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货币银行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1-12-07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线下货币教学模式

钱 龙

(安徽工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Blend Learning)源于美国. 广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学目标为牵引,通过利用多种学习策略、 学习方式和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 狭义的混合式教学是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将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具体表现为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混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提升课程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将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日常所说的混合式教学大多属于狭义上的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讲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习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实现身份逆转和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特征明显. 可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 第二,推动教学形式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相对单调,主要集中在板书、 PPT、 课后作业等; 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学视频、 章节测试、 模拟试卷、 授课教案、 授课PPT、 抢答、 电子图书、 讨论、 通知、 签到考勤等,教学形式可谓精彩纷呈,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 第三,可以实践翻转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局限于资源限制,教师往往没有精力去实践翻转课堂;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将一部分教学内容置于在线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无须讲授所有知识点,这样能够腾出宝贵的时间用于课堂研讨、 课堂辩论、 互动答题,可以讲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教学互动和师生思维互换.

卓有成效的面对面交流讨论是翻转课堂的精髓,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良好载体. 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双重优势结合起来,融入多种教学理论、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借助学习通、 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以及课堂面授学习的线下教学,以完整的内容讲解、 个性化难度的在线自测、 学习过程的监督统计、 高频率的师生研讨、 课前课中课后的沟通、 丰富多样的资源共享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理念,翻转“课堂”与“课下”的角色,依据师生双向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3].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类型

根据混合程度可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重度混合式和轻度混合式,见图1所示.

图1 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重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前线上学习和课后线上巩固占比时间较高,学生以观看相关视频、 作业练习和课后习题强化为主; 而课堂上教学主要围绕同伴讨论和教师点评来进行,线上教学比重远远超过线下教学比重. 该模式强调学以致用,全流程教学占时长,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运用和建构新知识,教学效果佳; 但不适合选课学生人数较多的课程,班级规模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30人以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 重度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合专业核心课或者重点课程,大范围推广需要谨慎.

轻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前线上预习和课后线上自学各占据一定的比例,但小于重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线上学习时间,课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课前预习不懂和课后复习自测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同时配备小题量的限时测试题. 该模式强调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配置,容易操作,对适合选课学生人数较多的课程,班级规模可以较大,只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控能力即可; 但在建构新知识和深度理解运用方面,效果相对较弱.

3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流通和金融运行规律的经济基础理论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铺垫. 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与利率、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 货币供求、 货币失衡、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 国际货币及其运动等内容,涵盖范围广,知识点众多,很多概念抽象晦涩,涉及范畴多,理论性强,交叉牵涉其他课程内容.

受到学分总数限制,很多高校货币银行学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教学挑战性较高[4].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金融的基本概念、 基本运作原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使之具备一定的分析、 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金融业务和其他工作提供铺垫.

4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现状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以PPT或者板书形式展示知识点,其间根据授课需要对学生进行点名提问,偶尔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这种教学方式与中小学教学方式并无差别,体现不出大学授课应有的高阶性、 创新性和挑战度,课程教学的高水平无法彰显.

对于学生而言,往往存在:第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基本上是老师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出现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玩手机、 打瞌睡等现象. 第二,课堂互动少、 交流缺乏. 互动交流基本上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很少有学生主动发问,鲜有学生主动与老师深度交流. 第三,课程消化巩固的机会少. 由于受到课程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节奏较快,再加上作业布置次数少,学生得不到足够作业练习,诸多课程内容难以得到有效理解,出现“消化不良”问题. 第四,无实时教学反馈. 学生教学反馈基本都是在期末通过学生座谈会和教学信息员等渠道获取,教学效果反馈渠道少,而且存在较强的时滞性[5].

对于教师而言,也同样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时间限制. 货币银行学课时大多在32—56节之间,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了师生深度互动和交流,教师即使想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传统作业批阅方式工作量大,且无智能化数据统计支持,导致教师无法精准掌握学生实时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5 货币银行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货币银行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6]. 线上教学主要侧重课前和课后,线下教学主要侧重课中,如图2所示.

图2 货币银行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5.1 课前教学资源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强化知识学习

在课前,教师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 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充实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期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线下课堂. 笔者在学习通上放置了货币银行学课程PPT、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案、 相关网址链接、 作业库、 Flash、 试题库,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目标,录制了一些微视频和声频,这些微视频和声频短小精悍,主要围绕某一章节中关键知识点进行演示、 讲解,以此适应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需求[7].

通过课前的学生自主预习课程,主要为了方便线下教学的师生互动,便于学生线下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为激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学习通里可以设置闯关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吸引学生好奇心. 例如,在讲《货币银行学》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时,制作一段有关货币前生今世的视频,从公元前的骨贝、 海贝,到如今的存款货币、 比特币等,以图文声形让学生立体式切实体会到货币形式的演进及其内在本质,思考货币的历史去向. 比如现金会不会消失?未来电子货币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货币数字化趋势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等等.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课堂面授查缺补漏. 教师的作用在于监督学生学习、 任务布置和在线辅导,网络教学平台则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轨迹[8].

5.2 课中高阶知识讲授与研讨,强化能力训练

课堂面授学习要围绕学生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共性问题、 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堂面授学习环节预留一定时间用于研讨、 辩论等,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做到生讲生评、 生讲师评、 师生双评,让每组同学选出代表在有限时间内讲述对本章节内容的感想、 感悟、 感知,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针对这一回答各抒己见,倡导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师注意控制时间和主题,适当引导、 评论和启发学生回答.

以货币银行学课程利率决定理论内容为例,课前要求学生总结利率决定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 归纳各种利率决定理论的优缺点、 中国利率决定适宜以哪种决定理论为参考和借鉴. 在课堂面授学习环节,将全班同学划分小组,各小组选取组长1名,随机抽取小组长回答问题,其他小组提出各自看法,教师穿插点拨和总结. 这样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逻辑演绎、 理论应用等多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3 课后作业练习和在线答疑,推送拓展资料,巩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在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这种课后作业既可以是围绕章节内容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现实案例或者学生竞赛项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例如,在货币银行课程金融市场这一章节内容上,不仅发布了有关金融市场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的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论述题,还围绕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实践发布了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相关案例,围绕学生竞赛发布金融模拟炒股交易大赛、 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鼓励学生以竞赛项目完成作业,围绕重要会议和经济名人发布重要金融大佬讲座,让学生聆听来自金融业界的声音,围绕经济金融信息发布查询相关新闻报道.

6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5个关键问题.

第一,注意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目标差异. 线上学习主要强调一些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 记忆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等低阶认知能力训练,侧重低阶学习,追求基础教学目标; 线下学习主要围绕应用、 评价、 创新、 创造等高阶认知能力训练,强度创新性和挑战度,侧重高阶学习,追求高阶教学目标. 根据知识特征差异化处理不同类型知识的教与学,线上教学目标和线下教学目标的差异有利于合理划分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线下界限,避免重复教学.

第二,线上教学中,要合理发布学习任务和课前课后任务单,不能过重,以免陷入“作业苦海”“题海战役”; 不能过轻,否则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第三,不能忽视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需要同时重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将两者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不可割裂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关系,更不可厚此薄彼,需要根据课程特点、 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等因素,因地制宜动态优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混合程度[9].

第四,重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培训.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仅要求教师会使用智慧教学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教学工具和网络教学平台来组织教学,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组织学习能力、 综合评价能力.

第五,引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养成阅读课前资料和课后复习巩固资料的习惯.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果实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 为此,可以通过分组讨论、 操作演示、 作品展示、 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充分参与,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的任务点、 积分值等记录达到以评促学,激动学生调整自学行为,促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线下货币教学模式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