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续与变奏: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创作特色论略

2021-12-17角远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楚辞艺术歌曲屈原

角远静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楚辞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直至现代仍以电影、电视、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楚辞文化热现象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创作特色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的也只是简单提及而未做深入的探究[1]。因此,本文以楚辞题材现代歌曲为例,从“引用古辞赋”“化用古意象”“沿用古旋律”与“运用新唱法”“采用新编曲”“使用新主题”两个方向六个方面深入探究楚辞题材现代歌曲的创作手法,以丰富以楚辞为题材的相关艺术形式的研究,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楚辞与楚辞题材现代歌曲概况

学界对楚辞的定义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楚辞是战国末年楚地诗人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郁楚地特色的诗歌;第二类,楚辞是汉人王逸所编的《楚辞章句》总集;第三类,楚辞除了收录在《楚辞章句》中的屈宋之作与汉人的拟作外,也包括《楚辞章句》中未收录的汉人其他拟作和汉以后历代文人模仿屈宋辞作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作品[2]。本文涉及的楚辞概念为第三类。目前,学界认为楚辞题材现代歌曲仍属于现代音乐范畴。现代音乐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所采用的新的作曲理论、新的语言、新的技法等所创作的音乐作品[3]。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以楚辞为题材的现代歌曲作品。

二、千年流变有传承

楚辞作为一种文学诗歌体裁,自战国诞生,历经汉魏唐宋清,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仍然散发着活力。在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楚辞成为很多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以楚辞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成为传承和弘扬楚辞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楚辞题材现代歌曲而言,传承与弘扬具体体现在“引用古辞赋”“化用古意象”“沿用古旋律”三个方面。

(一)引用古辞赋

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在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会直接引用楚辞原文或其中原有的诗句,从而使歌词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整首歌曲流淌着古风古韵。

第一,引用整首原辞。这是一种为人熟知的传统引用方式,即直接引用传统诗词并为其配曲,这种引用方式多用于艺术歌曲。当代艺术歌曲有着婉转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楚辞原本就是文学与音乐相互交融的产物。可以说,两者同属音乐范畴,在抒情性上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将楚辞原文作为歌曲的歌词是对楚辞的直接继承,有利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如屈原《楚辞·九歌》中的第九首《山鬼》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句式结构错杂华美,全诗一共有14句、192个字。整篇描绘出一幅美丽善良的山鬼对心上人无限思念的美好画卷。艺术歌曲作品《山鬼》(1)《山鬼》,屈原词,白诚仁曲,吴碧霞演唱,是吴碧霞在2003年1月1日亚洲巡演北京独唱音乐会上中国作品专场的第九首。,歌词直接引用屈原原作《山鬼》,在九分多钟的演绎中,磅礴大气的音乐旋律、优美的文辞、歌者的细腻演唱、伴奏配器的完美契合,把其中的楚文化背景以及细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表达了作曲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越人歌》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出自《说苑》,楚译人根据楚声楚调把《越人歌》翻译成“楚语”,就有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楚地歌词,整首诗歌一共有4大句、52个字,描写的是楚越两国人民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这首诗歌篇幅较短,适合用于当代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现代艺术歌曲《越人歌》(2)《越人歌》,先秦词,刘青曲,王丽达演唱,发行于2018年7月30日。就将楚人译文作为歌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不仅是歌词中的“诗眼”,而且成为楚辞题材现代歌曲中传唱的经典,细腻婉转的曲调加上优美的楚辞风格歌词,尽显中华民族特有的古风古韵。

第二,引用原辞片段。楚辞中一些作品的篇幅较长,在现代歌曲的创作中全文引用非常困难,因此创作者也会截取其中的片段加以引用,再谱曲进行演绎。如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中最为重要的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全诗一共有373句、2477个字,全篇表达的是诗人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能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但是在现代歌曲的创作中,如此鸿篇巨作拿来作歌词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创作者老锣截取《离骚》片段作为歌词,并为之进行现代谱曲,取名《上下求索》(3)《上下求索》,屈原词,德国作曲家老锣曲,龚琳娜演唱,发行于2018年3月5日。。2018年,龚琳娜在央视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将其演绎。开篇“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给人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加上龚琳娜独特的唱法唱腔,使千年之声不再沉睡,一曲《上下求索》让人们听到独具中国特色的王者之音,唤醒流传千古的历史记忆。除了艺术歌曲外,楚辞片段引用也渗入流行歌曲的创作当中。如《橘颂》为屈原年少时所著的一首咏物抒情诗,整首诗一共有36句、104个字,前段歌颂橘树,后段表达志向,把诗人坚贞的节操与橘树美好的形象相结合,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人格。现代音乐作曲家金玟岐将《橘颂》片段作为歌词,歌名沿用原作诗名《橘颂》(4)《橘颂》(电视剧《思美人》插曲),屈原词,金玟岐曲,方圆演唱,发行于2017年5月4日。,谱以现代音乐旋律,曲风曲调明朗、积极,仿佛把那位博闻强识、志向远大的屈原带入现代人的生活世界。

(二)化用古意象

楚辞中的意象有很多,如“香草”“幽兰”“浮云”“归鸟”等,诗人借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创作中,一些作词家填词时会注意时代特色,即使不直接引用楚辞原文,也会抓住楚辞中的意象并加上自己独特的理解进行再次创作,其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还保留着楚辞原有的文化意蕴和风格特征。

屈原《离骚》中“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一句中的“幽兰”意象在楚辞中隐喻的是屈原身上一种高洁的品质,然而人们却不理解他的德行芬芳,因而他对此带有一丝悲愤与忧愁。《思美人》中“浮云”“归鸟”等意象表达了屈原被流放后仍思念祖国的伤感的家国情怀。在楚辞题材现代歌曲《思美人兮》(5)《思美人兮》,梁振华、金玟岐词,金玟岐曲,马可演唱,发行于2017年。中,作词人梁振华、金玟岐则巧妙地运用了楚辞中的“幽兰”意象展开创作,词中的“幽兰花亦芬芳,寒风英姿笑,问君可有识得她芳踪”,在古韵的基础上更加直接明了地表达了其孤芳自赏的情感,又巧妙地运用“浮云”“归鸟”等意象创作出“悠悠浮云为我寄”“归鸟乘风远飞”等歌词。这首《思美人兮》曲调真挚深沉,节奏婉转悠扬,词意浅显易懂而又蕴含着古典美,不再像楚辞原文那样晦涩难懂,非常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旨趣和艺术追求。

再如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运用的是“以类譬喻”的手法,用其色彩斑斓的物象来比喻当时乱序无章的社会状况与自己不被君王重用的现实处境。在电视剧《思美人》的插曲同名歌曲中(6)《思美人》,梁振华、海雷词,简亦弘曲,张靓颖演唱,发行于2017年。,作词人创造性地运用了楚辞中“香草美人”这一意象展开创作。“我犹香草何来美人赏?古人不及徒留一抹香。”歌词简单易懂又不流于平庸,把那种孤芳自赏的伤感情绪在歌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鸿门宴》的插曲《楚歌》(7)《楚歌》,徐少荣词,黎允文曲,刘亦菲、冯绍峰演唱,发行于2011年11月29日。,其歌词里的“烟雨”“明月”“故乡”等意象正是对楚辞《垓下歌》歌词中古典意象的创造性转化,并且沿用了楚辞楚歌中最为典型的“三兮三”句式结构,“烟雨蒙兮花又开”与《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相对应。《楚歌》正是表达了虞姬与西楚霸王项羽在特殊环境下的特别爱情——互相爱恋、思念却不得不诀别的悲惋之情,那柔和暗淡的旋律色彩、婉转低回的声音、悠扬的笛声与古琴声共同演绎出一曲凄美的现代楚歌。

总之,楚辞的特征主要就是运用其特有的意象来表现凄凉、凄楚之美,并且用“兮”字调节音调韵律,这种风格特点表现的是愁思郁结之怀与怨恨惆怅之意,正适合楚辞题材现代歌曲表情达意的需要,促进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流露,激发了后人模仿创作的热情。

(三)沿用古旋律

楚辞在战国时期就是一种歌诗,以“商音”“羽音”和“徵音”为主,调式多为楚调(8)楚调原泛指古代楚地的曲调,后为乐府相和调之一。楚调现多指一种流行于汉魏时期的音乐种类,具有相和曲的艺术特征,属于相和曲,是相和曲五调(清调、平调、瑟调、楚调、侧调)之一。,从楚地出土的音乐文物如曾侯乙编钟的音序排列中也能追索到楚辞具有楚调的结构特性。古典楚声的乐器伴奏大都是鼓或古琴,而屈原所写的《离骚》《九歌》等作品皆能用乐器演奏[4]。楚辞题材现代歌曲是在楚辞这种歌诗基础上创作的歌曲,有着浓郁的中国风(9)中国风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旋律格调为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用现代的乐器演绎出古朴的旋律,如艺术歌曲《越人歌》和《湘君》等作品。

艺术歌曲《越人歌》是一首二部曲式的声乐作品,整首作品以中古调式G宫调为主。歌曲前8小节为前奏,这一部分伴奏为琶音,主旋律高八度弹奏,表现一种潺潺的流水声(见谱例1)。音乐柔和婉转,带有连音节奏,凸显歌词中“搴舟中流”的意境。前奏部分开门见山,直达歌曲的核心旋律,使音乐流畅地进入整首歌曲的情境当中,为演唱作了情感意境的铺垫。

谱例1 艺术歌曲《越人歌》五线谱前奏

歌曲接着进入其前半部分,以D徵调创作,正合乎了楚辞以“徵”音为主的音乐色彩。前两句“今夕何夕,搴舟中流”伴奏音型密集且以分解琶音为主,最后一个字“流”结束在D徵主音上;后两句“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伴奏音型稍微变得稀疏,有一点向E羽调的离调,合乎楚调“羽音”为主的特点,随后又回到D徵调上,使音乐的感情进一步升华,最后一个字“舟”停在D徵调的五级上,形成一个半终止[5](见谱例2)。

谱例2 艺术歌曲《越人歌》五线谱片段

《越人歌》的创作有效地融合了楚辞中的古曲古调,“D徵”“E羽”调式的灵活运用,配合柔美的钢琴伴奏,再加上温柔细腻的演唱,使整首曲子的风格含蓄迷人、温婉流畅、真挚感人,具有现代特征又充满民族特色。

艺术歌曲《湘君》(10)《湘君》,屈原词,傅雪漪曲,是如今传唱度很高的经典声乐作品之一。为B羽民族七声清乐调式。在整首歌曲中,每一部分的终止式都结束在“B羽”上,然后再进入间奏。如歌曲中“吹参差兮谁思”的伴奏较为密集,最后一个字“思”结束在主音B羽上,正是沿用了楚调中“羽音”为主的调式特性(见谱例3)。整首歌曲相对于《越人歌》来说,调性更为稳定,伴奏密集,速度稍快,着力表现出湘夫人久盼湘君归来而未见归的思念和忧伤之情。

谱例3 艺术歌曲《湘君》五线谱片段

总之,对楚辞古旋律沿用的歌曲多为艺术歌曲,在韵律、节奏、曲调、音高等方面,都具有楚韵楚调但又不失现代音乐色彩。同时,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方钢琴的碰撞,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在融合发展中的珠联璧合。

三、时代变化有新意

不同时代的人的情感表达都有所差异,不同时代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也会发展变化。数千年的流变与发展,社会背景和人的需求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6]在新时代,楚辞题材歌曲创作除了继承楚辞本有的特征以外,作曲家也会根据当下背景增添流行内容和转换表达方式,在楚辞的基础上运用新唱法、采用新编曲、表达新主题,以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运用新唱法

由于年代久远,楚辞仅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唱腔以及唱法早已失传。因此,很多楚辞题材现代歌曲都在唱法、唱腔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发展。白诚仁作曲、吴碧霞演唱的艺术歌曲《山鬼》就是对楚辞的再创编。创作者紧扣歌词的内容与语法构造,加入多种乐器伴奏,其中以中国民族管弦乐为主;歌者在演唱中融入多种音乐的唱法,在湖南民歌唱法、戏曲腔调以及西方歌剧元素间转换运用,使得歌曲在演唱中表现得气势恢宏、大气磅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些楚辞题材现代歌曲除了加入中国风唱腔以外,也会运用流行唱法来演绎。如歌手黄龄最新发行的单曲《楚魂》(11)《楚魂》,屈原词,徐乐同曲,黄龄演唱,发行于2021年4月4日,并在《经典咏流传》第8期中演绎。,音域宽广,运用唱法流行,从沉郁低沉的冷兵器厮杀到振奋悲壮的引魂吟唱,声音大气磅礴,将其中的悲壮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采用新编曲

屈原在《九歌》中提到很多乐器,如“排箫”“竽”“瑟”等,而楚辞题材现代歌曲无论是在楚辞原文基础上谱新曲还是改变词曲,作品曲调都结合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融入新的编曲技术,大量运用二胡、古筝、箫、琵琶等中国乐器,同时与西方钢琴等乐器相结合,使得歌曲充满现代感又尽显中国风。在此,主要从伴奏乐器、歌者音色、旋律节奏运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编曲的创新之处。

楚辞题材现代歌曲《上下求索》,主要伴奏乐器有编钟、鼓、笙、大阮、大号等,具有典型的楚调风格。编钟前奏为羽音,运用了西方音乐理论中小调暗淡、柔美的基调,再配以宫、商、角、羽音以八分音符方式连接,在柔美中又带些动感,中间部分加入清脆的笛声凸显其古韵风味,后又以合唱和声加入,声音厚重,磅礴大气。全终止与半终止都归音于羽,深深地展现出民族特性以及凄婉的调式特点,其中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复多次,配合歌者结尾处的升调处理,旨在对歌曲表现升华的同时又加深受众对歌词内容的理解。电视剧《思美人》插曲《橘颂》,整首作品创造性地加入西方钢琴以及具有古风特征的古琴、鼓等乐器伴奏。旋律采用了中国古代民族调式,偶尔有变化音,中间一直用笛子做小的倚音,凸显其中国韵味。女声独唱与童声的结合又具有现代音乐特征,歌曲的速度以快——慢——快——慢的形式构成,表现出明快、动感的特点。总之,这些作品代表着中华传统价值观,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具有极强的时代感染力,能够起到温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为广大受众所喜爱。

(三)表达新主题

一些楚辞题材现代歌曲突破了楚辞原文的主题展开创作,抒发不同于原文的情感。如屈原的《天问》表达的是诗人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精神和敢于追求真理的主题。现代音乐人简亦弘创作的流行歌曲《天问》(12)《天问》,海雷词,简弘亦曲,发行于2017年5月5日。就是以屈原的楚辞《天问》为素材,词句排列同样采用提问的方式,但表达的主题却不再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而是歌词中唱到的“情由何生为何弃?叫人生死两相许”这种对爱情的终极追问和深刻思考。再如《楚辞·渔父》通过呈现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塑造了两个非常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与自尊的理想主义;一种是随波逐流地泯灭于大众之中。在《经典咏流传》中,沙宝亮用清亮深远的嗓音唱响由《楚辞·渔父》改编的《沧浪行》(13)《沧浪行》,屈原、许令霞词,刘凤瑶、黄智毅曲,发行于2021年5月10日。。歌曲宛转悠扬,深刻地诠释了苏州沧浪亭的悠久历史文化与厚重美好景象。这首歌曲的主题不只停留在屈原的内心活动中,而在于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借屈原为人格而战、为理想而战的高洁品质与爱国精神,呼吁现代年轻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培塑自己的爱国主义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在歌词、意境、旋律上继承了楚辞的艺术传统,又在唱法、编曲、主题等方面都有创新性发展。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利用中国古典文化资源丰富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使现代艺术与古典美学碰撞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火花。在楚辞题材现代歌曲创作中,不仅要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更应该努力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流行歌曲与传统诗词相结合,再根据时代精神对其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境,提升艺术质量、彰显艺术魅力、绵延艺术生命,为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和艺术创作的中国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楚辞艺术歌曲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李铁环作品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屈原送米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