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体态律动优化小学器乐教学

2021-12-02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景范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肢体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景范学校 杨 晶

一、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体态律动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运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达尔克罗兹认为大众在学习音乐时如果要想训练自己的乐感,那么学习者就不能够仅仅去解释一些节奏,更重要的是将音乐融入人体运动之中。因此,如果音乐学习者能够有机地协调身体和音乐,那么就能够深入理解不同音乐,所以,这一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听音乐,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进行表现。每个人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身体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不同的音乐时,我们会下意识地进行动作,这就是音乐所带来的感染力。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模式,那么将能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不同音乐所传达的具体内容,提高当前的音乐教育效果。

二、体态律动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外界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常常由教师示范演唱,然后学生跟唱学习音乐知识,这种模式极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将体态律动教学引入音乐课堂,通过肢体动作进行互动及指导,不但有利于发挥小学生天性,还可改善传统课堂氛围,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各环节。

(二)有利于感受音乐情绪

情感表达是音乐最重要的目的,而节奏作为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同样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关键因素。因此,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进一步强调情感对于音乐的重要作用,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欢快或悲伤的音乐,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反馈音乐情绪。欢快的音乐往往节奏快,学生的动作表现也会更加快乐积极;悲伤的音乐则低沉缓慢,学生的动作也会相应舒缓。上述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肢体的动作之中逐渐发现并掌握音乐表达情绪的规律与形态。

(三)有利于音乐知识的形象生动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但极难理解音乐知识中的各种抽象概念;关注时间不太长,如果教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极难掌握教学中的各种乐理知识,也就无法确保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适度应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使乐理知识形象而生动,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开展节奏教学时,教师通过简单肢体动作替代7个音调,以这种方式替代常用节拍,就能让学生更易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三、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分段教学针对性差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音乐课程的规定,小学音乐教育应按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对音乐认知的能力,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与策略。但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导致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音乐课程形式基本一致,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音乐兴趣,还会给学生带来较差的课程体验。

(二 )注重理论忽视实践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小学都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音乐教学设备,但是多数教师却并不能将其进行充分利用,除了多媒体之外,很多设备与音乐器材缺乏应用的活动与空间。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教育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导致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与融合的音乐活动,如音乐表演、歌唱活动、创编活动等,这就使得学生的音乐技能与文化认知出现了冲突与矛盾,审美体验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学方法缺乏更新

对于音乐课程而言,教师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因此以体验、模仿、探究以及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教师应当掌握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讲授为基本形式,以刻板的教学任务为引,让学生完成固化的演唱、合唱、欣赏等课程,既不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缺乏拓展与互动性,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率。

四、用体态律动优化小学器乐教学的策略

(一)提倡学生肢体的运动

小学生天生是喜欢运动的,可是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很少有运动项目,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等运动项目,可以很好地迎合学生喜欢运动的天性,将学生的教育与生活连接起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上加入体态律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连接,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身体方面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避免了学生在学校只是一味地学习文化知识,缺少身体方面的锻炼。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往往覆盖内容比较广,学习内容多种多样,传统教育模式无法突出现代教材的新意,融合肢体运动,学生可以逐渐加强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音乐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角色行为,或者通过打节拍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知,最终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体态律动学习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属于灵魂部分,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节奏存在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将音乐音调与节奏有机结合,才可以体现出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体态律动可加深学生对音调的记忆与理解,还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节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肌肉活动表现音乐节奏,遇到强拍时幅度大,弱拍时力度小。比如:在4/4节拍时,弱拍用一只手朝上拍,强拍采用两只手朝下拍,次强拍采用一只手朝下拍。通过展现肢体动作,让学生能够多感官联系,逐渐对曲调有所反应,以此加强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开展三拍子教学时,教师强拍时通过蹲、踏及拍手等各种动作,弱拍时通过踮脚尖、叉腰等动作,引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使他们快速强化节奏规律,有效强化学生的认知节奏。

(三)动一动,音准练习寻找技巧

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典型的激趣作用。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借助体态律动的小活动,让学生通过科学教学方式,一边聆听本课需要学习的音乐,一边通过肢体动作感受本课内容表达的核心情感,从而对本课的课程内容拥有初步的认知,同时还可以有效活跃氛围,让学生进入准备学习的状态,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与活动之中。教师还需要掌握达尔克罗兹提出的教学技巧,利用学生身体的位置高低,表现音乐音调的高低。例如:在讲解“音准”高低的理论内容时,单纯以音乐或乐器的声音表现,很难让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与深刻的记忆,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其转化为学生身体的部位或肢体动作。首先,我就为学生制定了一个音准匹配表,以摸脚表示“do”,以摸小腿表示“re”,以摸膝盖表示“mi”,以摸大腿表示“fa”,以叉腰表示“sol”,以抱胸表示“la”,以摸头表示“si”,以双手举高表示“do”。其次,我与学生展开听音游戏,利用电子琴或其他乐器,在敲击一个音的同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经过几轮训练,学生就会将动作与音准产生关联记忆,进而就可以产生音准认知,达到强化音准训练的效果。

(四)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实力

最后,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因为教学并不仅仅强调让学生学会唱歌,学生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才是音乐教学的实质目的。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音乐能力,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例如: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理解不同音乐并且针对音乐进行鉴赏,进一步感受到不同音乐所传达的具体内涵。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不同的音乐,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歌曲时,可以为学生演示不同的体态动作,让学生通过观看自己的动作变化来感受音乐的具体状态。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体态律动教学法是教师应当掌握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表现突出,起到激发兴趣、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力的作用,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后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做好体态律动的引入和教导。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肢体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肢体语言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