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余良主任治疗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经验

2021-12-02指导丘余良

福建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焦三焦风热

李 榕 指导:丘余良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IgA 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 病,是免疫复合物IgA 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导致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丘余良主任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诊疗二十六载,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在IgA 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颇有心得。 对于IgA 肾病的急性发作期,丘余良主任常采用三焦辨证治疗,在治疗中屡获良效[1],现总结如下。

1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机

1.1 中医病因 根据该病的证候特点,该病多属于中医学“风水”“肾风”“水肿”“尿血”等病的范畴。丘余良主任结合现代医学及中医理论,认为导致IgA肾病急性发作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受风寒或者风热,侵入肺卫上焦;二是饮食不洁、湿热或暑湿之邪蕴于中焦脾胃;三是湿热、湿毒下注膀胱,或瘀血蕴结下焦。

1.2 中医病机 丘余良主任认为本病多以邪实为主, 总体病机为机体因正气不足时外感风热之邪,或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肾、肝。 风热或者湿热内扰脉络,瘀血阻滞脉络,血溢脉外,或者气虚无力统血,血随尿而出,而成“尿血”;湿热壅滞腰部,经络气机不畅,或者肾虚腰府失养,而成“腰痛”;邪实必伤正气,正虚易受邪侵,两者互为因果,而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病情渐重。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病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2.1 上焦受邪 风邪夹热邪外袭,两邪相合,伤于肺卫上焦;或者由风寒之邪侵袭入里,郁闭于内,化热灼肺。《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上焦受邪,风热邪气壅结于咽喉或内舍于肺,肺失宣发,则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痛;邪气客于卫表,阻遏卫气宣发,可出现发热;继而热邪下传膀胱,水道不利,热结下焦,脉络损伤,血随尿出,可出现血尿、尿浊;甚至水湿泛溢于肌肤,而发为水肿。 亦可因感受风寒之邪,郁闭肺气,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不主水,三焦气化不利,水湿泛溢于肌肤而出现尿少、水肿。

1.2.2 中焦受邪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丘余良主任认为IgA 肾病患者可因为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导致湿浊内生,也可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或风湿外袭,导致中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气机不通,升降受纳失常,而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脘痞闷等症;当湿热邪气下迫大肠,大肠气机受阻,而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腰为肾府,邪入下焦,湿浊黏滞于此,有碍阴阳,壅滞经脉,阻遏气血运行,则出现腰酸腰痛;湿热内蕴,肾络受损,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血与精微随溺而下,则出现尿血、尿浊、尿中泡沫增多。

1.2.3 下焦受邪 IgA 肾病患者若是摄生不慎,易导致湿毒之邪外袭,循溺道上行,先入膀胱,进而侵犯肾脏;或脾气不振,运化失司,湿热内生,下注膀胱。 湿热、湿毒恋于膀胱,可致水道不利,症见尿频,尿急,小便欲出未出;若湿热之邪损伤血络,血溢脉外,则表现为尿血、尿道灼痛等症状;若湿热郁蒸,外淫肌表,则可见发热恶寒;若湿热、湿毒之邪由膀胱循经上犯于肾,邪毒蕴结于下焦腰府经络,以致经气不畅,气血郁阻难行,不通则痛,则发为腰酸腰痛。

2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三焦辨治

丘余良主任认为IgA 肾病反复急性发作是导致该病迁延难愈、逐步进展的主要因素。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针对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证候及病位特点,结合导致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脉证,丘余良主任治疗上主张采用三焦辨证,因证辨治。

2.1 上焦辨治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上焦病证因其受邪特点不一,可分为感受风寒与风热而不同,亦有部分患者因感受风寒不解,入里化热。 风寒证和风热证,患者皆可见尿浊、血尿,甚则水肿。 对于风寒证者,临床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治以宣肺解表,利湿止血,常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于风热证者,以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灼痛,小便赤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特征,治以清热宣肺,凉血止血,方以翘荷汤[2]或银翘散加减;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者,治以轻宣解郁,清热化湿,方以《温病条辨》之上焦宣痹汤[2]化裁。

2.2 中焦辨治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中焦病证多因饮食不节或不洁,或感受湿热或暑湿之邪所致[3]。 对于饮食不节或者不洁所致者,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拒按,严重者呕腐吞酸,腹泻便溏,治以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以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湿热中阻者,可见胃脘灼痛,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滑等,治以清热利湿,方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暑湿之邪蕴结中焦者,治以解表祛暑,化湿和中,根据热邪与湿邪之偏重,方以六和汤或者正气散随症加减。

2.3 下焦辨治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下焦病证多因湿毒或者湿热之邪内侵,湿热蕴结下焦,或者久病阴液受损,阴不制阳,而出现阴虚内热。 下焦湿热证患者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小便频数短赤,大便臭秽稀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方以八正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阴虚内热证可见头晕目眩,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治以养阴清热,方以知柏地黄汤或者小蓟饮子加减。 若津液亏耗严重,加用麦门冬、天门冬;虚火上炎甚者,加用生地黄、地骨皮。

病例介绍

林某某,男,32 岁,2019 年7 月25 日就诊,大暑,主诉:尿中泡沫增多6 年,发热、腹胀、腹泻2 d。 现病史:患者6 年前因尿中泡沫增多,颜面双下肢轻度水肿而住院。 入院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IgA 肾病(LEE 分级:Ⅳ级)。此后长期门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前1 月查血生化示:尿素氮14.3 mmol/L,血肌酐176 μmol/L。 2 d 前到田间劳动后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1 ℃),伴恶心,呕吐,汗出,腹胀,腹泻,胸闷,纳呆,神疲乏力,后体温波动于38.1~37.5 ℃。辰下见:低热37.8 ℃,乏力,腹胀纳呆,胸闷,恶心欲吐,小便黄赤,大便稀溏,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生化检查:尿素氮19.2 mmol/L,血肌酐235 μmol/L。 中医诊断:暑湿中阻。治以:祛暑除湿,健脾和胃。方以六和汤加减,药用:砂仁6 g,半夏9 g,杏仁6 g,藿香12 g,木瓜15 g,厚朴12 g,白扁豆12 g,土茯苓30 g,苍术12 g,香薷9 g。 7 剂,水煎服,早晚餐后内服。

2019 年8 月1 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2 d 后热退,腹胀、腹泻减轻,随后饮食改善,肉眼血尿消失,无特殊不适,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黄稍厚,脉弦。 辅助检查:尿蛋白(+++)、隐血(+++);生化检查:尿素氮11.3 mmol/L,血肌酐182 μmol/L。 予原方去香薷,加六月雪15 g,14 剂。 后复诊多次,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稳定。

按:该患者病已六载,正气渐损,加之暑月水田劳作,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湿之邪黏腻重浊,侵犯肺卫,则致卫表不和,正邪交争,故可见发热;三焦升降诸气,暑湿之邪困阻脾阳,中焦受阻,气机升降失调,故胸闷,腹胀纳呆,恶心欲吐。《杂病源流犀烛》云:“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暑湿困脾,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故见大便稀溏;暑湿之邪困阻中焦,易郁而化热,故见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患者旧病未愈,今中焦感受暑湿之邪,治当祛邪为先,兼顾正气。 林珮琴《类证治裁·暑症论治》有言:“叶香岩宗河间三焦立法,……,或外感暑邪,内伤生冷,腹痛吐利,正气散、六和汤”,故丘余良主任对于IgA 肾病中焦感受暑湿之邪者常予六和汤加减治疗。 六和汤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卷二,该方可调和脾胃,解暑化湿。方中藿香、厚朴、苍术、茯苓芳香化浊,健脾运湿。 丘余良主任将原方之赤茯苓改为土茯苓,具有健脾祛湿、解毒降浊之功,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也发现其具有降肌酐、改善肾功能作用。

1 周后复诊,患者发热已退,纳寐转佳,知其药已中的,当效不更方。 观其舌脉,表邪已去,故去香薷,加六月雪,以增清热利湿降浊之效。 经中药治疗1 个月后,患者诸症明显减轻,肾功能指标亦明显改善。

3 总 结

丘余良主任认为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是导致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IgA 肾病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IgA 肾病急性发作期的病因可归于外感、饮食及湿热三个方面。 丘余良主任根据IgA肾病急性发作期的病因、病性、病位及中医证候特点,从上、中、下三焦辨证论治,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中焦三焦风热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热伤风,喝薄荷粥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