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管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控制的作用

2021-12-02解红岩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糖饮食糖尿病

解红岩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209)

糖尿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疾病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1]。该疾病起病时间较为隐匿,无典型症状且发病时间较长,若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易出现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症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并且由于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单纯治疗情况下难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根本发挥,还需要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配合。本文就收治的6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控制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选择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6~72 岁,平均57.52±8.94 岁;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43~75 岁,平均58.18±9.24 岁。

选择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入组前没有进行过相关护理干预;③患者可正常交流沟通;④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并同意认可。

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②恶性肿瘤者;③精神疾病者。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05),均可入组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下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应用社区护理管理小组进行护理,从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①首先成立社区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护理水平;②患者入院后充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综合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③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治疗配合度;④受疾病影响,部分患者心理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不安、悲观等,为此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解答,消除其疑虑,确保患者心态良好,情绪稳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⑤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叮嘱患者日常饮食以清淡以吸收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加强膳食纤维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可指导患者写饮食日记,让患者记录每日饮食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调整;⑥对患者进行运动护理管理,根据患者情况结合患者兴趣爱好,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应坚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⑦针对行动不便、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加强随访护理,重点关注,了解掌握患者疾病情况,分析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管理与指导并加强力度,帮助患者尽快建立正确的疾病管理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小时血糖。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用药行为、自我监控症状行为、合理饮食及定期复诊等4 项,每项0~5 分,取患者的平均值进数据分析,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x2 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n=30)糖化血红蛋白(8.79±1.87)%、空腹血糖(8.64±2.03)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13.48±3.74)mmol/L;对照组(n=30)糖化血红蛋白(8.84±1.93)%、空腹血糖(8.59±1.97)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12.76±3.65)mmol/L。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30)糖化血红蛋白(5.13±0.62)%、空腹血糖(5.62±1.02)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7.18±1.54)mmol/L;对照组(n=30)糖化血红蛋白(7.53±0.98)%、空腹血糖(7.49±1.37)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9.17±1.84)mmol/L。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t=11.335,P=0.000)、空腹血糖组间比较(t=5.996,P=0.000)、餐后2 小时血糖组间比较(t=4.542,P=0.000),由此可见,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观察组更好,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n=30)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67±1.48)分,对照组(n=30)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43±1.65)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30)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16.48±4.67)分,对照组(n=30)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12.46±2.53)分,组间比较(P=4.516,P=0.000)。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患者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日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率正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3]。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治疗该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靠药物维持,很大程度上需依靠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以控制好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因素较多,均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有关[6]。常规护理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护理要求,但是缺乏针对性,因此护理效果通常达不到预期理想效果[7]。社区护理管理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护理与管理后,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且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意识[8-11]。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护理,结果显示其血糖控制、我管理能力均不如观察组患者(P<0.05)。研究提示常规管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欠佳,还有进一步发展的额空间。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社区护理管理小组进行护理,通过成立社区护理管理小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措施,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知,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前提条件,也是治疗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通过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好血糖。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使血糖及各项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延缓病变发展,减少并发症发生。而针对行动不便、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加强随访护理并重点关注,充分了解掌握患者疾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管理与指导并加强力度,帮助患者尽快建立正确的疾病管理习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护理能力。本次研究提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社区护理管理小组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社区护理管理小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血糖饮食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