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时代内涵及实施路径

2021-12-03古光甫邹吉权

职教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古光甫 邹吉权

2021年4月12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也是党领导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一百年。当前正值教育战线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百年来,党对劳动教育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指引职业教育紧跟实践发展步伐,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劳动教育承载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是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劳动创造了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的育人理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演进和劳动教育的特征,为深化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提供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

党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不同时期政策的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劳动教育萌芽起步期(1921—1948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党的教育纲领文献中虽然没有关于劳动教育的明确表述,但在教育实践却体现了教育必须贯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方针。如在1921年8月,毛泽东等人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在其大纲中规定:“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1]。1932年5月,湘鄂省苏维埃政府训令规定:“教育与工业生活农业生活结合,即劳动与教育结合,劳心与劳力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2]。中国工农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以来所获得的有益经验进行有力整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理被贯彻到苏区的生产建设与文化建设中[3],并且边区各根据地举办的中小学教育基本都包含劳动教育内容。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4]。“教劳结合”的思想得到社会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可,这一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学说运用于土地革命时期客观实际的产物。苏维埃政府重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规定“农业中学要靠近农村或红军公田,棉业中学要靠近棉田,纺织业中学要靠近机织工场”[2]。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谈到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时提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5]。该方针虽然没有直接地将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明确表述,但却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体民众中九成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的,其中必然隐含有教育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涵义,并在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各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通过组织师生参加劳动,使学校适应劳动人民的需要,使教师能担负为劳动人民教育子女的重任,使学生养成劳动观点、爱国主义观点、爱护公共财物的观点。后期,随着全面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接连爆发,教育事业表现出“适应战争需要”的倾向,劳动教育的革命意蕴更加明显。在此期间,无论是党的领导、爱国将领,还是学校的教师、学生,共同参加生产劳动为革命斗争提供所必需的物质生活产品、共同学习革命理论为革命斗争提高必要科学技术水平,不仅在理论上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实际应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教育方针内容的调整更是具有向“建国” 目标发展的特点。1948年以后,由于工业生产对劳动者文化科学素养的要求较高,“新型正规化”教育被推上了日程,劳动教育的形式也从联系农业生产逐步转向联系工业生产。劳动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却同样可为后来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劳动教育探索时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人民生活非常贫困,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状况,社会急需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劳动者[6]。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劳动,倡导全全社会人人热爱劳动、人人参与劳动,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过程,并把“五爱”之一——“爱劳动”,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旨在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社会生产劳动。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195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均明确指出“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并指出以前未从事生产劳动的人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不断改造自身、提高自己。195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一切学校教学的基本原则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实施劳动教育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

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提纲》[7],提出教育同社会生产劳动绝对不可分离,指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是劳动的不同分工形式,体力劳动是一切劳动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生,都要积极地参加生产和社会劳动,是培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

1956年底,随着我国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此时教育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劳动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主张劳动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要求使受教育者成为劳动者,劳动教育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引下,全国广泛开展了生产劳动,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9]。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是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边学习、边劳动,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10],并列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初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场面,规定生产劳动“在一切学校教育中必须列为正式课程,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课程且学生依照规定须参加完成一定量劳动时间。”在课程设置上,各级学校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教育增设教学工厂实习(注:相当于现在学校“校中厂”实习车间)等实践课程,小学阶段教育增设“生产劳动课”和“手工劳动课”。为提高学生劳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育注重与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相互结合,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如同现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形式。这一时期首次提出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教育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劳动教育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一是劳动教育是发生在学校内的生产活动;二是明晰劳动教育是每个有劳动能力公民的责任,具有思想改造的意义;三是劳动教育的实施得到进一步扩展,如有参观访问、社会宣传、乡土调查等非生产性活动;四是劳动教育可以传授专业技术和生产基本的知识。

1963年,我国教育模式基本照搬苏联的教育发展模式,教育一直存在着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问题,致使劳动教育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学校给学生增加大量社会实践课程,减少文化课和学制年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教条化、形式化。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指出:“参加体力劳动应作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方式”[11],这使得毕业生劳动教育重心转移在体力劳动上,且毕业实习不得少于八个月,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我国劳动教育逐渐偏离了国家正确教育方针的方向,在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指引下,劳动教育被空前地放大,劳动教育逐渐变成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整个学校课程教学都以劳动教育为主,学生上课选择在工厂、农村及车间等地点进行,歪曲了劳动教育的内涵[12]。伴随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席卷全国热潮的“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就是学习”“学校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等不良劳动教育口号,使劳动教育不能按照正常的内在规律发展,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劳动教育稳步发展期(1978—2011年)

改革开放后,也是我国恢复高考第二年,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同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因此,应该将脑力劳动纳入劳动教育范畴,而不再局限为一般简单体力劳动,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纠正了“四人帮”等人错误的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实质,重申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同时恢复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理论思想,并强调“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必须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劳动者”,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党的工作重心调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劳动教育重新获得审视和重塑,更加注重对劳动技术技能的教育,以促进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升。这在随后国家发布的一些教育文件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如198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提出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4]。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劳动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结合[15],并强调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和学科地位,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劳动技能、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素质标准要求,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各学校教学计划当中。1995年国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增了教育要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要求。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通过实施劳动技能教育等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学段中的教学内容[1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积极提供必要物质条件保障,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多领域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劳动创造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细化,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扩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指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并融入了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当中[17]。这一时期主要是大力营造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劳动教育从道德理念转变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培养青少年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培养广大青少年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都迈上一个新台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事业。我国教育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进行规律性认识,并把劳动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高度。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和重要场合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特别在推进劳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理念,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丰富了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劳动观,大大深化了劳动与育人的关系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新风尚,2015年4月,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的第2 周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并规定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特点,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教育征文、劳动教育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免费向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员开放,让中小学生从小感受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崇高魅力,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教育氛围,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启智启蒙。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劳动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18],进一步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标志着“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素质要求同“德智体美”并列为教育方针,开创了“五育并举”教育的新局面。至此劳动教育地位被大大提高,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升华,为加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2019年2月,国家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2020年3月,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提出把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具体部署,规定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 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不含实习、实训课程);本科院校不少于32 学时,贯通大中小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19],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对劳动教育作出的一次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

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强调通过主体社会实践劳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学生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责任担当[20],彰显了劳动教育的价值理性回归需求,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培养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有用之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劳动观,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全国教育大会于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对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首次提出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置于同等重要发展地位,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这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深化,形成了科学的教育与社会劳动相结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丰富了新时代教育理论体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是办好我国教育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各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党中央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各级各类院校必须对照要求予以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劳动教育这一门“必修课”。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人在劳动过程中,不断通过与自然和社会发生关系,展示并创造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劳动可以以劳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导向和目标指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追求社会正义、实现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及养成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作为人类社会自由创造性活动,不断推动着人类走向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21]。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时代性、现实性。新时代赋予了“五育并举”新的内涵,实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对整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各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牢守住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其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落实国家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需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日常管理和建设各领域当中,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评价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解决培养社会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问题。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国家立德树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专业劳动知识教育,使其外化为课外实践的当中,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态度、劳动品德,提高劳动技能,积极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那些参与意愿越强烈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满意程度越高、践行状况越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越认可,其思想状况综合表现越佳。因此,各学校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知、行、情、意的转化,既是落实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

(四)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求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如航母巡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天、中国制造、高铁飞驰等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都是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奋斗取得的。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一代一代人艰苦卓绝劳动、勤劳奋斗,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才能创造更大社会价值,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时期,而当代青少年作为新时代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是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各级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情怀,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21],使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自觉践行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征程中,为早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三、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实施如何关系到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高低。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劳动教育取得成就和经验,更应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在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理论指引下,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特点,科学制定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迈上新台阶、步入新征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构建“四方联动”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

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办好新时代教育事业,需要学校、政府、家庭、社会肩负历史重任。因此,做好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劳动教育育人合力。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抓好课堂教育主渠道,构建学校内部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专题式校本课程,注重提升劳动技术课质量;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注重专业融合。因此各类各级院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规划好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物质保障。学校团委、学生干部、辅导员、专任教师等相关人员要加强在劳动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中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提高课程教学的亲和力以及实践的能力[22]。

第二,政府主管部门应提高对劳动教育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劳动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政府应及时出台对参与社会劳动教育机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社会机构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保障劳动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家庭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孩子劳动启蒙的主导者,在家长“汗滴禾下土”“足蒸暑土气”的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有着巨大影响作用。家长要经常鼓励其孩子力所能及地承担家庭劳务和帮助别人,并用身边的先进劳动典范事例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给孩子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

第四,社会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发挥社会的劳动育人作用,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进行体力劳动,而且要让学生在不同类型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适应社会发展。一方面社会要真正发挥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主动承担起搭建劳动教育平台的社会责任,并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为学生创建实践岗位,为学生创造劳动教育实践机会,满足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另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劳动最美,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根除“重教轻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推进全社会形成劳动教育良好的合力。

(二)搭建实用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劳动教育能否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要按照劳动所要实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课程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应体现多元性、丰富性和立体化,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实际生活,促进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课程内容应体现新时代特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观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劳动教育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对新时代劳动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设计引领学校的创新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的统筹规划。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既要体现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人员对劳动素养的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又要体现各类各级学生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一方面,科学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各类各级劳动教育体系当中,如在学前和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劳动技术课程,从小培养幼儿和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劳动爱好、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不断启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大学阶段,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从入学时就接受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热爱,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开展相关的专业社团、劳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等社会性实践活动,并作为对学生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院校应进一步提高劳动职业技能课的学时比例,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室向中小学开放,并定期向中小学免费开展关于劳动的职业启蒙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对劳动教育认知,激发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小、中、大学一体化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

(三)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劳动教育最终取得成效的“第一主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建设一支德技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学校劳动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多数学校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从事专业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劳动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一是要加大引进具有劳动专业(知识能力)背景的专任教师力度,不断增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拓宽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渠道来源,引进社会优秀人士,如行业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专业人员担任院校劳动实践课程指导老师,成为劳动教育的传道者,使劳动教育更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行业发展,增强学生对劳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不断加大对骨干或青年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或培训)力度,通过不断培养(或培训)真正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劳动教育专业化教学团队,使从事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系统性掌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院校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大“练兵”(即讲课比赛),不断促进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观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置一定数量劳动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并给予相应资金资助,从而吸引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劳动教育相关研究当中。

(四)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平台

劳动教育的目的既是促进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又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把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内化为思想和行动当中。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终成果,院校通过打造多元的实践育人平台,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提高学生劳动实践教学质量。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院校育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广大青少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作用。学校可以每年五月份设为校园“劳动教育文化月”。在劳动教育月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公益劳动服务,如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劳动教育征文、劳动知识讲座、劳动教育成果展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教室走廊、宣传栏、食堂宿舍墙壁等学生学习生活公共场所,张贴关于劳动精神的标语及劳动模范的事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怀。

二是多途径拓展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平台。采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打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育人平台。充分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三下乡”实践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走进乡村、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自己亲身实际劳动,体验劳动成果获得的艰辛,为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爱惜劳动成果、节约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劳动热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国家和地方省市举办的重大活动、大型会议、大型体育活动及出现的不确定重大疫情、灾害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

三是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控。专业实践是即将走向社会实际工作岗位前的重要“试验场”。因此,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环节中,严格要求,加强过程管理,可以提升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因此,院校要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控,一方面学校与学生实习单位加强沟通和协商,派选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负有责任心的带教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发挥榜样作用、传帮带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另一方面院校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环节的监督,严格学生专业劳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质量,真正让专业实践劳动成为塑造学生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桥梁,促进学生专业应用水平能力提升。

(五)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管理机制,是确保劳动教育有序顺利开展的坚实保障。2020年3月,国家颁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建立劳动教育素养评价制度。因此,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是学校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建设内容。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办法,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教育知识以外,还应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态度、信念、情感,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劳动置于劳动教育评价目标首位,同时把劳动情感、劳动行为、劳动认知等方面综合起来考核,明确劳动教育在学生学业考试中的学分占比。一是制定科学合理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设置2 个学分、选修课设置1 个学分。课外的劳动实践包括创新创业、社会志愿服务、学科竞赛、三下乡活动等,每一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应有完整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证明,并根据权重的难易程度设置1~2 个学分。二是建立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对在参加劳动实践、劳动竞赛、志愿服务等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给予一定物质和荣誉表彰,作为学生在校劳动教育学时(或学分)替换,并对其获得劳动成果公开宣传和报道,充分发挥荣誉的激励作用、典型的榜样作用、成果展示的标杆作用,从而影响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当中。

四、结语

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当今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人才的价值需求,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发展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为根本目标,是我国教育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复杂性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类各级学校应该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从小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以及掌握必备劳动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