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2021-12-03李鹏达杨入一刘继芳

特产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绿色科技农业

李鹏达,杨入一,刘继芳※

(1.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局,北京10008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1 引言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和民族复兴进程关键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意义。全会对“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乡村振兴,突出体现在“五个振兴”上,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和乡村人才振兴,这“五个振兴”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保护作用。当前,站在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高度,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和引擎[1],推动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

2 产业兴旺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产业兴旺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201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兴旺、加快产业融合,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2.1 创新农业科技,促进质量兴农,增加有效供给

质量是农业的生命线和安全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驱动力,以实现农产品“量质双升”为核心,加快安全高效标准化、数字农业、劳动替代型与自动化、智慧制造与现代食品等领域的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质量检测监测与溯源技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支撑大农业、大食物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以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质量的高效升级。

2.2 创新农业科技,推动绿色兴农,保障生态安全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突破绿色优质品种培育、农业绿色投入品、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新型能源和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投入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方面的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在修复生态、补齐短板、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开创智慧乡村的新发展路径,将农业科技创新渗透到乡村产业和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效益。

2.3 创新农业科技,加快科技兴农,促进产业融合

针对产城融合、产村融合、产业融合的制约瓶颈,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种养加观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农产品加工、生态服务拓展、农耕文明传承、智慧农旅和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实现农业多维功能,建立城乡融合的生产经营体系,打造完善的城乡融合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构筑农业价值链,凝聚农业供应链。

2.4 创新农业科技,打造都市农业,牵引乡村振兴

“都市农业”是大都市和乡村连接的纽带和桥梁。在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较为集中的高经济水平大都市,对中高端产品的海量需求刺激技术增长的快速形成,进而形成完善的科学创新体系、技术应用和示范带动体系,通过技术层次转移规律,辐射带动广域的乡村发展,构筑都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科技联动机制、良性互动模式。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世界趋势和时代旋律,以“顶天立地”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链,全面布局辅以支撑的科技链,提升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3.1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距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区域农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3]。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9.2%,但距离发达国家普遍高于70%、最高达到90%以上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从粮食单产来看,以2014年为例,按实际耕地面积计算的粮食耕地单产440 kg,只及气候生产潜力相近的日本、荷兰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美国90年代初期的水平,以农业就业人数和农业增加值来衡量,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2006年高收入国家的9.9%,日本的14.4%,美国的41%[4]。显见,农业科技创新将支撑引领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品质水平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为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5],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强化农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6]。200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逐渐提高,2009年突破2:1,2011年提高至2.27: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仍呈上升趋势[7]。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该领域的转型升级对于联农带农、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将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驱动力,能够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保证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3.3 生产规模化程度提升空间巨大

适度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规模经营者更在意科学种田、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8]。2016年中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31.3 km2,土地集约化利用为规模农业尤其是大规模种植业提供了基础[9]。科学技术在驱动农场规模增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能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人力资本要素转移,随着土地规模经营比例的上升,对全程信息化的需求将更加迫切[10],因此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持续投入予以支撑和保障。

4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的思路和建议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指示精神,需要加倍努力,勇于担当,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在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抢占主动、赢得未来。

4.1 突破重大前沿颠覆性技术

处于持续提升与创新状态的能源技术等推动着群体性技术变革朝着绿色、智能和普适的方向发展。面向农业农村主战场和国家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立足长远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深刻把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加速向农业农村领域渗透的态势,突破一批具有产业变革前景的重大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扩大农业科技创新覆盖领域,全方位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农业产业的优质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4.2 攻克核心关键技术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聚焦农产品生产阶段的绿色优质品种培育、农业绿色投入品、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投入、节水控水、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资源利用方面,劳动替代型与自动化、安全高效标准化、现代食品制造等农产品加工方面,以及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技术集成模式,为开创智慧乡村开创新发展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4.3 转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能够衡量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成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力的高效提升。转化一批发展潜力大的粮、棉、油等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效的新品种,打造并推广一批优质高端的蔬菜、茶叶、果树、烟草以及畜禽新品种,高技术含量的肥料、农药、疫苗以及农业机械等新产品,聚焦绿色高产高效、畜禽疫病防治、病虫害防控和农机农艺结合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速度,以强有力引领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4 强化数字农业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数字经济既是实体经济,也是网络经济,信息技术贯彻始终。要强化示范带动、样板引领,做给企业看、带领农民赚。农业数字经济,细化到每一个产业环节来看,其实现路径各种各样、异彩纷呈,但始终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与保障。运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大数据技术、AI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精准推送技术、冷链技术以及相关智能装备等,同时利用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分析预警,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正向跟踪和反向溯源,强化农业数字经济示范带动。

4.5 集成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11],集成组装一批符合高质量、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的综合技术模式,实现绿色升级版农业增产增效;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挖掘农业在农耕文化传承、生态服务和休闲观光等方面的潜力,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推动农民又好又快增收,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4.6 打造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乡)

在已创建的“五区三园”、已认定的美丽休闲乡村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示范县基础上,遴选一批作为先行试点,通过实施科技引领工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推进“五个振兴”,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实现县乡农业向绿色化、优质化发展,推动县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7 培育“一懂两爱”农业科技队伍

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和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壮大“一懂两爱”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创新、转化、支撑和管理四支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涉农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等在研究和发展中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打造。在相关体制机制方面,深化农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引才聚才多方平台渠道,完善评估评价和正向激励机制,健全相关服务保障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人才保障基础。

猜你喜欢

绿色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