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初探

2021-12-08许选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识家政职业院校

许选选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274300)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逐步深化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本研究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家政、康复、药学及影像专业开展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期基础上,探索在相关通识教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以有效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育人效果。

1 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专业发展需要通识教育课程的支撑,人才的培养需要课程思政的助力 通识教育源于1920 年哥伦比亚大学,国内开展通识教育较晚,且对通识教育概念及具体内容至今也未达成共识。但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1-3],目前国内开展通识教育较好的仍然是普通高等教育,如南京大学按照包含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在内的大理科通识教育,包括经济、商学、法学、新闻在内的应用文科通识教育等,以中西合璧,贯通古今,融汇文理为基本理念,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建立校内不同专业的通识课程体系[4-5]。

职业院校内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的深度与范围与普通教育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二胎开放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大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家政、养老等产业快速发展,而高素质、高水平及复合型的家政、医养及康养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结合学院教学安排、专业特点及课题前期调研,在家政、康复、药学及影像专业开展校内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探索。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上述专业的学生对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接受度较高,反应良好,这对于提高上述专业学生的医学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课程思政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优势的显现,从培养人的角度及本校通识课程建设实际,在医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在传授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健全学生人格以及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职业的细化需要通识教育课程的奠基,行业的发展需要课程思政的引领 随着“职教20条”等国家一系列的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颁布,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少学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职业院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有人才需求和实用的技术体系,通识教育是职业院校结合企业实践技术前沿而发挥自身培养优势的有力抓手,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最好回应。

从课程思政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三个根本问题出发,职业教育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利用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科交叉的特点,结合国内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过程中的优点,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为其他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思路。

1.3 教育的目的需要通识教育课程的体现,观念的变更需要课程思政的熏陶 当前职业教育正经历从单一性人才培养向复合型通才教育的转型。各职业院校在高水平专业群或专业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对培养方案进行实践与优化,内容渐趋完善,通识教育的开展基本可以涵盖各个专业,然而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较少。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在引导学生提高格局,放眼世界,关注全球发展的同时,立足本地区、本行业及本专业发展实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水平人才。这与课程思政在总体目标上相通。通识教育在中国普通高校的实践探索已初具规模和风格,为课程思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职业院校的开展较为薄弱,在课程理念、课程思路、课程实践上有待进一步深化提升,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当下,职业教育如何通过通识教育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对于深化课程思政也将会有着更好的参考价值。

2 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开发和建设

2.1 深度挖掘通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元素库 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通识教育理想状态应该是与专业教育齐头并进[7]。本研究在家政、康复、药学及影像专业开展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基础上,一方面注重对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全面性及系统性,保证对上述专业学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就医学通识教育知识的处理略有差异,如在讲述不同人群较为特殊的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时,对不同专业侧重点不同,如康复专业就儿童、成人及老年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较为关注;对家政专业则对不同人群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较为关注等。另外,教师在“广泛收集-集体讨论、筛选-融入课程内容后磨课-在课堂中展现”整体思路的指导下,系统整理思政元素,挑选具有代表性、易引起共鸣及民族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程教育教学。

此外,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素质目标重视程度的提高,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势在必行。本研究结合校企合作及“1+X”证书培训教材,积极开展校内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并在知识点的选取中注重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梳理,归类,构建思政元素库,并根据课程内容的更新补充思政内容。

2.2 依据专业差异化输出思政元素,最大限度用好课程思政元素库 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有待提高,利用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复合型知识需求,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模式和职业道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开展系统性、跨学科、实用性强的医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及不同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输出思政元素。比如针对康复专业知识讲述中注重从生命起源、医学发展历程和方向、康复人才培养现状、困境及趋势、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对家政专业则可从生命起源、医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

2.3 依据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输出课程思政元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快速发展,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注意力差,容易被真假混合的网络资源误导,但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热情,因此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于课程思政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十分重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保证学生对思政元素库内全部素材的学习,尽可能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感染学生。另外,系统的资源图片、音频及视频等资料也让课程思政的开展不再拘泥于课堂上,而是贯穿教育全过程。

3 通识教育课程内开展课程思政情况及效果

3.1 学生方面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学生专业课成绩的提升。自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以来,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某医学专业课成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2018 年平均成绩(74.34±6.98)分,2019 年平均成绩(78.35±5.20)分,2020 年平均成绩(80.22±3.10)分。

3.2 教师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通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素养。

4 讨论

技能人才的高层次不仅体现在技能好,更体现在素质高,这需要职业院校各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环节形成巨大合力。职业院校应认识到通识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注重通识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建立及学习平台的搭建,注重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学习平台的搭建。通过知网,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2007 年至今,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越来越多,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细,体系架构越来越清晰[6-7]。

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中注意课程思政元素的积累,丰富思政元素的展示是职业院校为发挥自身培养优势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抓手,是对行业现实需求的较好回应,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主体学习意愿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通识家政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