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12-16梁华艳黄冀华蔡锐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肠系膜筋膜结肠癌

梁华艳, 黄冀华, 蔡锐文

(高州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一科, 广东 高州525200)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1],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升, 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临床实践中通常以外科手术为主, 结肠系膜切除作为结肠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能取得较好效果, 患者远期存活率理想, 死亡率明显下降[2]。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 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 容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能够实现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有较好的效果[3]。 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 对照组男25 例, 女20 例; 年龄61 ~82 岁, 平均年龄 (70.3 ± 4.2) 岁。 观察组男24 例, 女21 例; 年龄62 ~84 岁, 平均年龄 (70.5 ± 4.3)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 符合手术指征;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 有肠梗阻或穿孔; 不能忍受腹腔镜手术; 肿瘤侵及其他器官; 合并其他位置肿瘤; 有手术禁忌症。

1.3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 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仰卧体位, 选取中间入路。 对照组采取腹部正中切口, 观察组采取4 孔操作法。 分离血管, 高位结扎中央血管, 从根部切断结肠中动脉右支、 胃结肠静脉干及回肠结肠血管, 解剖肠系膜淋巴组织; 将肠系膜周围的内脏壁筋膜明显分离, 将肿瘤、 血管、 淋巴结周围的内脏筋膜完全切除; 对于半结肠癌, Kocher 入路用胰腺和系膜覆盖内脏筋膜, 腹膜后组织覆盖壁筋膜, 与肠系膜上血管分离; 对于左侧结肠癌,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均覆盖有内脏筋膜, 并将被壁层筋膜覆盖的输尿管和肾周脂肪明显分开, 将肠管、 系膜组织整块切除, 并采取体外吻合器消化道重建。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清扫淋巴结数、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及术后并发症(淋巴瘘、 肺部感染、 不完全性肠梗阻、 下肢静脉血栓) 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相关临床指标

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清扫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 (mL)清扫淋巴结数量 (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d)术后住院时间 (d)观察组 55 119.65±11.73 75.78±9.44 18.94±3.36 3.91±0.72 7.15±0.92对照组 55 123.84±15.36 79.53±13.72 9.35±2.31 5.88±1.19 14.34±1.95 t 1.608 1.670 17.443 10.504 24.731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 低于对照组的23.64%(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肠癌的发生通常受到人口老龄化、 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改变、 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4]。 目前主要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结肠癌, 如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 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 对预后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 患者远期生存状况也不理想。 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 操作简单、 疗效显著, 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延长生存时间, 因而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5]。 近年来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疗效不断被证实, 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根治手术。但具体手术方法仍以开腹为主, 患者仍会受到较大的创伤, 术后并发症也有所增加。 基于此, 在微创理念下, 腹腔镜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能够在保证清晰术野的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 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控制都有更好的效果[6]。 因此, 在腹腔镜下行结肠癌切除术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提升都有显著的作用。

在结肠癌手术中, 对于临床预后的评估通常以清扫淋巴结数量为独立评价因素。 如果清扫淋巴结数量不足, 可能难以得到明确的病理分期。 而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实现对腹腔的全面探查, 使用了具有放大功能的摄像头, 可准确辨别血管, 从血管根部离断, 实现更全面的淋巴结清扫。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4% (P<0.05)。 由此可见,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更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 减少创伤及术中出血, 有效控制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提高手术疗效、 保障手术安全、 改善预后恢复均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结肠癌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 促进术后恢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系膜筋膜结肠癌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