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林高远、马龙接发球技术使用对比分析

2021-12-18陈浩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发球关联度使用率

陈浩中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林高在2019年备战东京奥运会周期中的9场国际赛事,共94局比赛录像进行观察,以其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得失分率关联度为研究对象,探索林高远、马龙在2019年国际赛事中接发球的优点及不足,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广泛的文献搜集,为本文的分析、总结、逻辑等具体的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系统、可靠的理论支撑。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林高远、马龙2019年国际赛事比赛共18场,共48局比赛录像进行观察。林高远在比赛中的表现如下所示:

表1 赛事统计表

1.2.3 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林高远的比赛采用动态三段指标评估法进行统计数据。对林高远的比赛数据统计后,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输入到Excel表由此创建相应数据统计库。

1.2.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把林高远每场比赛接发球得失分分别看成是灰色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其中的关联度,把各项指标在其得失分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显示,了解其中的相互关系。以林高远9场比赛接发球各项进攻技术指标得分率与接发球进攻总得分率的数据为例,来详细介绍运算步骤,如下:

表2 林高远9场比赛接发球进攻总得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得分率数据

1)确定分析数列

本实例中,参考序列为:

比较数列为:

2)变量的无量纲化均值化处理:

3)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

求差矩阵t=[T1,T2,T3,T4,T5,T6,T7,T8]=

最大值:mmax=max(max(abs(t)))=8.2302,T矩阵中最大的值

最小值:mmin=min(min(abs(t)))=0.0912,T矩阵中最小的值

4)计算关联系数

本文中,rho=0.5;

5)计算关联度

以上内容是以林高远9场比赛接发球进攻的数据为例介绍了技术指标与某一环节总得分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高远接抢段各项技术指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统计林高远9场比赛接发球各技术与接抢段各技术得失分率,与接发球总得失分率、接抢段总得失分率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

2.1.1 接发球进攻总得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由表3林高远接发球进攻总得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可以看出两位运动员在接发球环节中,各项技术的关联度排序大有不同。

表3 接发球进攻总得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

从整体来看,除了关联度排序,在使用率上也可以发现,林高远在接发球中的进攻技术使用率高,说明在接发球环节,林高远更加主动,具有侵略性,特别是反手拧拉技术的使用,符合新生代运动员的特征。

在各项进攻技术关联度排序中,林高远的反手拧拉技术占据较大比重。这说明反手拧拉技术是新生代运动员的主要特征之一。林高远在接发球时拧拉技术使用率非常高,这使林高远作为接发球方时,不会落于下风,如果拧拉的质量较高、线路刁钻,可以取得较高的得分率或者打破对手的发抢战术,占据主动地位。

在林高远的技战术体系中,反手占据了较大比重,在长球的接发球当中,反手的弧圈球也比正手弧圈球的关联度更高。在反手弧圈球使用时,林高远擅长的斜线的使用率虽然比直线多,但是关联度却没有直线高。

2.1.2 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通过对表4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发现,失分率关联度的排位和得分率具有显著差异。

表4 接发球进攻总失分率与各项进攻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

林高远的台内拧拉技术使用率较高,所以在失分率的关联度上,拧拉技术也是排在第一、第二位,表明虽然台内拧拉技术的使用让林高远可以在接发球环节反客为主,但也会因对手针对性的发球而被克制,伴随着一些失误。

在失分率关联度排序中,林高远反手拉正手位弧圈球的得分率仅排在第五,失分率却排到了第三位,仅次于反手拧拉技术。表明了林高远在提高反手质量给对方正手大角度威胁时,自己出现了较多的失误,未达到自己在这条线路上以高质量、高速度打开局面、加快节奏的战术要求,反而使自己失误过多,得不偿失。而反手拉反手位弧圈球的失分率排到了第六位,说明林高远的反手攻直线上台率很高,很少有直接进攻失误,而对手也很少有高质量的反拉。

在林高远得分率关联度中排序第三的正手挑打、推反手位技术在失分率关联度排名中下降到第四名,挑打、推正手位关联度排到了第八位。说明在使用挑打技术时,林高远的失分占进攻总失分较少,应该保持。在正手对对方反手这条线路时,林高远应该保持高得分、少失误的状态,以此来弥补对方对自己反手位的冲击。林高远的正手弧圈球技术总体来说上台率稳定、质量偏低,所以林高远的正手弧圈球得失分较少,在接发球中更多的是将半出台的发球先拉上台,再考虑后续的相持战术,很少在第一板直接拉出高质量的球直接得分。

2.1.3 接发球控制总得分率与各项控制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通过观察表5分析得知,接发球控制总得分率与各项控制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一致,排序依次是摆正手位短球、摆反手位短球、劈反手位长球和劈正手位长球。随着反手拧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绝大多数台内控制手段都选择了正手位,在面对一些反手拧拉使用较少的运动员时,才会选择控制到反手位。而在劈长的技术使用中,基本上都是劈反手位在劈反手位时如果质量较高,则会使对手反手无法很好地进行引拍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从而自己有机会进行反拉得分或者占据主动地位。

表5 接发球控制总得分率与各项控制技术得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

在接发球环节,新生代的运动员更多的会采取进攻手段得分,林高远的接发球技术是很超前的,具有非常强的进攻性,但是要减少无谓失误,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2.1.4 接发球控制总失分率与各项控制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表6 接发球控制总失分率与各项控制技术失分率灰色关联度、使用率排序

失分率关联度的排序同得分率一样,因使用率较高,也带来很多失分。通过观察林高远摆反手位短球和劈反手位长球的使用率和关联度可以发现,摆反手位短球的使用率多于劈反手位长球,但是关联度的数值却非常接近,由此可见,林高远在劈反手位长球时存在较多失误,或是因质量较低,被对手直接得分。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1.林高远在接发球时,多使用反手拧拉技术,积极主动、侵略性十足,但是在拧拉技术的使用时机以及线路选择方面有待提高,常在拧拉质量不高时被对手直接反拉,在对手有所准备以及在关键分时,可以适当调整接发球战术,使用摆短等技术变换节奏。

2.林高远接发球时正手技术使用效果较差,无法第一时间选择到合适的正手接发球技术,是其接发球环节中的短板。

3.2 对策

1.接发球方面,林高远应保持目前较强的进攻意识,加强反手拧拉的稳定性的训练。在比赛中提高拧拉技术的稳定性和对拧拉落点的控制性。

2.在正手接发球方面,林高远应加强多样化的接发球手段,如摆短、劈长、推撇等,提高正手接发球能力,过渡到自己擅长的第四拍及相持环节。

猜你喜欢

接发球关联度使用率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藤茶药材等级研究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试析护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