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构建

2021-12-09杨爱兰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体验式教学物理

杨爱兰

摘  要:在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课程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经常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本文在对体验式教学及其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中应用的意义与策略进行了浅析,以期助力初中物理有效课堂顺利构建。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物理;有效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课堂构建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丰富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中应用的意義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教学方式,核心是“体验”,即教学要注重时刻围绕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来进行,包括教学氛围创设、教学节奏调控、教学方式确定等等,这些都需要保证有效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指导他们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等活动,以此提高他们自身的整体学习效果。由于初中生在升入初中阶段后首次接触物理课程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本身具有比较突出的抽象性、繁杂性等特性,所以他们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授课阶段如果继续按照知识灌输或讲授的思路开展教学,忽视了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主体学习能动性发挥以及知识体验性学习,那么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兴趣与效果。此时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实践中如果可以创新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那么可以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来指导学生主动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及应用过程,以此可以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所学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可以助力初中物理有效课堂顺利构建。

二、体验式教学及其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中应用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情感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期间开展有效思考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及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及应用。而如果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氛围比较压抑,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那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此时自然无法使他们更加高效地体验相关的物理知识的形成及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及应用过程,提高他们整体学习效果,就必须要注意创设一个适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或者探究物理问题的良好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为体验式教学模式顺利融入物理课堂夯实基础。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老师要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引导和鼓励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这样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利用问题导入的教学方法来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关于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课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掌握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方法。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事实上学生对分贝概念没有清楚地理解,只停留在对教材例子的掌握。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当中,学生获得自主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噪音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导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学生观看后就会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从而亲身体会到噪声给人带来的不舒服感,同时教师可以将图片或者视频内容与分贝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多少分贝的声音让人感到难受,掌握分贝与噪声的关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注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

由于物理课程有很多实践性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清楚地知道相关物理现象和结论,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物理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重视教学实践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对物理知识内容以及生活中相关经验进行全面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因此,在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期间,也可以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选择一些生活化的实例,或者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人、事或物等内容,保证可以借助这些生活化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来创设一个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良好教学情境,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入体验和有效思考,尤其是要注意借助生活化素材的融入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及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这样也可以更好提高整体物理知识学习效果。

例如,在“压强”一节内容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等相关知识了解不清楚,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其学习兴趣比较低。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教师以钉钉子的实验来解释该现象,但是教学效果不佳。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带领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例如可以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去松软的沙地,让学生感受单只脚的时候以及两只脚走的时候痕迹对比,并将实践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如,在“摩擦力”部分物理知识教学中,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辅助学生体验摩擦力,如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自行车轴承进行润滑处理?”“在大雪天气,为什么有的汽车轮胎上面要缠绕一圈铁链?”等等,借助这些生活化实例设计,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作用与用途。

(三) 注重实验体验,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养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物理实验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实践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理论内容以及相关现象、概念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注重物理实验的展开,认为其作用不大,即使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也只是按照教材完成实验步骤,这种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而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可以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来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注意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及要求,灵活地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物理实验,指导他们可以一边体验物理探究性实验操作过程,一边高效地理解及掌握其中包含的重要物理实验知识。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要掌握焦距、相距以及物距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验操作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目标,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等相关实验材料,按照预定的实验操作流程及步骤等动手开展实验操作,在他们在光具座上面安置蜡烛、光屏以及凸透镜,并且对它们的重心高度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完成像距、物距的整个调整过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指导学生体验物理实验期间,要注意安排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实验原理,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增进师生之间感情的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丰富实践活动,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除了上述体验式教学策略外,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要本着“理论+实践”的原则,在指导学生多角度、分层次、深入地体验物理理论知识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抓住物理实践教学,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到物理方面的实践活动中,以此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需要结合体验式教学需求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体验性实践活动设计中,除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外,还要尽量贴近學生生活实际,增加实践活动设计的趣味性。

例如,在“电路”方面知识学习完毕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以这些实践活动辅助初中生更加高效地体验相关物理知识的运用,并且在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效果。比如,可以为他们设计“调查小区路灯工作原理”“了解学校楼道和教室等不同场所灯具类别及开启方式”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对相关实践活动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可以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开展方案,如在学生认真分析小区中路灯工作原理,或者在调查各种灯具的电路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形成深刻认知。通过这些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切实体验电路方面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及其中涉及到的物理机理与原理等知识,最终可以起到有效提高体验式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作用,尤其是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是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的一个有效教学法,但是目前在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梦.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2] 王忠模,谢春香.体验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 物理教学参考,2018,(16).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体验式教学物理
留言板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