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21-12-15王国良

山西农经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国良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针对“三农”问题进行战略部署,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旨在实现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通过发展经济吸纳人才,改变乡村地区人才结构,为更多专业强、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扎根乡村奠定基础。其二,通过发展经济优化乡村社会环境,增强当地招商引资的能力,减轻财政压力,打造更加健康的经济发展资金链,为乡村振兴目标落地提供条件。其三,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与自然关系更为和谐,既保护好耕地、水源等重要资源,又挖掘乡村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拓宽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基于此,探析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的要点

1.1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核心。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经济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应确保党协调各方及总览全局的地位不动摇,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及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党带领乡村发展的根本追求。为此,党组织人民脱贫攻坚,加大特殊贫困群体及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通过乡村经济发展防止返贫,助推乡村经济不断发展。

1.2 保留乡村特色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千篇一律。不同乡村地区在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套用成熟发展模式容易使乡村经济同质化,既缺乏特色,又丧失竞争力,无法助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要保留特色。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在“江南第一山”上做文章,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行旅游强镇战略,积极建设美丽宜居小镇,吸引国内外诸多游客。当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并涌入到旅游经济发展热潮中,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1.3 科学规划

首先,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只有能振兴乡村并助力乡村达成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才值得推行,要确保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其次,乡村经济发展需顺应产业结构合理、三产融合发展等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推行“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在组建合作社的基础上,用“三产”带动“二产”并促进“一产”发展,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再次,乡村经济建设需树立科学发展观,时刻关注生态保护,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发展经济,要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1]。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原则

2.1 坚持循序渐进

各地乡村在基础建设、当地人才构成、区位条件等方面差异较大,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提出要求。在科学规划的同时,要坚持循序渐进,以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为依托,解构区域性的经济发展目标。将解构结果视为一段时间内乡村经济攀登高峰的阶梯,而非乡村经济发展无法翻越的障碍。在针对性较强发展目标的指引下,聚合资源,实施特色化发展计划,为乡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2 坚持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历史经验证明,城乡隔离发展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当前,城镇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背景下传统乡村转变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城乡融合,为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所需资源高效流通及充分利用疏通渠道。通过城乡经济交流,合理布局,优化生产力配置,多方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3 坚持以农民为主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生活变得更好。这就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主,将农民利益摆在首位。引导农民参与到经济建设活动中,使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对农民“再教育”,帮助其树立经济建设主体意识,引导其在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增强农民的创造性、积极性及主动性,为乡村经济发展聚智聚力[2]。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3.1 改进乡村经济发展理念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需融入先进的发展理念,为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推陈出新创造条件,使乡村在端正态度、意识强化、思想先进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经济活动。电商是深挖乡村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平台。为使更多乡村文创产品、农副产品、旅游产品涌入电商平台,乡村居民需要改进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电商模式,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树立“互联网+”意识,在学习IT 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互联网思维,将当地特色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推广,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开展营销,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分享产品,依托网络拉近乡村地区农副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成交率,从而提高收益。

应推行精细化经济发展理念,关注乡村经济建设细节,用严谨的态度看待乡村经济转型。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求新图变的过程中精打细算,将影响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纳入考量,包括污水排放、占用耕地、乡村人口流失等,确保乡村经济发展考虑更加周全。

值得一提的是,精细化经济发展理念不能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畏首畏尾的借口,态度严谨与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并不冲突。应通过精细化的分析与布局,解决乡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预见并规避乡村经济发展风险,确保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精准、细致、严谨,为提高乡村经济建设有效性奠定基础[3]。

3.2 丰富乡村经济发展方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聚合及利用过程中,实现高效发展经济的目标,需要丰富乡村经济发展方法。例如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较优的乡村地区,因肩负环保责任,如何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成为经济发展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引入大数据技术。搜集乡村生态环境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加工、分析,为生态休闲旅游区开发等生态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在建设选址、生态保护方法等方面给予支持。基于大数据的数字模型还能对比分析乡村经济发展的诸多方案,得出特色化、科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除用科学技术解决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实施难题外,乡村经济还需走品牌建设之路。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产品、自然环境等纳入品牌建设之列,提高乡村地区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在乡村经济发展中渗透品牌理念,助力更多有市场、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乡村产品成为“老字号”,使其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当前乡村经济发展品牌力弱的局面。在丰富乡村品牌基础上,加强竞争,确保乡村经济市场的活力。在竞争中持续优化品牌,继而达到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目的[4]。

3.3 完善乡村经济发展体系

首先,夯实乡村经济发展的政治和法治基石。经济发展需有据可依,以免出现经济秩序混乱的消极现象。为规避上述现象,我国颁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政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为乡村综合管理给予支持。

其次,改善乡村地区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主要是指市场主体准入、经营、退出全程涉及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的总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条件之一。乡村地区应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在法治优先、国际化优先、效率优先、便利优先等原则下发展经济,凸显乡村经济建设优势,吸引更多人才、资金、项目涌入乡村,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目标。

再次,加强乡村经济发展评价。在乡村经济建设中,需引入评价模式。评价模式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两种。前者在乡村经济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案推行的进程中发挥作用,旨在实时关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动态,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纠正偏差,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指导性。后者在乡村经济目标及实施方案落地后起效,旨在分析预期与成果的差距,从中积累经验,抓住不同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关键并凸显优势,一方面为下一阶段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乡村经济差异化发展给予支持[5]。

4 结束语

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经济基石,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依托。为使乡村经济高效发展,需坚持党的领导,保持乡村特色,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循序渐进、融合发展、以农民为主等原则,改进乡村经济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方法,完善发展体系,在助推乡村经济优质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说共享发展
拥抱新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