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策略探究

2021-12-06管亚楠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策略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到来,现如今我国道德教育对人才培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培育社会优秀人才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明确主题。马克思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它是关于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道德教育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主,从这一点看来,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和道德教育结合的关键所在。这两者的结合,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道德教育;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研究目标相同

我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理论中,提倡人可以自由全面地发展,这与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如出一辙。现如今社会教育的发展也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更重视人类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价值,强调个性的发展。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理论为我国德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渊源和重要的理论基础。我国的德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找到了科学的途径,我国应继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使我们国家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实践与深化

我国道德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深化,它突出了马克思人性论的价值追求。就我国德育的价值追求而言,在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实施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十分明确,有利于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以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只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可以使学生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实现学生心理与生活的和谐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策略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体地位不明及原因.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在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人的主观意识不被重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合理调整。教育工作者教授道德理论知识,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传授知识完全成为一个主从关系。在知识获取过程中,道德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失去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人的主体意识逐渐模糊,缺乏突出的特点和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便很难培养出新时期中国所要求的具有主体人格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忽视学生个性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片面强调社会的需要,对学校实行的是一种应试的统一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并且要获取统一的教育效果。在德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学生只接受片面的理论灌输。它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人格发展,甚至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人格发展能力和自我潜能的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无差别的接受了教育内容,这种教育模式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理论内容背道而驰,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须抛弃片面的社会规范的教育。

(二)内容存在缺陷及原因

1.与生活实际不相契合

在我国的学校里道德教育成为知识体系的规范性教科书教育,规范式的教科书的道德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性的特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这些特征的优势是便于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构建道德知识体系。然而,道德知识的理论性在内容上却限制了人自身内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例如我国当代多数的学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是侃侃而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毫无关联,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道德教育的知识理论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领悟和体验,而且要传授给学生如何在感受和实际体验中认识到这种理论的价值性,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接受理论知识并且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应用并且起指导性作用。

2.不重视人的精神需求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其核心是建立共产主义信仰,基于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注重建立学生共产主义信念。但学校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及其精神需求并不高,没有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精神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开展相应的对策,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然而这又严重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个人发展和自身的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和生活经验的需要,无法满足学生亲身实践的体验,就更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提升道德教育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方法存在缺陷及原因

1.片面灌输的方法

在我国道德教育过程中一直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教育方法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新,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发挥主动性的重要因素。這种片面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塑造主观能动性、激发主观意识的作用。使得教育方式过于简单,只是对知识、理论、文化的一种传授与灌输,缺少与技术、道德、伦理等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接受了知识的灌输,并不能在实践活动中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退步。

2.缺乏双向互动法

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的共同互动,这样才能够使道德教育任务完美地完成。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结合往往被教师的命令性和强制压迫性所破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命令与遵从的关系原则,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学生必须要听从于教师,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很难形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更难做到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对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主体性地位提升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马克思基于对人的理解,提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此说明,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意识的主体,所以在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前提下进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刺激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当学生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时,学生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激发创新品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主体性的作用,而不是处于客体的地位,一直被动的允许或不允许的接受自身需要或不需要的东西,教师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政治上的知识理论,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所以过去的、以往的教育策略不能够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学生需要从消极向积极转变,不断获取理论和知识,发展和创新理论知识,逐步形成双向沟通、双向互动。

2.重视个性发展

我国的德育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和个性化是德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整个社会过于社会化,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活力的沉闷的群体。没有个性化的发展,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更谈不上创新的源泉。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个性化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复发性的变化,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而社会规则和规范正是衡量这种约束力松弛的重要尺度。我国的道德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的一定开放性的环境发展自己的个性,创新并创造社会所需要的新的活力和动力,让个人的个性发展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1.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宏观叙事是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就宏观叙事的特点而言,难免会有一些抽象。尽管教育工作者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使他们的理论尽可能的受欢迎,但他们仍然很难受欢迎,学生也不容易接受。这些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其内容的质量太抽象,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是有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现实,很难做到学生的空位理论与学生生活现实结合,学生获得知识理论与实践收敛,最终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丰富德育内容,就是要把生活、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融入教育体系,用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丰富学生的思想,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习中。

2.以自由发展为目标

根据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和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人的自由发展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人学目标,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我国的德育应该定位其教育目标,最终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使学生自由发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开展相关主体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其次,我国的教育不应该是“一刀切”的,而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在一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得到自由发展。最后,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每一位学生的自由发展,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中掌握自己的方向,自由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调整道德教育方法

1.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由自觉活动的特性,而这种自由指的是实践,是意识形态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一个人自由发展的过程中,实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素质的提高体现在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上,人的具体行为才能验证道德教育是否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因此,只有不断的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否提高,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道德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必须加强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論的指导,不断改善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社会实践的能力,我国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在理论层面加强,更应在实践层面提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2.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在我国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有双向的教育体系,教师和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理解和相互尊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种平等的师生状态。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还需要关注现实生活,对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能够始终保持互动的意识,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增强教师主动关心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内心的情感和遇到的困惑,使学生与教师形成双向沟通,师生之间平等沟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共同促进道德教育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人学对人做出了全面而丰富的论述,对人的本质、需求、发展等问题的阐述均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学依据。在马克思人学关照下,现代道德教育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调整,不断否定和超越,以期建构起适合人的发展、彰显人的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心中真正树立起"人"的理念,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实现人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尚仁等.《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5]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李丽.《从建国以来看我国德育的构建》[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8]张文煜.《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1980(04).

[9] 段文灵.《马克思“实践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8(01).

[10]陈桂蓉.《关于传统道德教育制度化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05).

作者简介;管亚楠(1997—),女,绍兴文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策略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我的手机在哪?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