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恐”的福利

2021-12-13青丝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社恐鲁滨逊理智

青丝

西班牙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妇女为了避免跟人寒暄打交道,假扮成盲人,时隔28年后才被识破。看到这一新闻的瞬间,我自动脑补了许多细节场景:有人以为她看不见,流露出厌恶嫌弃的神情,或以次充好、偷偷把劣质商品卖给她,她只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类似片段肯定会让她有一种人生如戏的深刻感受。

“社恐”这个词流行之前,我一直没意识到自己也有社恐症,反而以为喜欢独处是一种礼物,可以不受社交关系的干扰,让自己处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看清事物的真相。英国约翰摩尔大学文化史教授乔·莫兰在《羞涩的潜在优势》里就认为,有社交尴尬和社交焦虑的人更容易成为业余人类学家,因为这一类人更善于观察。

回想起来,一切又早有征兆。我幼时最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常幻想能像鲁滨逊那样独自在一个荒岛上生活,还与小伙伴互相编故事糊弄对方。我杜撰有人不小心在荒野一脚踏空,掉入地底深处一个巨大的人造堡垒,里面食物饮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不幸的人被迫与世隔绝地度过了一生……多年后我看到很多网络小说也是同样的套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赶了早集的人。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生活的人。19世纪,英国波特兰公爵不想跟任何人接触打交道,包括家里的仆人,为此他在自家城堡下面挖掘了长达15英里的隧道,弯曲回转如同迷宫,绕过一切须与人见面的场合。很多社恐的人,是以独处作为测定自己的精神仍然存在的标尺,就像美国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说的:“生活中最好的事情都是在独处时发生的。”

我的社恐症状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也会为一些尴尬的相处感到焦虑。有一次独自去郊外远足,途中遇到一个半生不熟的人,很热情地要跟我结伴走完全程。我如同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不断假装系鞋带,或停下来喝水,脑子始终在盘算如何才能回绝对方,各走各的路。

不过,社恐尽管有时会让人极为沮丧,但也会给予人们一些好处作为补偿。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认为,社恐患者由于缺乏社会存在感,反而更容易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当中,坚定自己的选择,不易被外界干扰。换句话说,与社交场上的焦点、喜欢被他人注视赞赏的“社牛”相反,社恐的人是身处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会很自然地在这个内在框架里尋求超越,因为人类自我成就的欲望写在基因里。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无不如此。

用萧伯纳的话作总结:理智的人会适应环境,不理智的人则要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由后一种人创造的——这也是至今尚未创造任何成就的我,常用于自我安慰的鸡汤金句。

猜你喜欢

社恐鲁滨逊理智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十四)
自称“社恐”的你,真的“社恐”吗?
在同一语境下定义“二元对立概念”
理智与情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