提升学生变换平方差公式的意识。接着教师引入微课,学生们学习平方差公式计算过程。教师让学生根据之前学的整式乘法去括号计算(m-n)(m+n),计算结果为m2-n2。通过学生自己的计算,进一步掌握平方差公式计算过程。教师再让学生们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前面5个式子的得数,算完之后与之前列竖式计算的得数对比。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判断是否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多次训练,巩固新知。教师最后总结(m-n)(m+n)两个式子中m都是正数,两个n互为相反数,所以平方差公式的结果=(同号)2-(异号)2。学生们看到这类题时,先找出同号元素和异号元素,直接套用公式。

2.2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因式分解的计算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有距离感。所以教师开展因式分解的教学时可以呈现给学生图形,让他们从根本上掌握公式原理,帮助他们理清解题思路。

比如说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中“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们根据前面学习的整式乘法计算(c+d)2、(c-d)2。通过學生们的计算、合并同类项,发现两个算式中除了2cd前面的符号不同,其他元素是一样的。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头平方,尾平方,2倍头尾放中央,符号还得看前方。教师利用多媒体训练学生判断等式左右边是否成立,以及让学生们分别说出几个式子的平方项、交叉项。教师再画出一个正方形,边长为a+b,再把正方形分成4个形状,其中包含了边长为a的正方形、边长为b的正方形,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教师通过图像引导学生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可以用边长计算,也可以把四个长方形加在一起计算,让学生根据图像直观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最后学生练习课后习题,巩固新知。

2.3反向逆推,发散思维

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很多命题是互为逆命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反向推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逆向思维。教师开展教学时要层层深入、逐渐加深,引导学生们由简入难,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

比如说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中“十字交叉法”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计算(a+2)×(a+3)等4个整式乘法。教师引导学生先列出交叉相乘的每一项,再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计算结束后教师总结口诀:相加补个a,相乘直接放最后。例如(a+2)×(a+3)中,把2和3相加,放个a,2×3放在后面,就写成a2+(2+3)a+2×3。学生再把另外3个也写成这种形式。教师总结这种类型的式子中未知数前面的数字是和,最后的数字是积。教师继续教授利用十字交叉分解常数的技巧,先分解积,再分析和。例如a2+3a+2中的“+2”可以分为“(+1)×(+2)”和“(-1)×(-2)”,但是中间的(+3)是1+2得到的,所以可以分解为(a+1)(a+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判断这种简单的十字交叉分解的算式,最后学生做几个练习,巩固新知。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因式分解有很多方法,考试中常用的是平方差、完全平方、十字交叉。教师在开展三种因式分解方法的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需求找到适宜的教学方式。虽然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计算的本质,让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对因式分解方法有着系统认知,从而加快他们的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包锡宇. 因式分解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J]. 中学数学,2021(10):96-97.

[2]陈灵芝. 基于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策略——以“因式分解”为例[J]. 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1(06):40-41.

[3]陈燕梅,郑辉龙.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优化——以“14.2.2完全平方公式”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7):57-59.

猜你喜欢

技巧初中数学策略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