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在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3梁秀兼陈英姿蔡洵红尹凤宝

甘肃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知晓率导管静脉

梁秀兼 陈英姿 蔡洵红 尹凤宝

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是急救复苏、危重病人、大手术术中监测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1]。CVC 是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置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2]。PICC 具有静脉穿刺次数少、导管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体位影响、避免药物外渗、保留时间长等优点[3]。但是PICC患者通常会因为身体不适、负性情绪等因素产生拔管行为,或者因为其他护理因素导致的导管脱落,即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会对临床诊疗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4]。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PM)是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及理论,对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高效管理的过程[5]。将PM 的方法与理论应用到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期待获得最大效果的解决问题方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科学手段,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学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将通过探讨PM 在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UEX 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3332 例CVC 患者为PM 实施前组,其中男性1845 例,女性 1487 例,年龄 22~80 岁,平均(66.47±5.20)岁;导管留置总日数为 23 623 日;1415 例颈内静脉导管,646 例锁骨下静脉导管,385 例股静脉导管,886例PICC,以2019 年4 月至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2224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PM 实施后组,其中男性1355例,女性 869 例,年龄 24~80 岁,平均(67.39±5.18)岁;导管留置总日数为20 012 日;1179 例颈内静脉导管,417例锁骨下静脉导管,193 例股静脉导管,435 例PICC。

1.2 方法

1.2.1 成立PM 实施小组。PM 实施小组由大内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组员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急诊科3 名护士长(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成员)组成。活动包括选题、调查分析、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效果评价和总结等阶段。小组每月开会一次,对各个阶段的活动进行评价、总结。

1.2.2 PM 实施进度。PM 实施从 2019 年 4 月启动,至2019 年 11 月底完成,为期 8 个月,PM 实施进度见表1。

表1 PM 实施进度

1.2.3 要因分析。利用鱼骨图对UEX 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从人、法、物、环4 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确认护士重视不够、未能意识到潜在的风险;护士不熟悉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技术;缺乏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标准流程是需要改进的重点。见图1。

图1 UEX 要因分析的鱼骨图

1.2.4 设定目标值。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中心静脉导管UEX 发生率为0.5926‰,根据问题点解释法,设定目标值为2019 年4~11 月UEX 发生率由PM 实施前的0.5926‰降低至PM 实施后的0.2963‰。

1.2.5 制定改进对策。针对3 个需要进行改进的重点要因制定具体措施。见表2。

表2 针对改进重点制定的具有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PM 实施前后组的UEX 发生率,UEX 发生率(‰)=UEX 例数/中心静脉置总日数×1000‰;(2)比较PM 实施前后组护士对中心静脉置管知识的知晓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UEX 发生的原因 PM 实施前组发生14 例子UEX;PM 实施后组发生5 例子UEX,分别来自患者自行拔管、护理不当和因局部感染而拔管。见表3。

表3 PM 实施前后组UEX 发生的原因[例(%)]

2.2 PM 实施前后组UEX 发生率的比较PM 实施前组UEX 发生率为 0.5926‰;PM 实施后组 UEX 发生率为0.2499‰;两组之间UEX 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PM 实施前后组UEX 发生率的比较

2.2 PM 实施前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横断面对比PM 实施前后分别对178 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PM 实施前敷料贴膜及外露部分固定不符合要求44 例(24.72%),PM 实施后敷料贴膜及外露部分固定不符合要求19 例(1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PM 实施前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横断面比较[例(%)]

2.3 PM 实施前后组护士对CVC 知识知晓率的比较PM 实施前后组护士对中心CVC 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士对CVC 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3 讨论

UEX 是临床护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事件,UEX 一旦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影响诊疗效果,还会增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5]。将PM 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多学科有效的协作,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计划、组织以及评价,PM 实施小组成员均具有不同的工作分工,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与垂直的组织结构进行互补,按以降低UEX 发生率为项目改进的中心,有效预防 UEX 发生[6-7]。黄惠根等[8]探讨了PM 对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PM 实施后,UEX 等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李瑞平等[9]探讨了PM 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UEX 中的效果,结果显示PM 实施后UEX 发生率明显下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UEX 发生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鱼骨头图从人、法、物、环4 个方面对影响UEX 发生的因素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显示,护士重视不够、未能意识到潜在的风险,护士不熟悉CVC 维护技术,缺乏CVC 维护标准流程是需要改进的重点,针对需要改进的终点制定了应对措施。结果显示,PM 实施后的UEX 发生率从PM 实施前的0.5926‰降低至0.2499‰;护士对CVC 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增高。提示本研究采用PM 的理论与方法对UEX 的发生进行预防及管理,根据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证实了PM 实施后UEX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提高了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对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更加重视。

综上所述,PM 能够明显降低UEX 发生率,提高护士对CVC 知识的知晓率,PM 理论及方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知晓率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