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附属医院研究院学科建设策略探讨

2021-12-02徐维维魏巍黄沄沄庄熙祯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究院医学学科

徐维维 魏巍 黄沄沄 庄熙祯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多的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对创新驱动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重磅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发展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以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1-2]。《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联动与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形成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医疗卫生机构转化创新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产学研互为支撑、协同发展[3]。在此背景下,为建立一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性的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依托附属仁济医院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学科建设是大学和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的学科体系建设是满足国家对创新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自身改革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4]。本文以该研究院为例,通过介绍其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分析新态势下学科建设新模式,以期对高等院校及医院的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研究院建设概况

1.1 建设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领衔建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牵头、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体化建设的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性的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机构。研究院致力于分子医学、化学生物学等新兴学科领域和学术方向的研究,探索从科研到形成知识产权和临床应用的新途径,推进生物、化学、材料等学科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交叉发展。聚焦分子医学前沿领域,以提高创新药物研发水平、加强早诊确诊能力为目标,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技术的紧密结合,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分子医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研发中心。

1.2 建设发展

研究院自2017年10月组建至今,已完成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发团队、实验室管理平台以及行政团队基本建设,发展成为涵盖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等各类研究人员的全能型研究基地。人才梯度建设注重“尖度、厚度”兼顾,聚集国家级和青年人才,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青年千人4名等顶尖学科人才。整体人员规模已达到140余人,平均年龄30岁,硕士、博士比例分别为26%和70%,副高以上职称占60%。实验室建筑总面积5000m2,配置6.6m长实验台66条、15条仪器边共120m、3间细胞房共390m2以及生物安全柜30个等基础性资源,实验场地较为完善。总体设备投入近千万,包括配置基础科研仪器设备和30多台大中型精密科研仪器等。

2 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探析

2.1 建立“学科引领、交叉发展”管理机制

研究院以基于核酸适体的分子医学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学科布局、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研究院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集“应用基础研究、学科引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四位一体,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国家生物医药行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汇聚吸纳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应用核酸技术在分子医学和精准医学领域的拓展应用并建立学科优势。研究院负责人统筹规划研究院各项事务及各项工作实施与推进。引进、遴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并从学术水平、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学术骨干带好学科队伍,协调推进学科建设整体工作。

2.2 探索学科人才引育机制创新

高水平科研机构面临着将高水平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巨大需求,人才培育与引进并举并重,探索科教结合模式。建立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畅通机制和创新人才特区,实施“人才特区计划”政策,对高端人才引进实施精准引进、适才而用,引导中、青年研究人员快速成长与水平提升。通过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入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开展科研协同创新,积极推进研究队伍国际化进程。与国内外高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单位紧密合作,搭建起完备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系统。成立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学术咨询专家委员会,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以科研人员为本的科研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发团队、实验室管理平台以及行政管理队伍的人才梯度建设,优化各类人才业绩、实际贡献、薪酬水平等评价标准。

2.3 建立“开放流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有利于开展临床转化应用的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设置特聘教授、研究员等重要岗位吸引一流人才入驻,逐步形成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开放式人才流动机制。实行研究组组长负责制,研究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撑,打破按院系单一学科组建的固化学科组织结构,建立相关学科动态、流动组合的柔性组织机制,整合国际国内、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形成行业、机构、医院和高校协同发展模式。研究院充分利用仁济医院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现有医疗设备和资源,在临床样品获取、临床试验、临床效果反馈等多方面得到充分便利,积极推动医疗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和医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医学研究机构和医院形成高度合作关系,借助这些研究机构与医院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从而为开发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且充分面向市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供助力。

2.4 建立“稳定投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聚焦化学、生物、医学及交叉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学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对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实行分类、分层、分级投入。根据不同学科方向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学科成果评价机制。制定高原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管理,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绩效。建立绩效优先的学科发展机制,聚焦肿瘤等疾病研究方面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核酸适体、芯片、生物传感、核酸药物以及分子影像等学科带动学校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实现研究成果临床转化应用。集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特性,建立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的科技创新人才学术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5]。

3 主要成效

3.1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申请到的科研项目及专利逐年递增,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和市级项目40余项,合计项目经费2 4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第63、65和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共12项;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146篇,最高影响因子43.07,总影响因子1 439.201,其中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有69篇,分别发表在Nature、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JACS、Nano letters等国际期刊。通过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主动性,优化人才集聚与培养成长支撑体系。先后共有10余人次入围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高峰高原引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曙光计划、医学院双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上海市博新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等40余项。

3.2 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交叉融合

研究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以分子医学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医学核心科学问题的攻克需要基础、临床等更多个交叉学科,某一个学科的发展不足以支撑问题解决[6]。大力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深度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发展,相互促进。与仁济医院18个临床科室共开展了35项临床合作研究,涉及临床检验分析、靶向药物递送、肿瘤免疫治疗等多个研究方向,并与上海市多个医院开展临床合作研究,合作申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整合多学科资源,紧密型交叉发展,建立以特定疾病为中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覆盖从疾病发病易感到诊断治疗的全环节、系统性、创新性研究链条,推动新型诊断、治疗技术研究和药物创新。发挥基础研究在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新手段和合并症、并发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配合作用,促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临床应用,实现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

3.3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基于初具规模、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研究院各科研团队经过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在基础前沿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协作研发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如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智能DNA水凝胶,极大地拓展了水凝胶在病毒检测、细胞培养、电路控制和信号传递等领域的应用;基于框架核酸实现了循环肿瘤细胞高灵敏捕获与检测,在肿瘤早期检测、分子分型、预后判断和抗癌药物设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临床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疾病临床诊治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实现了诊疗能力提升和技术创新,如科研团队与泌尿科、核医学科等临床科室合作研发的前列腺癌分子检测新型生物传感器,较临床检测常用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筛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能显著提升前列腺癌早期检测和筛查能力。

近期,谭蔚泓院士联合多个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速分子诊断新技术,通过临床样本测试检测达到了金标准水平,实现了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快速筛查的研究。该研究获科技部优先立项资助,检测试剂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办公室向国家药监局推荐进入应急审批通道。与该技术研发密切相关的“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由研究院樊春海院士团队凭借在生物计量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成功研制,并被批准为国家级标准物质,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提供计量支持,能有效评价试剂盒检测结果准确度。研究院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依托优势学科和创新研究,加强新冠病毒产品研发,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4 讨论

学术创新和医学转化对分子医学研究平台有着特殊意义,平台本质上是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协同创新和技术转化的载体。分子医学核心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发挥学科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建设一流学科走创新的学科知识激活之路[7]。研究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依托仁济医院建设,以产学研联盟等为载体,探索建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机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依托,积极推动各方围绕价值链开展合作,加快创新集群发展。其发展根基在于学科建设,通过运用科学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凝聚多方资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带动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医疗实践中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通过以临床需求为发展导向,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为绩效评价导向,推动医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紧密融合以推动医学发展的思路现今已被广泛认可,这也是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8]。在进行学术研究和临床医学转化的全过程中,充满了跨领域、跨学科、跨科室、跨组织的开放式协作,各种创新、研究及应用等要素在协同研究中相互作用与影响。研究院致力于完善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创新成果产出,立足于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与早诊确诊防控技术的突破,通过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疗单位开展临床合作研究,强强联合,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与转化,从基础前沿研究到知识产权和产业化落地,全程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研究院医学学科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学科新书导览】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不是我!是他捣乱!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美声承载音乐剧——北大歌剧研究院牵手“堂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