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水县柑橘天牛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1-12-02曾金兰

农技服务 2021年7期
关键词:天牛成虫柑橘

曾金兰

(四川省农业农村局, 四川 邻水 638500)

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昆虫,包括星天牛、褐天牛、绿橘天(俗称枝天牛)三种。以星天牛危害严重,分布广,除危害柑橘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以及杨、柳、苦楝等多种树木。其次是褐天牛、绿橘天牛,主要危害柑橘类植物,褐天牛还危害葡萄。被害树干形成许多孔洞,枝梢枯死,致使树势衰弱,产量大幅度下降,果实小、味酸、品质低劣。严重时,树体逐渐枯死。天牛是四川省邻水县柑橘园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天牛在该县柑橘园危害达15%~25%,因其危害毁灭的果园达30余个、600余hm2,减产500万kg以上,给柑橘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其防治提供参考,现将邻水县柑橘天牛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邻水县柑橘天牛的发生原因

1.1 果园管理粗放,责任制不完善

邻水县大多数果园投入只有1.2~1.8万元/hm2,连基本的肥料需求都无法保证,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器械、人力投入更不能满足。特别是集体种植的柑橘园,发包方害怕预期收入受损,只给承包者3~5年承包期限,承包者也怕自己的高投入在短短的3~5年收不回来,不敢大量投入。因此,形成了第1年“管”,第2年“稳”,第3年“放”的恶性循环经营理念。由于肥料、农药、人力投入不足,柑橘园杂草丛生,土壤板结,树势起伏大,逐渐衰弱,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天牛虫口密度加大,危害严重,产量急剧下降。

1.2 果农认识不足,防治力度不够

天牛危害后,柑橘树体不会马上死亡,并有一定的产量,果农对天牛危害的严重性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天牛防治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防治力度不够,虫口数量逐年增多,危害越来越严重。

1.3 栽培管理不当,有利于天牛发生

邻水县很多果园和农户,在柑橘定植时栽得较深,掩埋了嫁接口,有的掩埋深度达8~10 cm。据调查,嫁接口露出地面的植株天牛危害较轻,被害率仅10.8%;嫁接口被掩埋的植株,被害率高达46.3%。嫁接口的高度与天牛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嫁接口在20~30 cm,被害率为4.1%;嫁接口在15~20 cm,被害率为9.1%;嫁接口在8 cm以下,被害率为18.4%。

1.4 气候变暖,危害时间提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天牛成虫出现的时期提前15~20 d,3月底至4月初就能见到成虫的出现,5月中旬就有幼虫蛀食柑橘根茎部。

2 柑橘天牛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2.1 星天牛

星天牛1年发生1代,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5—6月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5~8 d,多从树干根茎部咬开羽化孔爬出,一直延续到9月初,一般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1时活动,成虫寿命达1~2月。产卵前雌虫先将树干基部距地面50 cm以下树皮咬成“T”或“г”形刻槽,然后把1粒卵产于其内,并有胶液流出,产卵期20~30 d,卵期7~14 d。初孵幼虫潜入树皮危害,根茎、根部被蛀害成许多孔洞,约2个月后向木质部蛀食。主干基部常见黄白色木屑状干燥虫粪,幼虫期长达10个月之久。蛹期一般在20~30 d。危害轻者引起枝叶发黄,树体生长不良,树势衰败。重者造成皮层环割状,植株死亡。

2.2 褐天牛

褐天牛2~3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羽化后先潜于蛀孔中,10~30 d后才开始外出交尾产卵,白天潜于树洞内,晚上8—9时出洞最盛,成虫从4月初开始活动,一直延续到9月下旬。成虫多产卵于距地面1 m以内主干树皮、蛀孔,每处产卵1粒或3~5粒,雌虫产卵多达120~130粒,卵期5~15 d。初孵幼虫钻入皮层,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并有泡沫状黄色胶质流出,7~15 d后幼虫体长10~15 mm时开始蛀食木质部,先向对面蛀行,然后向上蛀食,老龄幼虫蛀道上有3~5个气孔,虫粪自树干排出。幼虫期夏卵孵出的为15~17个月,秋卵孵出的为20个月左右。蛹期约1个月。受害柑橘树常因水分和养分输导受阻,树势逐渐衰弱,甚至死亡。

2.3 绿橘天牛

绿橘天牛1年发生1代,幼虫在枝梢中越冬。成虫在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盛发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飞翔力较强,多栖息柑橘树枝间。成虫羽化出孔后即可进行交尾,产卵期约6 d,成虫寿命15~30 d。卵产于树枝末端嫩绿的细枝分叉口,或叶柄与嫩枝的分叉口,卵期18~19 d。初孵期在5月中下旬,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在蛀道内向下蛀食,逐渐蛀入大枝,每隔一段距离向外蛀1排粪孔,初孵幼虫可将嫩枝细梢蛀食空,故受害枝梢多枯萎。1月份幼虫进入休眠期越冬,4月进入蛹期,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蛹期23~25 d。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强化栽培管理

苗木繁育时,嫁接的开砧高度应在15 cm以上;栽植穴垒成“馒头状”并高出地面20~25 cm;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抵抗能力。

3.2 树干涂白

首先刷除树干上的地衣和苔藓,再用石灰加粘土涂封树干裂缝或天牛、吉丁虫蛀孔,保持树干光滑。然后涂白树干,冬季树干涂白可驱避天牛产卵,产卵率为5.4%~10.5%,而不涂白树干对照的高达43.3%,表明树干涂白的效果较好,且树干涂白最好在5月份进行,一般在距地面1 m范围内仔细涂刷。涂白剂用水100份、生石灰30份、石硫合剂4~5份、粘土5~6份、食盐3~4份搅拌而成。

3.3 捕杀成虫

在4—6月天牛成虫产卵期,白天9—10时,晚上8—9时,在柑橘根茎部、枝干孔洞附近捕杀星天牛和褐天牛成虫。利用绿橘天牛阴雨天多栖息于枝间的习性,捕杀成虫。

3.4 削除虫卵

在夏至前后,根据星天牛产卵处有胶液流出,褐天牛产卵处有泡沫状树液或使其树皮呈湿润状的特点,及时削除虫卵或初孵幼虫,是防治天牛危害的重要环节之一。

3.5 钩杀、毒堵幼虫

在清明和秋分前后检查树体,凡有虫粪的树可用钢丝钩杀幼虫。对蛀入木质部较深的幼虫,先将蛀孔内的粪屑清除干净,用棉球或卫生纸蘸80%敌敌畏塞入虫孔内毒杀,也可用注射器将80%敌敌畏20倍药液注入虫孔内,每次注入量20 mL,然后用湿粘泥封堵虫孔。对已下蛀大枝的绿橘天牛幼虫,可用80%敌敌畏注入虫孔熏杀。

3.6 剪除被害枝梢

6—8月是绿橘天牛危害期,在立秋前后,当被害枝发生枯萎时及时剪除被害枝梢并烧毁,剪口应在干枯部位以下1~2 cm。

3.7 喷药防治

在天牛出洞盛期4月底至6月中旬,每隔10 d用80%敌敌畏300倍液对树干喷布1次,连喷3~4次,防治效果很好。据调查,喷药防治的被害植株仅10.8%,未喷药的被害植株达51.1%。对绿橘天牛发生严重的果园,可在5月上中旬用80%敌敌畏喷布树冠,每10 d喷布1次,连喷2~3次。

3.8 柑橘园养鸡

通过鸡对天牛成虫的捕食,减少成虫发生数量,可以明显减轻危害。据调查,养鸡区的被害植株从25%下降到5%以下,对照区被害植株达30%以上。柑橘园养鸡最低散养3月龄以上的鸡25只/hm2,且必须长期坚持,防治效果才显著。

猜你喜欢

天牛成虫柑橘
四法防治果园天牛
柑橘家族
黑黄花天牛
柑橘的秘密
巨型昆虫——天牛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