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规”必须合法

2021-12-03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家规合法押金

张玉胜(河南省漯河市):用“家规”惩戒员工的前提是合法。不久前,发生了一起“穿短裤上班被开除后员工状告公司”的事。法院审理认为,公司未提交证据证明其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故支持了员工的主张。《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有权制定“家规”,这既是企业应有的法律责任,也是实现规范化管理和用工自主权的重要方式和依据。然而,“家规”之上是法规,企业并非独立王国,法律是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成立和生效的基础。现实中有许多奇葩“家规”,大多表现为对员工惩戒“太随意”“太过分”,用人单位随便一说就可成为“罚则”。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员工因业绩未完成遭到轮流掌掴、被浇冷水等,不仅不道德,更涉嫌违法甚至犯罪。企业“家规”任性,不仅缘于法律意识淡漠,更有“我的企业我做主,错把员工当家奴”的认知误区和恃权傲慢。企业员工和用人单位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平等个体,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与保障。抵制不当“家规”,需要企业有依法办事的自重自律,也需要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履职、从严执法,更需要受侵害员工勇敢说“不”和较真维权。

郑桂灵(河南省漯河市):自助餐防浪费收押金对吗?去吃自助餐,进店消费时被告知除餐费外还要支付100元押金,若没有浪费,押金在用餐后返还。此事的合法性受到消费者质疑。自助餐是一种由客人随意取食的消费方式,由于顾客交了钱就可“放开肚皮吃”,极易让人滋生“必须吃回本”的消费心态,这使自助餐成为饭菜浪费的“重灾区”。应该承认,店家此举既有管理无奈的因素,也有倒逼节约的考量,而且押金只是“暂收款”,既非多收费也非滥罚款,现行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商家收取押金,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潜在风险。比如,在消费前无差别收取押金,难脱商家对消费者“有错推定”嫌疑;裁决权掌握在商家手里,“浪费”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难以作出公正裁决;押金有处罚性质,在法无授权的情形下,商家若将押金扣作对浪费的罚款,缺乏相应法律依据;被收取押金可能让消费者不悦,给商家争取“回头客”增加难度。其实,商家完全可以改换思路,如常熟市一家自助火锅店,以“每人奖励8元代金券”鼓勵光盘,就收到良好效果。这种正向激励办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助”为“自觉”,引导和培养顾客的节约观念。

李英锋(河北省滦南县):企业“家规”怎样才能合法?要想企业“家规”合法,其在内容和程序两方面都须受到法律制约。在内容方面,企业规章制度不得含有法律明令禁止或没有法律授权的内容。比如,《劳动法》对用人单位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以及强迫劳动等行为明确说“不”,企业规章制度就不允许存在直接或变相侮辱、体罚劳动者等情节。又如,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都需要对接公序良俗和人性需求,但一些企业对劳动者处理父母后事、参加子女婚礼、看望陪护重病亲友等事由设定过高的请假门槛,没有考量最基本的道德、民俗和人性,就违背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法律宗旨。此外,有的企业规章制度“伸手过长”,对劳动者拒绝参加公司聚会、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等私生活进行干预,就明显超出了法律边界。在程序方面,企业在制定、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但不少企业却是“一言堂”,也未按要求公示或告知劳动者,这类在程序上违法的规章制度,在法律效力上是值得怀疑的。

责任编辑:黄明朗

猜你喜欢

家规合法押金
花式退押金
家规伴我成长
祖训家规重传承
家风家规我来说
西班牙推动废除合法卖淫
父母用心才能做好家规
报告
谨防“合法”干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