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平养白羽肉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1-12-09李延山刘再胜李东全董延江韩业东张岩彬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受精率孵化率周龄

李延山,刘再胜,李东全,董延江,韩业东,吴 倩,张岩彬,张 波

(1.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3;2.沈阳波音饲料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3)

肉种公鸡在肉种鸡养殖生产中占比较小,但直接影响该厂的生产效益。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对公鸡关注较少,甚至没有单独的公鸡饲料。而且肉种母鸡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公鸡差别较大,严重影响公鸡的繁殖性能,进而影响公鸡的生产成绩[1]。影响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营养水平、环境因素、管理水平、限饲等[2-3]。其中,营养因素包括日粮能量水平、粗蛋白质高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肉种公鸡日粮的粗蛋白水平影响精液品质、胸肌发育情况等[5-6]。但是,有关其粗蛋白质需要量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结果差异大。种公鸡所需能量水平一般在10.88~11.72 MJ/kg,故试验中各组能量均设置为11.51 MJ/kg,探寻不同粗蛋白水平对肉种公鸡体况情况(体重、胸肌发育、羽毛、腿和脚趾评分)与繁殖性能(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的影响,探寻肉种公鸡最适的粗蛋白添加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分组

试验在辽宁永鸿牧业有限公司进行,选用同批出雏、体重相近的24周龄罗斯308种公鸡6 000只,将其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采用高低高平养方式。整个试验期间,有专人负责试验鸡群的饲养管理,常规免疫消毒,实行每日限饲,具体料量依据饲养手册给予,自由饮水。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4种不同粗蛋白水平的日粮,其中Ⅰ组粗蛋白含量为11.52%,Ⅱ组粗蛋白含量为12.07%,Ⅲ组粗蛋白含量为12.51%,Ⅳ组粗蛋白含量为12.98%,能量和营养水平各组间基本保持一致。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15 w。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公鸡体况检测

体重:对32周龄种公鸡进行空腹称重,每个小栏选择5个点进行取样,栏内称取数量不能小于该栏总数量的10%,同时对所选种鸡进行标记,在40周龄时进行第2次称重。

胸肌发育评分:在称重同时对所选公鸡进行胸肌发育评分,手沿着胸肌长度(龙骨表面)触摸其形状并给予评分,计算体况指数。其中胸肌呈V形记1分,窄U形记

2 分,宽U型记3分。

羽毛评分:在称重同时对所选公鸡进行羽毛评分,计算羽毛覆盖指数。其中公鸡羽毛覆盖良好记1分,公鸡出现局部掉羽现象(主要指肩部、大腿部、胸部、尾部)记2分。

腿及脚趾评分:在称重同时对所选公鸡进行腿部健康评分,计算腿部健康指数。其中腿部、脚趾弯曲,脚垫磨损开裂,有细菌感染的记1分,腿部、脚趾弯曲或脚垫磨损开裂有细菌感染的记2分,腿部挺直、脚趾无弯曲,足底干净、无物理损伤记3分。因质量性状评估存在个人差异,故以上体况评分全程需1人完成。

1.3.2 孵化指标

收集32周龄和40周龄时的种蛋进行孵化,在第10 d检出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经21 d孵化,出雏。检出死胚蛋和弱雏,计算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

计算公式如下: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公鸡体况的影响(见表2~表5)

由表2~表5可知,不同粗蛋白水平对肉种公鸡体重、胸肌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对腿和脚趾评分、羽毛覆盖无显著影响(P>0.05)。32周龄和40周龄公鸡体重Ⅳ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2周龄体重最大组(Ⅳ组)比最小组(Ⅰ组)高105 g,40周龄体重最大组(Ⅳ组)比最小组(Ⅱ组)高162 g。Ⅳ组32周龄和40周龄公鸡胸肌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胸肌大小与粗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表2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公鸡体重的影响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the body weight of roosters 单位:g

表3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公鸡胸肌发育的影响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development of rooster's breast muscle

表4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公鸡羽毛覆盖的影响Tab.4 Effect of different cude protein levels on rooster feather coverage

表5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公鸡腿及脚趾的影响Tab.5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feet and toes

2.2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孵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2.2.1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受精率的影响(见表6)

由表6可知,Ⅳ组32周和40周龄公鸡受精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32周最低组(Ⅳ组)受精率比最高组(Ⅱ组)低1.9%,40周龄最低组(Ⅳ组)受精率比最高组(Ⅱ组)低2%。40周龄受精率整体低于32周龄公鸡受精率。

表6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受精率的影响Tab.6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fertilization rate单位:%

2.2.2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孵化率的影响(见表7)

由表7可知,32周龄Ⅳ组公鸡孵化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间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40周龄公鸡孵化率均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P<0.05),Ⅱ组公鸡孵化率显著大于Ⅰ组、Ⅲ组、Ⅳ组(P<0.05),Ⅰ组、Ⅲ组间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2周最低组(Ⅳ组)孵化率比最高组(Ⅱ组)低2.2%,40周龄最低组(Ⅳ组)孵化率比最高组(Ⅱ组)低2.9%。40周龄公鸡孵化率整体高于32周龄公鸡孵化率。

表7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孵化率的影响Tab.7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hatching rate单位:%

2.2.3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健雏率的影响(见表8)

表8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健雏率的影响Tab.8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potein levels of health rate单位:%

由表8可知,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各组间健雏率无显著影响(P>0.05)。32周龄Ⅱ组健雏率最大,比最小组(Ⅳ组)小0.9%(P>0.05),40周龄Ⅱ组健雏率最大,比最小组(Ⅳ组)小1.0%(P>0.05)。32周龄公鸡健雏率略高于40周龄。

3 讨论

3.1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白羽肉种公鸡体况的影响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白羽肉种公鸡32周龄体重推荐标准是4 210 g,40周龄体重是4 420 g。从试验结果来看,32周龄时11.52%、12.07%和12.51%粗蛋白水平饲养的公鸡与标准体重差异较小,12.98%粗蛋白水平体重高于标准98 g;40周龄11.52%、12.07%和12.51%粗蛋白水平饲养的公鸡与标准体重接近,12.98%粗蛋白水平体重高于标准217 g,公鸡生长至40周龄时将32周龄时的体重差异进一步拉大。受粗蛋白水平的影响,体重增长的直接表现是公鸡胸肌更宽大,但过大的胸肌会对配种造成障碍。同时,除体重和胸肌发育有一定差异外,其他性状评估差异均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公鸡周龄较小,一些不利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还未明显表现出来;但随着周龄的增加(周龄大于40周),不利因素的影响将日益显著,日粮的影响会有突出表现。

本试验中,11.5%和12.51%含量的粗蛋白,可使种公鸡保持相对标准的体态。有研究指出,粗蛋白水平在11%~12%时,肉种公鸡可保持较好的体况,提高使用年限[7-8]。刘素洁等[9]研究粗蛋白水平对种公鸡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粗蛋白水平对繁殖力无影响,但可提高公鸡的使用寿命。

3.2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白羽肉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表现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肉种公鸡繁殖性能受体况和营养因素影响较大[10]。陈合强等[11]研究现代肉种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营养建议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肉种公鸡更适合不超过12%的低蛋白日粮,可防止胸肌过大和过度发育[12]。粗蛋白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精液质量变差等繁殖问题,粗蛋白维持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精子质量[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比较适宜的粗蛋白水平为11.52%~12.51%,12.98%粗蛋白水平影响繁殖性能。孙丹彤等[7]指出,肉种公鸡饲粮中粗蛋白水平保持在11%~12%可提高繁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张玲等[5]研究表明,14%粗蛋白水平不会改变肉种公鸡的精子质量,但降低粗蛋白水平并不会影响其睾丸发育,可更有利于种公鸡繁殖性能最大限度发挥。

4 结论

对于平养肉种公鸡不仅要关注其繁殖性能,还应关注其体况发育状况。体重、胸肌过大时影响公鸡交配能力,羽毛、腿等评分能够反映公鸡的使用年限等问题。综合受精率、体况发育等方面评价,在日粮代谢能为11.51 MJ/kg时,建议平养肉种公鸡的粗蛋白水平为12.0%~12.5%。代谢能水平有改变时,应依据代谢能水平的变化调整粗蛋白质的水平,保证合理的能蛋比。

猜你喜欢

受精率孵化率周龄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褐壳蛋鸡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