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021-12-04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知识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孙 侠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教育元素,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在2014 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并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的方向。故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乡村资源为依托,注重对乡村资源的有效应用,整合多样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拉近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扩充学生经验,使学生在“做中思、做中学”,实现乡村资源和数学教学的内在统一性,真正实现数学教育与学生生命的发展。

一、利用乡村资源创设情境,激活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身边的乡村资源,并将其引入数学课堂,教师在认真研读数学教学内容和把握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设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将乡村资源和数学情境教学完美结合,将枯燥的数学教学转化为生动的乡村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动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保持数学学习思维的活跃,拉开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序幕。如,《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位置物体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物体的形状,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为了激趣导入数学活动,教师拍摄一组乡村集市的照片并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乡村集市图片中不同的摊位和人群,辨别不同摊位上的物体是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物体,并形容出物体的大体形状,然后猜一猜拍照人是站在集市的什么位置。教师不再是简单沿用教材中的图片,而是将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事物引入课堂,熟悉的集市场景更利于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探究兴趣,起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欲望的作用。

二、利用乡村资源引申经验,建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链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变得鲜活、富有生命力。教师需要灵活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活经验,链接学生熟悉的乡村资源,将其作为数学概念教学的铺垫,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将学生熟悉的乡村资源引入数学教学环节,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不再陌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归纳整理数学概念,让数学教学更有效。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述体积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很难真正理解体积概念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体积,教师引入学生熟悉的乡村教育资源,课堂中向学生提问:小时候有没有玩儿过“过家家”?游戏中不同的水杯盛着不同的水,然后向水杯中投入小石块,观察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生活中的游戏经验学习体积概念:向不同水杯中倒水是“物体占空间”,大的水杯占的空间大是“物体占空间有大小”。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形成对体积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体积概念。

三、利用乡村资源操作探索,探索数学技能

小学生数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乡村资源让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乡村资源出发,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体验,掌握数学技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长方体形状的实物教具,让学生能够对长方体有更充分的感知和认识,摸一摸长方体,感知长方体的点、棱、面,然后为每位学生发放一个土豆,让学生摸一摸土豆,感知土豆和长方体的区别,初步区分土豆和长方体的不同,再让学生想办法将土豆变为一个长方体。学生很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土豆进行切割,切出平面以及平面相交的边、边与边相交的点,在实践活动探索中体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四、利用乡村资源拓展延伸,养成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更广阔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将数学知识拓展延伸至生活,利用乡村资源进行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价值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教学方法,注重数学学习的生活性和真实性,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强化学生数学思维,以乡村资源为基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平均数》教学结束后,为了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数据的平均数,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平均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深入思考生活问题情境中平均数的意义,教师将平均数练习题链接乡村生活,让学生统计自己班级同学的父母每年平均外出打工的天数,数一数自己每年能与父母见几次面,或者回家统计一下村里爷爷奶奶等一些老人的平均年龄。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时,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计算平均数,思考村里父母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的现实问题,反映出乡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严重性。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永恒追求是有效教学,开发与利用乡村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内涵,高度融入数学与生活元素,让学生在数学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真实感知乡村资源的教育价值,遇见真实的数学,是数学教学改革有价值的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乡村资源,应在遵循趣味性与实践性原则、开放性与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利用乡村资源创设情境,激活数学兴趣;利用乡村资源引申经验,建构数学概念;利用乡村资源操作探索,探索数学技能;利用乡村资源拓展延伸,养成数学素养,从而让学生有机会在熟悉的乡村资源中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知识资源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抓不变量巧解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