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标准化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9石江甜杨惠婷张倩勉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控制点兽药生猪

石江甜,杨惠婷,张倩勉

(南宁学院机电与质量技术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201)

生猪在我国畜牧养殖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疾病的预防和监控的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加强养殖环节的监管,对提高生猪养殖出栏率及猪肉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在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方面,从猪苗、养殖环节的选择到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均有研究。如张冬[1]对生猪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运营进行了探究;包博权[2]研究标准化在猪场环境、药物使用、饲料使用及猪场防疫方面的应用;刘超[3]对小规模生猪养殖标准化管理对策进行分析;韦必群[4]对生猪疫病防控进行研究;李乐[5]对生猪养殖中兽药的使用进行相关探究。在国外的生猪养殖生产中,不仅有品质管理运行制度,并且采用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科技养殖模式,如Canario等[6]对改善生猪饲养模式中的动物性能以及福利进行研究。文章通过HACCP体系中的危害分析原理,根据生猪养殖过程的流程分析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危害,通过关键控制点原理确定关键控制点,以建立标准综合体的方式体现综合标准化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并计算标准化经济效益及标准回收期。

1 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见图1)

由图1可知,2015~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基本趋于稳定水平;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猪肉产量为4 255.00万t,比2018年减少约21%。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扩大,如何预防疫病仍是生猪养殖的难题。

1.1 生猪养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1 HACCP体系相关理论

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7]对HACCP体系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即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本文主要采用HACCP七大原理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提出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危害,以便对生猪养殖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1.2 生猪养殖流程(见图2)

由图2可知,生猪的养殖包括从地址的选择到猪出栏运送屠宰场的整个过程。

1.1.3 危害分析

(1)养殖场址的选择。猪舍周围的环境对生猪养殖产生重要影响。严重的噪声使猪经常受到刺激、干扰,影响猪健康成长。养殖场周围的老鼠、苍蝇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等携带的病原体,对猪场养殖也存在一定的威胁。(2)猪舍消毒和清扫。对猪圈的消毒和清洁过程中,不规范使用或使用违禁的消毒清洗剂可能会影响猪群的免疫系统、繁殖系统和消化系统。(3)猪苗选用和验收。幼苗的来源不同、质量参差不齐,母本体内的病原体、抗生素等情况均会影响猪苗的质量。(4)生猪饲喂及疾病预防。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的数据,2014~2021年生猪肉全国抽检不合格情况见图3。

由图3可知,在不合格项目中,由兽药残留项目引起的不合格占98.57%。生猪养殖过程中,使用兽药可促进增产、增效,但同时带来兽药残留。不规范的养殖中,兽药残留现象严重,对猪肉安全造成较大隐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使用兽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促进生长、预防治病、增加猪肉的色泽等。兽药的使用可能会贯穿整个养殖过程。

为提高喂养饲料的转化率和预防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疾病问题而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存放不当会导致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疾病预防所使用的疫苗、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类药物等使用不当也有可能造成猪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

生猪出栏运输及屠宰过程中,运输的环境和运输工具的清洁度、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不规范的检验检疫等均有可能带来二次污染。屠宰方式以及屠宰过程的不当也可能导致屠宰过程中产生影响猪肉质量的因素或金属屑片的残留。

1.1.4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结合SSOP以及GMP,通过关键控制点(CCP)决策树的方法(见图4),判断出关键危害并确定关键控制点(见表1)。

表1 生猪养殖过程关键控制点Tab.1 Key control points of pig breeding process

2 综合标准化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2.1 理论基础

2.1.1 标准化及综合标准化

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8]对标准化的定义为: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GB/T 12366—2009《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9]对综合标准化的定义为: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通过建立综合标准体实现综合标准化。标准综合体将标准化对象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标准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实用性强 的科学有机整体。

2.1.2 综合标准化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2.1.2.1 生猪养殖综合标准化目标分解及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为更好地控制生猪养殖的过程,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证猪肉质量安全的供应。生猪养殖的对象为综合标准化,总体目标为生产安全的猪肉;分目标分解为环境、猪苗选用、饲喂及疫病预防、出栏运输及屠宰。分目标的关键要素及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见表2。

表2 生猪养殖综合标准化目标分解及质量安全控制要求Tab.2 Objective decomposition and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of pig breeding

2.1.2.2 生猪养殖过程综合标准体系

根据表2生猪养殖综合标准化目标分解及质量安全控制要求以及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明确生猪养殖标准综合体制目标,并对目前生猪养殖过程的现有标准进行补充,以此建立生猪养殖过程综合标准体系(见表3)。

表3 生猪养殖过程综合标准体系Tab.3 Comprehensive standard system for pig breeding process

层级性是标准系统的特点之一。根据表2中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可知表3标准体系中的主要标准为QC002-1、QC003-2、QC003-3及QC004-1。QC002-1标准中,应严格把关猪苗母体的健康情况、质量及预防猪苗疾病的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QC003-2标准中,应严格控制原辅料的储存要求,避免原辅料长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对饲养对象造成健康威胁;QC003-3标准中,根据兽药残留量的要求,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种类以及使用量进行严格的规定;QC004-1标准中,对出栏要求、检验检疫要求、屠宰方式、二次污染的控制、卫生等均有严格的规定。

3 生猪标准化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3.1 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见表4)

表4 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Tab.4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standardized pig breeding单位:万元

标准化投资成本包括猪圈建设成本、人员成本、标准文本起草成本、设备成本。按照生猪养殖一般的出栏时间,养殖企业每年有3批出栏,每批出栏量为1 000头,平均每头按100 kg进行模拟计算。成本预算如下:标准化猪圈建设使用铁栏式定位猪栏,每个猪圈需要的成本约2 300元;按每个猪圈养10头猪,合理配备饲喂人员、标准化文件起草以及设备的投入。由表4可知,标准化预计投资大约需要39.5万元。

3.2 生猪标准化养殖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期(见表5)

表5 生猪标准化养殖前后支出情况Tab.5 Expenditure before and after standardized pig breeding

由表5可知,根据实地调研,生猪养殖标准化前每头生猪的饲养天数为128 d,标准化后每头生猪的饲养天数为115 d;标准化养殖前平均存活率为90%,标准化后生猪养殖存活率为93.5%。按照2021年前4个月出场平均猪价24元/kg计算,生猪标准化养殖后每年减少生猪病死率带来的收益为2.18万元。标准化养殖前1 000头养殖规模大约需要工作人员6人,每个工人每月(30 d算)的工资平均为6 000元。标准化前每天每头猪的人工费为1.2元;标准化养殖后,由于部分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每1 000头养殖规模大约需要工作人员4人,即标准化后每天每头猪的人工费为0.8元/d。

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前后的用水量以及人工成本为参考,计算标准化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期。

人工费的年节约:

式中:Q1为标准化后的年产量(头);eg0、eg1为标准化前、后的饲养天数(d);Fg0、Fg1为标准化前、后的人工费(元/d)。

根据人工费节约公式,生猪标准化养殖后,每年人工费节约的成本和每年用水量节约的成本(水费按2021年工商业用水费4.18元/m3计算)分别为:

1 000×3×(128×1.2-0.8×115)=18.48万元

1 000×3×(3.200×4.18-2.875×4.18)=0.407 55万元因此,标准化养殖后,年节约额至少为:

2.18+18.48+0.407 55=40.687 55万元

假如标准有效期为5年,计算标准化总经济效益(X∑)、年经济效益(Xn)以及标准化投资回收期(TK)[10]。

式中:t为标准有效期(年);Ji为某一年的标准化年节约额(万元/年);K为预计的标准化投资(万元)为标准有效期t年内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

式中:J为标准有效期内预计的标准化年节约额(万元);a为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为1年的费用系数,即a=1/t,如标准化有效期为5年,每年均摊的费用为投资的1/5,即0.2。

结果分别为:总经济效益=40.687 55×5-39.5=163.937 75万 元;年 经 济 效 益=40.687 55-(39.5/5)=32.787 55万元;标准化投资回收期为=39.5/40.687 55≈

0.97年。4结论

通过对综合标准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生猪养殖的生长环境、猪苗选用、饲喂、疫病预防、出栏运输及屠宰等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确立关键标准,并建立标准综合体。从生猪标准化养殖前后生猪饲养天数、生猪存活率这两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投资的成本费用对生猪养殖标准化改进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证明标准化在生猪养殖中实施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控制点兽药生猪
金林生物以96分高分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
顾及控制点空间分布的坐标转换模型研究
全站仪专项功能应用小技巧
GNSS RTK高程拟合控制点选取工具设计与实现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兽药GSP目录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