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蕴涵

2021-12-22周丽芳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周丽芳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怎样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切的大事,也是思政教师不懈探究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开拓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梳理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理路,将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

一、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准确把握和研判时代形势背景是有的放矢调整教育理念的前提和基础。

(一)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不同思潮观点交锋碰撞异常激烈,经过新媒体网络的酿制发酵呈日趋复杂化态势。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肆意泄愤,撒播对执政党的不满情绪,胡乱歪曲解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态度,对我国意识形态分化与西化的渗透之势,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和话语霸权再度甚嚣尘上。据人民论坛网2018年2月23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激进左派等思潮一直是我国社会中较为活跃的思潮,它们看似‘价值中立’,实则以虚构或解构中国历史、否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等为目的,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1]这些社会新思潮鼓吹“躲避崇高”“告别革命”,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价值、学理、观点、逻辑等相对立,侵蚀缺乏判断力的普通大众思想,同时浸染了部分高校师生的意识。2014年11月,辽宁日报刊发《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2],该报记者总结出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缺乏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和深思。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急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这是凝聚人心和整合社会思想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实效性存在诸多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满意度总体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实效性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彰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3]但其重要性与受重视程度往往与现实不匹配,没有落在实际行动上。有些高校领导只重视专业学科建设,有意或无意边缘化思政课。二是思政课与其他学科同向同行性不够。许多专业课教师对思政课功能存在偏狭看法,致使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常常被不良的环境消解。三是许多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率为衡量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政治工作等现象,立德树人的目标时常被淡化。四是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不够,实效性有待提升。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理想,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新理念、新观点,这是对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集中矫正。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又清醒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4]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进行一场完美的接力赛,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指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成为强国,而要求在整体上成为强国。无论是科技强国、生态强国、制造强国、文化强国,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整体上的强国呼唤全面发展人才,人才归根结底靠教育。当代的大学生就是祖国未来的生力军,能否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新时代新形势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要求,必须站在国家和民族乃至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布局我国高校教育发展,高校要在人才培养和意识形态宣传上作出新的理论贡献和智力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然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要对其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指导思想作出理性审视,形成统一认识,并对教育规律和方法作出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

二、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工作思路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这是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施工蓝图”,其主要观点及内在逻辑如下。

(一)“一个中心”:育人目标上的立德树人中心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5]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崇德修身并把它放在做人做事的第一位:“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5]在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培育高尚道德是每逢必讲的核心命题。在2014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3次提到“德”字,在2016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6]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予以强调。共产党一贯倡导尚德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又红又专”教育,到新世纪“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7],我们党始终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倍加重视青年成长成才的主体诉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统领道德建设,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诉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6]在对人才德育的方法上,他强调“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理,提出了“以德育德”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师师德锤炼提出了殷切期望,先后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鉴于思政课教师担任的角色和肩负使命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明确提出“六个要”的新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构成新时代思政课好老师的基本标准。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明确要求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新内涵,并把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环节,这是习近平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和规律性的一个新认识。

(二)“两个巩固”:学科定位上的价值引领根基观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巩固”思想,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两个巩固”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的高地,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定位的价值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以什么为指导?用什么来教育学生?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性与铸魂性的根基问题。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进行了总部署。首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其次,提出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情、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发展和时代性进步。他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9]用“四史”即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学生,厚植优秀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价值观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三全育人”:育人路径上的协同育人大思政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这里简称为“三全育人”,它凸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特征,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应当遵循的战略指针。

“三全育人”就是要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科研、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首先,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确立“大思政”格局,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要深度挖掘各类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素材。要求专业课教师心中有思政教育自觉意识。其次,要在第二课堂各个环节进行隐性的思政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团课、党课对接,与各类人员同向同时发力,共同下好育人这盘棋。最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延伸到虚拟网络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逐年攀升,网络时空如果任由西方的普世价值或是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霸占主导,那么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着力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政队伍,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载体,传播党纪政纪,分析时政要闻,引导网络正确发声表态。借助网络平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贯穿到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四)“三因理念”:育人方法论上的与时俱进创新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这“三因”是正确分析和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提炼出来的思政教育应对策略,也是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创新的方法论指导,体现了教育“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责任担当,闪耀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思维光芒。

“因事而化”,指通过具体真实、典型性的“事”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结合具体的“事”适时宣传,使理论时代化、大众化。思政教育不是空谈,要立足实践,说到实处,做到细处,要借“事”而“化”,方能让大学生化知为信、化信为德、化德为行,体现理论的解释力,让学生真懂、真信。“因时而进”,指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环境、对象不断变化,工作途径、手段和载体也要不断更新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进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一代“网络原住民”,思政课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话语要“因时而进”,贴近时代的脉搏,反映新时代的主题,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巧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打造“有理”“有趣”“时尚”的理论大餐。“因势而新”,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握大势、顺应趋势、跟踪形势”。在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下,多元思想文化交锋激烈,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加深,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固有模式,探索新范式,开拓新视野,采用新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五)“四个服务”:育人任务上的中国特色教育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这是结合新时代诉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的新解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新趋势的精准把握,是人才培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解释了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好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一定要体现“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依循人民的需要来教育人才,人民对人才标准的需要就是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为此,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到人民群众中去,不断培育学生尊重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和“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新提法新概括,意在彰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落实党对高校人才教育的方向把控,传播党的理论,践行党的政治主张,为党治国理政献计献策,发挥育人“智库”作用,服务于党治国理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今日在校的大学生将来是社会改革事业的生力军,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高等教育,它决定着伟大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决定着我们的改革是否能继续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变样不变色。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保障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合格后备军,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现实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逻辑及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既是基于现实的时代实践需要,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一)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具有清晰的逻辑脉络,体现出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个中心”和“四个服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展开,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一个中心”,即高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和中心任务,具有超越意识形态人才培养的共性,是从人的需要角度去定位教育目标。重德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成人教育,是一切时代一切国家都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统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这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遵循了教书育人的根本规律,与古今中外的各级各类学校重德传统高度契合。在中国古代,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的万世之师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在达到德育要求的基础上,“行有余力,以学文”(《论语·学而》)。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置于“授业解惑”之前,彰显出“传道”比“授业解惑”具有优先地位和特殊作用。在西方,自“希腊三贤”三个教育家开始,他们的教育理论都重视“知德统一”的原则。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使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可见,重德教育德育优先古今一也。“四个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任务,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角度去定位教育的目标,是我们当下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应该坚持的目标原则,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相较于“一个中心”的最终目标,“四个服务”具有阶段目标的特质。随着时代发展的形势与特点、国家的战略大势、阶段性任务目标的不同,对人才教育的标准、要求、定位也不同。但不管国家社会需要怎样变化,都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个人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中心”和“四个服务”是统筹把握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既着眼于人才发展的长远目标,又立足于当下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使得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具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界和更加明晰的价值导向,科学把握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这种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一致。“两个巩固”围绕“用什么内容来培养人”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的部署,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强大的理论武器坚定理论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坚决抵御负面社会思潮侵袭。“三全”和“三因”侧重于教育实践层面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探索“怎样培养人”的方法和规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三因”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方法论指导,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结合社会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空洞性说教,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三全”育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指导和育人机制。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实现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的保障。

(二)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依据及其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提出有深刻的理论依据,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规律原理。首先,反映了以“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工作,在“为了人”的根本目的指导下,通过灌输、控制、引导、激励等手段达到教育人、管理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目标。只有张扬个体的生命价值,服务人的成才成长,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现实政治服务”转变为“为人自身发展服务”。这种转型体现了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进程,突出了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从根本上避免物化取向,克服高校产业化、学科主导等取向的偏离。以学生为中心,指的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学生的成长不是单向度的片面的,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高度契合。其次,体现了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个体存在,同时又是社会性的类存在。个人参与其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历史地制约着人,制约着人的全部生活和各种社会交往关系(包括思想关系),人与社会这种关系决定着人唯有认同社会主导的政治价值观,作为个体的人才会认为自身与他人达到了“同一”与“结合”,从而实现自身作为社会人的价值。“四个服务”就是要通过探寻国家、民族利益和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平衡点、契合点,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引导个体政治价值观,达到个体价值认同与主流价值一致,个体行为合乎社会要求,从而维护一定社会政党的有序运转。最后,在方法论思维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思维特点。“三因”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根据形势时事的变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把理论讲活讲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概言之,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同时又结合新时代新要求适时提出新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总之,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包含着最高目标、阶段性任务的预设,有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内容的部署,有战略层面的谋划,还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这些理念具有开阔的视界和明晰的价值导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法论依循,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厘清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并用于指导教育实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