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2021-12-04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杜海燕

数学大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表面积梯形长方体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杜海燕

数学语言是记录数学活动成果的工具,体现了学生的数学逻辑与思维,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基于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的实际需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表达,从而提高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一、基于数学概念,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教师在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基于数学概念进行语言的丰富和学习,让学生在表达时实现规范用语,而不是简单的公式学习,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实现数学语言的有效渗透。

以“多边形面积”为例,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就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但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梯形面积公式,学生在表达时将公式表达为:梯形的上面+下面与高的乘积然后再除以2,这种表达方式看似合理,但缺乏规范性,更多的是学生的自我理解,无法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梯形面积公式的语言表达,强调a 和b 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而不是上面和下面,h 为梯形的高,因此梯形面积公式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表达为: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样规范学生的表达,帮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规范数学用语。总之,数学语言表达要基于数学的概念,通过规范的方式引导学生记忆数学语言,避免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来代替数学语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开展小组讨论,训练学生数学表达

教师在训练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应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反复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提升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正方体的表面积比较容易理解,但在长方体表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表达方面出现了自己的理解。如有的学生将长方体的表面积理解为S=(长×宽+长×高+宽×高)×2 ;有的学生理解为S=长×宽×2+长×高×2+宽×高×2。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导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总结而得。从逻辑上来看,学生理解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没有问题,但在数学表达方面稍显混乱。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以上两个公式进行讨论和研究,积极提炼出新的数学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按照S=2(ab+ah+bh)的思路进行表达,对比以上三种公式在表达方面的不同和特征,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很快就会认识到S=2(ab+ah+bh)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从而通过字母代替数的方式,快速简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难度,降低公式的逻辑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数学评价,鼓励学生规范用语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对规范学生用语、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对经常使用规范化数学语言的同学进行表扬,树立榜样作用。

数学正是靠数学语言的符号体系来把握数学对象的结构和规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符号来研究,但在实际的应用表达过程中缺乏引导性与规范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审题、知识提炼和解题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引导小学生养成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意识,通过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数学语言的应用是否合理规范,并自觉纠正自身在解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实现有效评价,引导使用规范语言的目标。

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对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积极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创造必要条件,积极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表达逻辑关系的能力。

猜你喜欢

表面积梯形长方体
巧求表面积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自卑的梯形弟弟
抓不变量巧解题
表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是多少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