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完善中职学校德育评价的探讨

2021-12-08蒋明莫明月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职学校

蒋明 莫明月

【摘 要】本文阐述“三全育人”和德育评价的内涵,分析完善德育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完善中职学校德育评价的措施:摒弃功利化和简单化的德育评价方法,强调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坚持动态变化的原则,基于学生的差异进行德育评价;坚持德育评价的整体联系性,贯穿学校教育的各方面,促成社会各方的协同合作;落实德育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全面制订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关键词】三全育人 中职学校 德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04-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学生思想意识更加开放,个性特点愈发鲜明,价值追求趋向多元化。因此,不断推进和完善新时代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持续地阐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在2014年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标杆和规范。但是在实际中发现,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以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评价是教育工作的标杆,缺少评价体系,德育体系建设也很难达到既定目标,只有引入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德育工作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德育评价的本质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它以德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实施效果为评价对象。完善中职学校德育评价,有助于发现德育工作运转的局限性,及时改进德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建立多元化的中职德育评价,更有利于多维度、科学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检验获得奖励、接受认可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本文基于“三全育人”视域探索中职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一、“三全育人”和德育评价的内涵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三全育人”具体内涵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全员育人的重点是参与主体,强调每个人都是“三全育人”的主体;全过程育人界定的是时间,强调“三全育人”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全方位育人的着眼点为空间,强调“三全育人”的全面性和育人对象的全面发展。

1.全员育人

研究学界对全员育人内涵的阐述可知,全员育人需要强调其对象——“人”,在“人”之前界定的参与主体范围为“全员”,即育人主体由人们先入为主认为的“个体”人,变为“全员”人,育人范围拓宽,从学生、教师到社会,强调德育工作覆盖全体学生。教师是社会长期所认同的育人主体,但是对育人对象即学生来说,产生育人影响的不仅有教师,还有他们所接触的家庭、社会团体。整个社会关系中涉及的人,都对学子们品德、思想的塑造有著巨大的影响,因此不但教师要具备育人意识、承担育人责任,家庭和社会中人人都要提高自身的育人认识,担当育人责任,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因此,全员育人要致力于提高全员的育人意识,强调全员应承担的育人责任。

2.全过程育人

一般情况下,学者们都认为全过程育人界定的是时间,强调育人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即德育工作不仅要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还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强调德育工作动态变化,与时俱进,把握形势,创新德育方法。

3.全方位育人

对全方位育人的认知,学者们认为其着眼点在于空间,强调“三全育人”的全面性和育人对象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坚守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点,发挥一切优势,协同各个育人主体,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德育评价的内涵

梳理研究相关学者的观点发现,对德育评价的内涵界定,他们一致认为德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它直接针对的是德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实施效果,并且是对德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而不是简单地将德育评价量化。

明确德育评价的内涵,要厘清“评估”“测量”“量表”等词语的内涵,防止混用德育评价的相关概念。可以认为,中职学校德育评价是根据社会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并最终通过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评价并不是将所有的标准量化或者进行客观性评价,德育评价不等于品德评价,错误地将品德评价与德育评价看成一个事物的两种说法,忽略了这两个概念本质上的区别,容易导致对德育效果最终目标评价和德育过程评价的错误判断。由于思想政治的主观性,德育评价需要加入非客观性评价标准,而对中职学生来说,在成绩上的量化往往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因此应纳入多维度评价和非客观评价标准,以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向善崇德的习惯。

二、完善德育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论界对德育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如将德育评价作为功利性的选拔、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评价简单量化,这会导致德育工作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学生内心。那么,德育评价的具体功能又是什么呢?通过评价得到了什么成效呢?首先,德育评价作为德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反馈德育工作的成效;其次,它还具备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和研究功能,更有学者延展性地提出德育评价的七大功能,即定向功能、促进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和交流功能。由此可知,德育评价功能是被学术界一致认可的,它能够切实地提高德育的实际效率。

第一,完善德育评价符合我国德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德育评价能更好地检验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从客观、科学的数据出发评判德育活动方向和目标的正确性。尤其是当前我国德育工作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更有必要完善德育评价对德育活动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弥补缺陷、改进不足。

第二,科学的德育评价能够充实德育理论体系的内容。完善德育评价后,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当根据德育评价所反馈的结果反思修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最后帮助德育实践活动取得理论研究成果。

由此可见,完善德育评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科学的德育评价能够完善德育理论体系,推动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完善中职学校德育评价的措施

(一)摒弃功利化和简单化的德育评价方法,强调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评优评先、考核和相关的资格审查中十分重视德育评价,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常常采用打分的形式得出总体分数,最后评定等级。这样的做法极易导致德育评价的功利化,继而导致德育过程的功利性,德育工作浮于表面、成效不高。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要尽可能淡化德育评价的评优评先、考核和资格审查功能,回归德育评价的本质性目的,摒弃功利化和简单化的德育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德育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激励功能。“成功”的体验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发向善的有效因素,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把握时机,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出阶段性的肯定评价,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获得感,在持续评价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和行为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坚持动态变化的原则,基于学生的差异进行德育评价

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德育都是极为重视的,也出台了许多指导性文件为德育树立规范和标杆,因此,德育评价的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国家提出的德育目标及变化需要学校及时解读并运用于德育评价中,根据国家政策动态完善德育评价的维度和标准。同时,由于学生在身心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固有德育评价体系去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评价,很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科学,导致错误地反馈德育效果,从而使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素质等方面产生错误判断,更有甚者会让学生过分高估自己或者妄自菲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评价必须坚持动态变化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

坚持动态变化的原则进行德育评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德育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行为习惯、情感认知、理想信念,带着问题意识形成针对性措施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地把握时政动态,了解学生哪些德育目标已经达成、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短板、需要改进到何种程度等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发现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德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出发,有意识地改进德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端正态度、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

德育评价不应该无差别对待学生,而应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德育目标对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德育评价维度和标准。德育评价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指导和标准,全面评价、尊重评价对象,体现德育评价的科学螺旋上升性。

(三)坚持德育评价的整体联系性,贯穿学校教育的各方面,促成社会各方的协同合作

德育评价虽然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德育评价功能的特殊性,要求其体现整体联系性。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要强调德育课程一体化、校园文化润泽化、学校管理人性化。由此可见,德育并不是一项独立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它需要贯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落实在德育的全过程。在确定德育评价维度时,应该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发挥德育评价的促进功能和反馈功能。

同时,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合作,德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协调合作。国家行政机关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策指导意见的导向性作用下,德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刀阔斧地推进。学校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关键所在,要在学校中开展德育工作,教师的认识和行为十分重要。因此,德育评价的整体联系性不仅仅体现在评价维度上,还体现在德育阵地上。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5页)

(四)落实德育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全面制定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评价还是以班主任为主体,评价的维度多为教师这一单一维度,并且此类评价多为一学期1~2次,缺少过程性评价。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此类单一维度且评价时间跨度长的评价体系并不利于在德育过程中及时反馈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单一的教育评价方法极其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或者片面性,无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因此,在制订德育评价内容时,应既注重整体要求又保障个性需求,以中职学生的精神发展为重点,注重人文素养方面的评价,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含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班集体评价、全员德育评价等多维度,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数据平台,及时记录学生相关德育材料,以利于及时反馈,使学生体会到被认可的喜悦,引导学生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中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学生容易生成许多德育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制订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时不仅要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样除了能够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展现学生的个性,也促使以后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德育评价的完善是中职学校德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把握德育评价的各类功能,将思想道德价值观融入德育评价中,将德育评价贯穿德育全过程,与时俱進,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34.

[3]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70.

[4]刘济良,张涛.浅谈德育评价的功能[J].河南教育,1995(12).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中职学校‘六化三全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20B2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 明(1969— ),汉族,广西荔浦人,法学学士,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讲师,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德育、职业教育;莫明月(1998— ),汉族,广西融安人,旅游管理学士,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中职学校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