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法

2021-12-08王美华

文理导航 2021年3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王美华

【摘 要】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全面把握生物学科的知识所蕴含的深刻要义。因此,如何把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目标与路径,指导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应用、注重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直接反映学生学科能力、思考习惯、思辨意识、社会价值观以及学科知识储备的重要措施,在生物教育中融入全面、细致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思路,指导学生从个人认知的角度明白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关系,有利于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积极带入自己的情感价值观,也能让学生在合理的辨析、教育体验、关爱生命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社会”意识。

一、高中生物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生物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生动、有效的学习空间,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让学生愿意参与到生物学科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应当说出生物学科实践中所涉及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在学习、参与、体验、认知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促使学生更愿意在学科学习中主动提出自己对生物、生命的见解,进而开发学生的生物学科思维。

(二)实践性原则

高中生物学科包含细胞、遗传、光合作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内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素材,教师应带领学生参与到学习体验中去,自主感受生命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尊重、掌握、了解生命思想的同时进行社会实践认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日常行为、语言交互、体验学习中进一步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中生物社会责任教育渗透的目标

(一)显性目标

高中生物显性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为此我们应当总结生物课本内学科知识点的应用方式,让学生掌握基因工程、克隆、生物武器等理论内涵。其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这些内容的影响,讨论与生物学科相关的法律要素、道德要素、责任要素,可方便学生明白生命科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意识。在持续性教学引导、思想渗透、意识形态的实践培养后,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责任观。

(二)隐性目标

为了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还应当渗透德育、道德思想教育,尤其是需要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思想形态,可方便学生认识到隐性教育对自己成长的作用。因此,为了打造出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当挖掘不同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可拓展性的讲述转基因食物、新型冠状病毒的缘由及防治、传染疾病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理论,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此外,融合生物教学和理论教育方式,应当运用民主、自由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养成是有利的。同时,在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个人的责任意识也会逐步完善。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措施

(一)从学生的角度渗透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教学中有许多让学生体验的素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可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社会责任的形成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让学生在想象理解中思考这些理论内容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以便在自主体验、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情感共鸣,达到德育教育的培育要求。例如人教版《人类遗传病》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可讲述染色体遗传病的视频内容,要求学生观看软骨发育不良、多指、并指、白化病等疾病的影响,促使学生认识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个人成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罗列本课的教学框架,说明四类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要求学生自行总结显性、隐性遗传疾病的判断技巧,并提出以下问题:①哪些遗传病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的危害?②遗传咨询的程序是什么?③怎样降低新生儿遗传病的发病率?通过给予学生大体的学习框架,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整合遗传病的监测方式。其中,学生们在解决③问题的过程中,想到可从基因族谱的角度看待遗传病,于是学生A提出了“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比如某一夫妇的儿子有色盲,而这对夫妇都没有色盲,导致新生儿色盲的原因是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存在色盲现象,所以色盲是一种隔代遗传疾病”,学生B想到“降低新生儿遗传病的方法就是婚检,且检查对象还应当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原因就是有些疾病是隔代遗传的,比如白化病,有些疾病是每一代都会遗传的,比如软骨发育不良,还有些疾病只有男性患病,所以判断遗传病的方法应当利用婚前检查,可降低新生儿遗传病的患病几率。”总之,教师应当营造出合理的氛围,指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全面、宏观的展开问题,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与遗传病的关系,可让学生逐渐意识到降低遗传病与自己的使命,也能让学生自主建立起保护环境的主观意识,这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充、社会责任的形成是有利的。

(二)从课堂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

如果我们教师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情境,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言谈举止,那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作为教师可挖掘生物学科知识的内涵,要求学生从个人、社会、自然的角度判断出生物学科的作用,以便将生物知识点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依据,这对于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有利的。同时,在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思维、观念的发展态势,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道德思想,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的核心意义。例如人教版《基因工程及应用》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则应当重点说明常见基因工程(DNA重组)在生物学、医学方面的应用,同时分别展示转基因牛、羊、鱼及特殊动物中所涉及的生物原理,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到与生物学科相关联的社会要点。其次,教师可重点说明基因工程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包括如基因工程药品、胰岛素、干扰素等内容,说出相关学者在研究出这些理论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让学生更全面的建立起“榜样”的思想认知观。其中,部分学生收集到基因工程干扰素对病毒的治疗效果,说出了“在传统医学实验期间,人们只能通过活血提取这个物质,并且300毫升的血液只能有效提取1毫克,而每个人血液仅有4800毫升,可见这个物质是多么的稀缺!”通过让学生从生物的角度了解生物学科历史,促使学生从学者的角度思考到生物与疾病救治的关系,提升了学生对学科内涵的认知度,从而逐渐感受到生物学科对疾病救治的关系,可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说出了α-2b干扰素在国内的发展,特别在感受它的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生存过程中有了更深入的想法,这也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从当前社会热点出发,说出各个国家所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成果,说明不同疫苗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原理,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感受到基因工程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传授以“奮斗”为目标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发展精神,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渐渐地渗透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三)从课外实践的角度渗透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于社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教师加大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力度,要求学生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开展生物学科体验,有利于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实践记录的过程中掌握高中生活教学活动的开展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外实践期间展开学科内容的思考与探究,也能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例如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视频帮助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组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链的特征。此时,教师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以下两组问题: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②可降解塑料袋是什么成分的?它是如何在自然空间中分解的?在上述问题的研讨中,需要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展开调研,分析出植物光合作用、动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反应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环保意识,教师还可说明分解者的主要群体,说明一次性口罩、塑料在自然界中的污染现状,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总之,在学生实践中,教师需要利用实践调查、理论分析、实践参与等多个角度说明绿色环保、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促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明白个人社会责任的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素养,教师需要借助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说明环境、植物、动物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形态,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历史、社会发展、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发现生物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桂梅,周庆萍,黄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19,31(6):114-116.

[2]李恩纯.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J].江西化工,22(1):130-132.

[3]翁俊英.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19(1):80-81.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