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联播》时政新闻融入“形势与政策”课路径创新

2021-12-06余思瑶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形势与政策新闻联播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面临教师授课理论枯燥,学生兴致不浓厚、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方法刻板等困境。借鉴《新闻联播》时政新闻版块的播报,可以让教师快速贯通课程脉络,让学生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让课程走下神坛,更加亲民。

关键词:《新闻联播》时政新闻;“形势与政策”课程

自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时政新闻播报带来了全速发展时机,时政新闻积极有效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发党声贴民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闻联播》也越来越贴近民生,规范中显变化,严肃中有活泼,不放弃既往的权威和专业,还更加亲民、幽默和灵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育人使命,也应该积极主动依托《新闻联播》时政新闻内容,夯实理论教学,借鉴时政新闻风格,转变授课思路,让主流信息在海量庞杂的信息中浮出水面,占领校园思想高地。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功能和困境

1.特点和功能

1.1政治性强

“形势与政策”课政治性突出,立场鲜明,态度明朗、原则性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都有明确的态度,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同向发力。该课程立足于帮助学生辨清国内外基本形势,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和路线。

1.2更新迅速

每学年的“形势与政策”教材内容都不同,随着时代更替,内容推陈出新。既体现国家整体形势的发展、全球整体形势的演变,还积极追踪事件的后续发展,既追求理论的高度,也注重思想的深度。更新快,时效性强,及时把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热点。

1.3覆盖面广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庞大,涉及面极广,对授课教师要求非常高,需要极其丰富的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查找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料,融会贯通,方能胜任。因而,该门课程教师授课融入陷入两个极端:精彩纷呈或照本宣科。

2.困境

尽管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兼顾当前高校其他思政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体系,力求科学、时效和生动,但它依然面临亟待走出的困境。

2.1教师授课理论讲解不透彻

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来自于行政干部或专职辅导员,专业背景各异,在教学内容研究和讲解深度上会表现参差不齐。而“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性强,涵盖内容又包罗万象,非专业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授课易停留在理论层次,无法把理论讲透彻,把形势和政策分析到位。

2.2学生理论学习欠主动

大学生一般兴趣多、涉猎广、可支配時间多,接触网络信息便利,相较文化娱乐、经济消费等题材新闻,时政新闻偏模式化、风格相对呆板、内容取材局限,而“形势与政策”课因为深奥难懂等刻板印象,对学生吸引力和影响力较弱。且大学生个性强,大多不愿接受说教式教学方式。

2.3教学内容不系统

“形势与政策”课主要包括形势和政策两部分内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变动性尤为明显,每个学期的教材内容都不完全相同。并且由于教学内容体系庞大、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碎片化、零散化等原因,教学资源分散不集中,使得无法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3],无法确定固定规范的教学目标。

二、《新闻联播》时政新闻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传播力广。在电视机媒体时代,《新闻联播》收视人群固定且庞大。在党中央新闻媒体播报的内容要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号召下,《新闻联播》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改革,贴近百姓,时政新闻报道受众覆盖面更加广泛。[4]第二,影响力强。内容权威,知识面广,代表国家的权威话语。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做到保持新闻的真实性,报道时客观公正,没有偏倚,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反映民生,代表人民群众发声,起着上情下达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第三,内容典型有代表性。《新闻联播》对国内国际发生大事小情进行筛选,用有血有肉的故事对国家政策做最好最有力的注解,使得该节目不仅典型而且受众印象深刻。

三、《新闻联播》时政新闻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堂的路径创新

1.用其素材为“形势与政策”教材的理论注脚

“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性强。内容高度浓缩,观点阐述高度概括,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来自生活,《新闻联播》播报的新闻事件,就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为“形势与政策”教材中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做了准确而生动的阐述和解读。还具有强大的引导性,更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拥护党的领导,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用其敏锐视角为“形势与政策”课筛选信息助攻

《新闻联播》时政新闻目光敏锐,紧跟形势。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的时政新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中厘清关键信息,自动摒弃无效、甚至有害信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捕捉主导信息的习惯,教师的引导就更容易顺势而为,理论的深入人心。

3.用其固定板块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廓清脉络

《新闻联播》要闻板块、国际板块的内容与教材国内国际的内容是契合的,比如2021年秋季版教材的第一个专题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而该主题是《新闻联播》时政新闻播报的重点,经常性追踪了解和关注,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结语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的挑战下,《新闻联播》时政新闻,做出了大胆尝试,一反过往语言规范但生硬教条的风格,积极拓展报道形式开通抖音官方账号,用短视频等形式吸引受众,培养用户粘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可以大胆借鉴,把身边的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故事融入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感染力。从而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文雯.“大思政”理念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6(12):113-114+143.

[2]邹日新,阙贵频.构建有特色的民族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3(11):39-41.

[3]普歆雁,瞿姝宁.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J].声屏世界,2020(23):11-12.

[4]孟璠.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功能[J].才智,2018(21):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基于新闻联播之时政新闻融于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研究(JXJG-19-70-5)。

作者简介:余思瑶(1977-),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形势与政策新闻联播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新闻联播》元旦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