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 榴 记

2021-12-03马宝云

好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石榴树石榴工具

文 马宝云

9月开学后的某一天,大(一)班的幼儿在幼儿园散步时,发现操场旁边的石榴树上结了很多石榴。他们兴奋不已,自发地开始了交流与讨论:“石榴成熟了!”“石榴变红了!”“石榴都裂开了,是小鸟啄开的吗?”“这树上的石榴怎么有的大有的小?”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听着幼儿们的热烈讨论和他们的各种猜想,教师决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一次相关活动。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后,教师挑选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生成了与石榴有关的系列探究活动。

整个活动先后经历了以下6个“篇章”:准备篇、采摘篇、收获篇、探究篇、拓展篇、分享篇。

一、准备篇

(一)记录自己发现的“秘密”

每个幼儿都发现了一些关于石榴的“小秘密”,怎样才能与其他幼儿更清楚、直观、全面地交流自己发现的“小秘密”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讨论后决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我园有两棵石榴树,幼儿们首先自主选择了自己要进行探索的石榴树,然后根据石榴树所在的场地特点,自己思考解决“如何记录”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幼儿选择借助户外体育器械进行记录,他们搬来了小画板、椅子、垫子等工具,轻松愉悦地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包括石榴的颜色、形状、数量、大小等。

(二)自主探索并记录石榴成熟的标志

观察记录后,幼儿们拿着各自的记录本进行分享交流。他们发现,原来石榴有很多不同的状态。于是,他们又产生了疑问:“这些石榴都成熟了吗?可以摘下来了吗?”面对幼儿的疑问,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于是,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将找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到了班级,幼儿带着自己找到的资料与同伴交流讨论,总结出石榴成熟的几个标志:石榴成熟之后会裂开,露出饱满的红色果实;石榴成熟后,果皮会由绿变黄,表皮光泽;石榴成熟后,果肉中会有红色或银白色针芒出现。

(三)自主分组制作宣传海报

在经过资料搜集、讨论、总结和现场实物对比后,幼儿们发现,幼儿园石榴树上的石榴都成熟了。“这么多好吃的石榴都成熟了,我们要赶快告诉大家准备摘石榴了!”“可是怎样让大家都知道呢?”幼儿们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决定利用宣传海报的形式将消息告诉大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自主分成三组(水墨组、水粉组和立体造型组)进行创作,每组幼儿又在明确主要宣传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分工,选择适宜的场地与材料,有条不紊地进行创作,并将创作成果摆放在石榴树旁,以便让大家都能知道大(一)班幼儿要去摘成熟的石榴了。在自行创作海报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能力。

(四)自主分组摘石榴

“有两棵石榴树,我们有这么多人,怎样能让大家都能摘到石榴呢?”教师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行解决。幼儿们将石榴树分成“1号树”和“2号树”,并自主分成“1号齐心协力组”和“2号勇往直前组”进行采摘。

(五)选择采摘工具

“用什么工具摘石榴最合适呢?”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记录和交流,有的说要用剪刀,有的说用梯子,还有的说要用棍子。

二、采摘篇

做好全部准备工作之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进入采摘环节。他们根据前期的分组,选择各自需要的工具,与同伴开始合作采摘和搬运。在此过程中,幼儿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工具以及采摘的位置。同时,他们自发地与同伴进行合作,形成了采摘石榴的“流水工作线”:摘石榴→接石榴→运石榴→放石榴→搬石榴。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有所提升,并学会了取舍、妥协等社会交往技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石榴树上的石榴很快就被摘完了。大家边擦汗水,边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还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的采摘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他们原先预设的很多工具并不合适,他们总结了适合采摘石榴的工具,以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原因,并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为今后的采摘活动留下参考资料。

三、收获篇

辛苦摘下这么多的石榴,到底哪一组幼儿摘得最多呢?经过统计,幼儿发现“1号齐心协力组”摘的石榴最多。在统计的时候,幼儿发现有很多石榴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又开始回忆摘石榴的过程。经过分析他们发现,剪石榴的时候要用手托住石榴,不然石榴会直接摔到地上而裂开;如果摘下石榴后直接将石榴扔到地上,也会让石榴摔裂;将石榴放进筐子时要轻轻地放,否则,石榴互相碰撞也会裂开……在回忆、思考、讲述的过程中,幼儿大胆质疑自己的行为,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最终找到了导致石榴损坏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明确了摘石榴的注意事项。

四、探究篇

在统计时,幼儿在关注“哪组摘得多”的同时,也关注了石榴的大小。怎样确定哪颗石榴最大呢?由此,又一个新的探究活动开始了。幼儿选择用秤和天平对石榴进行称重和比较,这样就能更加精确地判断哪颗石榴最重了。最终,幼儿发现,看着大的石榴不一定是最重的。最重的石榴是2号组幼儿摘得的一颗重达350克的石榴。

“最重的这个会不会是最甜的?什么样的石榴才是最甜的呢?”在讨论中,幼儿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猜测。为了验证什么样的石榴最甜,大家决定每人挑选一颗自己认为最甜的石榴并剥开尝一尝。可是,石榴应该怎样剥呢?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幼儿又开始寻找方法,并搜集了不同的剥石榴工具,开始尝试剥石榴。大家有的用手,有的用刀,有的用盘子,还有的用牙;有的是自己剥,有的是合作剥……经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幼儿发现,用刀在石榴顶端画出一个多边形,再用刀顺着石榴里的白筋沿外皮切几刀,然后轻轻地向外掰开,就能让果实全部露出来,再用手轻轻剥下来就可以了。

石榴剥好以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品尝和对比。最终发现:表皮是黄色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的且有棱角的石榴是最甜的。

五、拓展篇

“剥出来这么多石榴,我们可以怎样吃呢?”幼儿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搜集了很多石榴美食及相应的做法,如石榴蛋糕、石榴汁、石榴比萨以及石榴沙拉等。接着,他们从幼儿园以及家中寻找了制作不同石榴美食的工具,并自行分组制作美食,感受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

六、分享篇

“我们做了这么多好吃的,是不是可以分给其他小朋友吃?也让他们看看我们多厉害!”“我弟弟在小(一)班,我想给他尝一尝!”做好美食后,幼儿们决定将自己制作的石榴美食分享给幼儿园的其他人,请他们共同品尝。在赠送美食的过程中,幼儿们还根据不同的人群,分别用适宜的方法和语言对石榴美食进行了介绍,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指南》精神,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创造活动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促使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自主获得相关经验、知识与技能。

猜你喜欢

石榴树石榴工具
石榴红了
石榴树想法妙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流火
石榴树
准备工具:步骤:
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