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2-04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角形图形教学方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蒋 昊

数学知识不仅具有复杂性和逻辑性,而且还是众多学科的支撑学科,所以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在逻辑思维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养成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品质,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探究和质疑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和质疑的形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运动”的教学时,给学生创设了探究和质疑的教学情境,以此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各种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足球”“茶杯”等,而后询问学生:“以上事物可不可以用图形运动的方式得出?”学生在熟悉问题后会立刻进行探究,并且在纸上用图形进行实践模拟,从而找寻到正确答案。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进行思维扩展,如茶杯可以通过长方形旋转得出,足球可以通过半圆形旋转得出,那么学生就会思考“三角形旋转会得出什么事物”等问题。通过创设探究情境,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飞速提升,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时,要尽量贴合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此为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教师在进行“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可以应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联想,以此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教学效果。教师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生活中汽车行驶的画面,而后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侧面,并且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来,多数学生会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来表示,然后教师再次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从正面看到的汽车的视图,此时教师不要给学生提供参考,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对汽车的认知展开分析,得出正确的主视图。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既能确保学生获得新知,又可以起到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建立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合作探讨学习中,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这不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还巩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出发点和探究点,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敏捷,以此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如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分组学习,每个组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广泛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等,在诸多和三角形相关的知识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如有的学生会提出“如何探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或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三角形的边具有何种特性”等。通过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度剖析,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学会发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总之,创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探究和质疑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中不仅获得新知,还能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角形图形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分图形
画一画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