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2021-12-13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思政教学方式

郑 磊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高校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时,以课堂为媒介,传播思想政治理论,使思想教育理论贯穿于每个学生培养之中,最后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智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当前培养高校会计人才的标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时刻抓住教学改革的根本,将课堂教学作为传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

一、课程思政背景概论

课程思政之含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在课堂哪个时间段,还是哪类学科、哪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最后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的概念最先形成于2004年,是中央提出的帮助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课程,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教育来源。这项工作内容最先由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实践考察,考察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05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最先进行“试水”。首先发布了两个重要纲要,被称为“两纲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一个教学阶段,都应把德育基础与核心融进每一门课程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育人功能,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来确定相对应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对课程思政教育方式进行总结完善,得出了提升德育实效性就需要将政治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心进行各高校学科学习。

第二个阶段出现在2010年,国家主张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学习。以“两纲教育”为基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针对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把握住课程的衔接过程与实施过程,循序渐进达到合理要求。还需要加强教学课堂、第二课堂以及互联网课堂之间互动,充分利用教学课堂这一主媒介传播,更好地加强第二课堂“智育”与“德育”融合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互联网课堂教育内容。这三个课堂相辅相成,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且不可分割。

第三阶段出现在2014年,随着德育在教育改革体制中不断发展,教学课堂也由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使“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在2014年正式发布。“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保持教育发展,在授课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加强政府对教育重视,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得到政府保护;三是使教育资源能够进行共享、查漏补缺、相互融合,使教育资源能够公平使用,使教育学习与社会发展实现相互结合。无论达到哪一个目的,都可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使德育能全面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目中。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建设主要分为两个不同方向:财务会计教学建设和管理会计教学建设。而我国各高校在教学时主要侧重点都在财务会计教学建设方向上,通常容易忽视管理会计教学建设教学。当高校教学侧重点分布出现偏差时,教师对于这方面知识就不会过多重视,学生自身在管理会计教学建设学习上就略加薄弱。除去学生,有些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原因,导致没有办法使课程思政运用到本专业知识教学上去。在经济社会快速冲击下,没有办法做到在教学内容中穿插思想政治学习,从而不利于对会计人才全面培养。

(二)日常教学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发展节奏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学方式方法应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及时作出调整。现在高校教学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并不是单方面的。首先在教学方式上慢半拍难以跟上节奏。现代教学理念是由学生主导,教师起辅助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大学阶段本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到课堂内容中来。反观当前高校教学模式,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其次是各高校的考核能力欠缺。受中式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成果多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真正能学到并且应用到社会中去的知识很少。而我国高校的考核方式都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中用功较少,等到期末考试时才临阵磨枪一样去背概念记公式。这样只能让学生片面地学习,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三)教学方向单一

将课程思政融入传统的专业课程里,对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来说,也是一种推动力。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方向单一,导致教学内容多为财务会计专业课程,而在其他领域没有过多拓展和接触,致使课程思政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方向单一的问题。面对当下教学背景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存在这方面的弊端,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全面地让课程思政渗透到所学的专业知识领域。在高校教学系统上,由于学生人数庞大,学校教学思想难以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学习不到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自身思政教育的学习,也不利于教育制度改革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坚守素质教育,创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而现实中还需要会计人才有过人的素质能力。为此,各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要多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施校企合作,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会计人才深度培养提供方向。

(二)加强与市场联系,优化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需要符合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也应注重社会发展的动向。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导致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高校可以为会计专业人才提供实习单位,使其有一个可以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的场所,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平台,开拓眼界,在实践过程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并能在校园之外学习到不同的知识。

(三)创新课堂教学,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要求

高校在课程学习方面,不要只局限于专业知识与公共课知识的培养,可以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同时,还应为教学设计不同方式的专业科目,以应对当前学生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学习与安排不重复,以高效率方式促进学生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多方面拓展学习,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利用课余发展成长自己。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平台”与“模块”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与教育思想这两个不同方面双向发展,在现有教学水平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会计专业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教育与实践的学习方式。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有很大帮助。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学校可以邀请会计专业的专家为学生开办讲座,通过制定培训计划,让专家和学者能参与到课程讲授过程之中。高校还可以邀请公司财务人员参与学生培训课堂,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自身工作经历,让学生提前熟悉日常会计办公的方式与环境,增强学生对日后就业的憧憬。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和发展研究,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才转型的需要,达到当前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真正做到真实有效、科学持续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恰到好处。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步入社会,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课程思政背景下,对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当下教学制度改革的目标,会计专业培养出“立德树人”的创新型人才,将会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思政教学方式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思政课“需求侧”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