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认证视域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究

2021-12-13宋丽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考试

宋丽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科技学院,阜阳 236000)

为了应对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挑战,促进人才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机融合,国家在2019年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1+X”认证考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举措,它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创业的本领,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1”与“X”的互融互通,成为各个试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1+X”认证视域下“1”与“X”的衔接,提出了课证融通的概念,通过分析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证融通应对策略,助推“1”与“X”的有机融合[1]。

1 课证融通内涵

近年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了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新变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既有学历又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生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参与进来,因此,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创新,“1+X”认证即是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它能够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课证融通就是在此背景下被再次提出并应用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2]。

在“1+X”认证视域下,课证融通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的知识点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融课入证,融证入课。“课”是指相关专业对应的课程,如高职专业的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职业素养与独立实践课;“证”是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认证考试证书,如“1+X”认证Web前端开发证书等。课证融通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认证考试内容,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与专业人才培养互相融通,实现多证书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3]。

2 “1+X”认证背景下课证融通存在的问题

2.1 对课证融通的理解不深入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进。“1+X”的提出,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挑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和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的同时,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1+X”认证考试。但由于对“1+X”认证考试的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对学生以后职业发展的影响,对课证融通教学改革不够重视,从而阻碍了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发展。在探索专业课程改革的多样性及灵活性要求方面,由于思想固化,缺乏经验,导致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教学与实际的企业需求不匹配,专业发展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导致课证融通的实施效果不理想[4]。

2.2 课程设置与“1+X”认证考试标准相脱节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的课程改革,但是高职的大部分专业仍沿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如计算机专业中Authorware、flash等。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些知识基本上已经被新技术替代,但是很多院校还在继续开设。根据麦克斯韦对毕业生的调查,学生认为学完这些课程以后在实际的工作中用不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受到质疑,学校课程的开设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不能贯穿于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教学中,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后流于形式,学生毕业以后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1+X”认证考试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标准相对接,但是由于学校认识不够、师资力量跟不上等原因,导致课程设置不能与“1+X”认证考试相契合[5]。

2.3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要求不匹配

“1+X”证书是从事行业工作的敲门砖,它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精准的对接,参加“1+X”认证考试是学生提高自我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也会不断变化,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行业标准的指导,企业不能实质性地参与进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不能精准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致使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岗位,还需要重新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于社会而言,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对学校的专业教育产生了质疑,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6]。

2.4 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国家推行职业教育改革,在“1+X”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背景下,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将更加注重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学校在实践条件、教师队伍、课程资源等方面比较薄弱,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首先在师资力量方面:近几年入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学识丰富,但是专业实践技能还比较薄弱,学院迫于资金和教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做到将教师送到企业接受专业的技能训练。同时由于高校对教师缺乏发展的激励措施,有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愿进一步学习,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在课程资源方面:网络学习环境下,线上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单靠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作为现下教学的补充,而由于教师缺乏对所属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以及对“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标准的深入理解,在线上的课程资源建设中也较偏向于理论知识,知识更新跟不上社会的需求,线上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3 课证融通改革应对策略

3.1 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改革意识

实施课证融通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1+X”认证视域下,高职教育应该将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把握课证融通的内涵,认真分析专业课程在课证融通改革中的地位,摒弃现有教学中已经淘汰的知识,将“1+X”认证考试的标准融入到现有教学中, 融证入课。其次要转变教学理念。实施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教师需要改变角色,在“1+X”认证背景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模式要求教师要从主导转变成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前沿知识,跟上知识技术更新的步伐。最后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由于年龄、社会经历等原因思想尚未成熟,职业意识淡薄,对“1+X”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不重视,作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并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认识到“1+X”认证职业技能考试的重要意义,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以后职业发展的决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并重视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树立职业信心[7]。

3.2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课证融通改革方向

课证融通不应该是封闭的学校教育,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趋势的推动下,要想实现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如何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然趋势,这些途径都是课证融通改革实施的有力武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开始将课程与企业合作,逐步脱离常规学科的限制,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校企合作项目,建立企业导师制,积极探索课证融通改革的途径。例如采用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不仅能为学校的发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实践意义的指导,同时也为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提供了人力支持,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3 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课证融通改革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安排相关专业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实施依据。但是由于学校的制度限制,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是几年修改一次,对于一些更新比较快的专业,可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作为学校方面,要灵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置换,对于一些陈旧的课程及时做出调整。对“1+X”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以“1+X”认证考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的等级认证标准相融合,凸显能力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融通,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8]。

3.4 创新教师队伍,引领课证融通职业教育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课证融通的保障,在”1+X“认证视域下,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兼具理论和技能的教师队伍对实施课证融通改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更多的教师融入到“1+X”认证的教学团队中来,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领域发展缓慢时,选派教师到企业交流学习,企业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并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也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定期引导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这样学生毕业以后所具备的能力可以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岗位,学校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可以拓宽师资引进渠道,高薪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弥补学校师资队伍的缺陷[9]。

3.5 更新教学资源,建立适合课证融通改革的课程资源

在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基础上保持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及时引进行业领域的新要求,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制定“1+X” 证书课程体系,创新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1+X”认证考试标准与专业课程建设相融合的途径,积极拓展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上,按照现有课程与认证课程间的相关性,采用课程置换或者新增课程加强课程间的融通。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模块设计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及时丰富资源内容。近年来,线上教学资源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途径,线上教学资源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建立基础模块资源和进阶模块资源。线上资源要及时更新,同时建立讨论交流区,让师生在线上也可以互动交流,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资源保障,力求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10]。

3.6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课证融通改革目标

目前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在“1+X”认证视域下,采用全方位的评价考核方式,重点考核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和实践水平等能力。转变传统考核理念,将期末终结性考核过渡为过程性考核评价和成果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线上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考核内容和方式,拓展教学改革的层面,将学生获得“1+X”证书纳入考核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以实现课证融通的改革目标。

4 结 语

课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以“1+X”证书认定为契机,实施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促进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考试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什么是绥芬河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