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析*

2021-12-02邢恩慧李晓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匠心工匠英语课堂

邢恩慧 李晓娟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10)

一、解读工匠精神

我国著名教育家聂圣哲先生倡导工匠精神,旨在培养一流的木工匠士。他呼吁弘扬工匠精神,由此促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乃至中国创造的转变。工匠精神体现着“手艺人”的专注、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和耐心。工匠精神一词在201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时期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解读。工匠精神是不会过时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正如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工匠精神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是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基本精神,是品牌立足的资本所在。工匠精神具体可以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职业品质等方面。它既包括职业价值取向,又表明了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匠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当今时代更加需要这种宁静致远的敬业态度与精神品质。

如今,工匠精神已经突破传统“手艺人”领域的局限,成为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倡导“读平民书,做平民事,过平民生活”,摆脱浮躁之风、扎扎实实做事。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也应当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历练。这就需要学校课程的助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深远

聂圣哲先生曾经提出要“以品德为根基,以敬业为习惯,以技能为资本,以谦卑为情怀”。这样的敬业精神、布衣情怀与过硬的本领正是时代所需,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极佳衡量准则。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师生,摈弃对即时利益的追求,持有“匠心”也正是时代所需。因此,对于高校教师,如果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所领悟,那么对于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唯有踏实专注又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才能使我们持续向前。

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对于师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助于“育人”

我们秉承“先育人,再教书”的理念,深刻明白“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引领作用。每一种语言首先是思想的载体。如果在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与写作、听力练习与互动讨论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能够让学生接触多样而生动、原始而真实的材料,逐渐领悟与内化,那么在帮助学生习得良好的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教师就能肩负起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使命。

(二)专注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提升技能

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品质。对于语言文化课程,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倾听、研读与思考,因此专注、精益,以及理解与辨析是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键所在。用精益求精、专注的学习态度和探究式的思考方式投入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探索使师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更加精进。

(三)培养思辨能力

追求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大学英语课堂需要培养师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以助力师生树立民族自信心,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没有目标的被动学习。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自身涉及内容广泛、跨文化等特点,师生都应具备深入理解、讨论、交流复杂问题的能力,拥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持着布衣情怀,拥有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润物无声、影响深远又弥足珍贵。

三、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途径探索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这样的描述体现出一个人无论在道德修养还是知识学问方面都需要不断钻研、雕琢,才能接近品德良善、学识精湛。我们不仅需要格物致知,也需要思辨创新。而这些思想与工匠精神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品质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当今时代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有极佳的借鉴与传承意义。具体途径如下。

(一)教师行为示范

欲成事,先成人。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对于教师,工匠精神意味着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精进与钻研、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持有“匠心”投入工作,对教师的职业成长有益,对学生能够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1.师德是立德树人之根本

教师的“匠心”对于学生是有力的方向指引与行为示范。教师良好的人格和思想品德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教师张桂梅的学生刘霞曾经说过,张桂梅老师对她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独立、自信、全力以赴。张老师的行为对学生们的影响可见一斑。这是大山里的孩子们对老师人格的感受。虽然老师没有过多言语的表达,但通过身体力行使学生产生的钦佩与向往会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

2.教师治学的专注与精益可于无形中育人

教师潜心问道的治学态度以及专业化水平无不体现着工匠精神。师生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工匠精神,学生未来投入的工作领域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活动都是需要工匠精神,而这种精神可以从教师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

3.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必不可少的要素

创新精神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方法改善与提升等方面。包括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潜力。

4.将过程评价融入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的考核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踏实求学的态度践行工匠精神。例如将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效果、课前调研与课堂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过程性考核让学生认识到持有匠心的重要性,并且一以贯之地使之成为未来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使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匠心”同行,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以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学习讲好匠人故事,通过文化对比培养国际视野

讲好匠人故事,培养国际视野助力师生树立民族自信,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并且站在国际视野看待问题,培养新时代的“匠人”。

1.以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学习更好地理解、领悟、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中国好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华文化中的大国工匠精神,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更深入师生的内心。在阅读、思索、讨论等环节中坚定师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师生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自然而然被唤醒。

例如在《新未来大学英语》这本教材中,在以“传承”为主题的一章中,讲述了天眼之父南仁东如何克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通过学习和交流,师生会再次深刻的意识到浮躁与急于求成要不得,而脚踏实地、崇尚精进的“匠心”应该被牢记于心并传承和发扬。相信通过学习与思索,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技巧与能力,还有伴随未来一生的正确的三观。

2.通过了解多种文化更好地提升师生的视野、思辨与创新能力

思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可以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具创新思维,拥有世界眼光,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进而成为更称职的“匠人”为社会做贡献。拥有更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也能够助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仍有大量课程案例可以挖掘并得到创造性的运用。但是我们仍需注意,不要将工匠精神的融入与课程知识与技能培养变成“两张皮”。应当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使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这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正如《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持有立德树人之本心,带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与钻研精神,脚踏实地做事。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清晰的思路面前,更为重要的是踏实肯干的态度与工匠精神的真正融入,使师生共同建立思想与行动的自觉,来落实并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匠心工匠英语课堂
三十载坚守匠心传承“非遗”名菜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90后大工匠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工匠神形
老艺人的匠心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工匠赞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