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协作式的小学美术课堂探微

2021-12-06高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审美意识小学美术

高兰

【摘要】协作配合是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小组协作配合学习氛围营造,以及协作式学习的引领,让学生在配合协作中审美观得到优化,美育感知力得到提升,也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完美塑造。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抓实立德为先,运用传统艺术文化营造浓厚协作氛围;学生为本,利用多元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协作能力;讨论为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汲取知识等系列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力求使学生们在协作式的美术学习中审美水平不断提升,艺术水平获得提高,合作互助精神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组协作;课堂探微;艺术素养;审美意识;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协作配合是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必备的关键素养之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深入及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由美术知识的传输转变为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端正学生审美观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美术教学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究小组协作式小学美术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辱感、合作意识、互帮互助精神。

一、立德为先,运用传统艺术文化营造浓厚协作氛围

协作与配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艺术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协作学习态度,形成高级的美术情感。

以人教版五年级《彩墨脸谱》教学为例,脸谱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更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在正式授课前笔者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询问长辈等途径收集脸谱的信息。在正式授课时播放《大闹天宫》视频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脸谱、了解脸谱的特点。同时,呈现各地区传统脸谱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各民族文化的个性风格。

通过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渗透使学生理解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人们的历代相传与通力合作,学生在认识脸谱的基础上感受到不同地区、民族脸谱艺术的鲜明特征,意识到协作“求同存异”的本质,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协作氛围。在协作中让认知与情感功能充分发挥,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

二、学生为本,利用多元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协作能力

以“学”为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协作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协作式美术课堂的育人作用。

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美术作品库”,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书刊上找寻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形式不限,可以为绘画作品、手工艺品等,并在每一作品旁简单记录创作者信息、选择该作品的原因、其对自己美术创作的启发;其次,将学生分为六人小组,以抽签方式确定小组展示的顺序,小组则整合成员每次需要展示的作品,将其制作成简单的PPT;再次,在鉴赏课上,教师请每一小组按顺序展示收集到的美术作品,谈一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及对自己的启发。

例如,在一次鉴赏课上,一组学生展示了紫砂壶作品“莲尊”与“牡丹壶”,课件呈现了紫砂在制壶艺人的辛勤劳作下、精雕细琢下成为极具观赏性、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学生由此获得启发:美术创作要细心、耐心。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一项成功都需要汗水与智慧共同浇灌的,美术学习也是同理,也需要学生刻苦的练习,创新的思考,才会有美好的收获。

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小组合作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可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协作能力。

三、讨论为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汲取知识

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认知发展建构中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小组协作是基于学生概念理解和应用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主动的对话、交流而形成的。讨论能够引发学生间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小组协作式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设置具有开放性、挑战性、趣味性的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围绕一个“议题”,通过分析议题—讨论议题—达成共识一系列过程找到解决议题的合理办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力。

以《主体与背景》一课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主体与背景哪一个更重要”议题。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照片(照片主体为人物——笔者本人,右手握拳与耳齐平,左手插在衣服口袋里,整个身体微微向前倾,较为迈开状态)。提出问题:大家联系生活,猜一猜照片中老师在做什么?其次,生展开小组讨论,一组学生说,老师在雨天撑着伞往家走;一组学生说老师挥拳头要打人。此时笔者没有干预学生的讨论,也没有限制学生的想象。再次,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背景照片,如郁郁葱葱的树林、繁忙的街道、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场等,请小组成员发挥创造力绘制人物“模型”并裁剪下來,在不同的背景下调整人物的位置与方向。随后,笔者请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创作思路,各个背景中人物的动作内涵,还有学生说出了人物的心理。最后,请每一小组再一次思考议题,深刻认识到主体与背景间协调的重要性。

在该教学案例中,笔者以自己的照片作为教学资源,学生们兴趣浓厚,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们在讨论中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组协作式小学美术课堂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更重要的是促成小组成员之间及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配合、协作,促进知识在学生间的共享与流通,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辱感,逐渐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德,继而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秀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2, 000(012):241-242.

[2]江丽华.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 成功(教育),2010, 000(003):13-13.

[3]冯娟,詹国华.关于协作学习理论的思考[J].浙江教育技术,2008(1):1-3.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审美意识小学美术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