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旭东主任医师基于“气机升降”辨治口疮经验

2021-12-01王鹏弟田旭东孙乃瑛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口疮气机溃疡

王鹏弟,田旭东,孙乃瑛

(1.甘肃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甘肃 兰州 730000)

现代医学将口疮病归结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特征的口腔黏膜疾病,典型病灶具有“黄、红、凹、痛”特征[1],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2],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变态反应、体内铜锌比例失调、缺铁、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局部创伤与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因此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3]。目前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法主要为消炎止痛、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溃疡愈合、免疫调节等对症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田旭东老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从医30多年来,学术上笃学好古,临证时四诊合参、思维缜密、用药轻灵,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尤重八纲辨证。田旭东老师辨治口疮病用药精简,有自己的经验药对,疗效明显,复发率低,特将其辨治口疮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

升和降是哲学的一组矛盾,既对立统一,又相互依赖。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气机升降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理论之一。脾主升清,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传输至全身,是维持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不易受邪气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反之,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人体易病。胃主降浊,胃气不降,可影响心火和肺气的下降,在腹胀、便秘的同时,可伴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等病变[6]。

2 口疮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

“口疮”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7],《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民病口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中有云:“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指出此病与心脾热盛有关。清代高秉均《疡科心得集·辨口疮口糜论》亦记载:“夫口疮与口糜者,乃心脾气滞,更外感风热所致”[9],此病虽以心胃火盛为主,但亦多寒热夹杂。宋代《圣济总录》载其:“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之病有虚有实。综上所述,火热内生是口疮的基本病因,口疮的病变部位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病位在心、脾、肾三脏,尤以脾脏为重[8]。

田老师认为,现代人多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输布精微和水饮,则口唇失于濡养;脾阳虚损更甚,不能收敛下焦之阴火,下焦阴火上炎,而致“虚阳口疮”,同时此类患者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而伴有大便稀溏。此病亦与情志相关,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产物[10]。平素精神压力大、失眠,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运行瘀滞,脾胃运化失司则聚湿生痰,痰湿中阻,郁而化火,可发为口疮。

3 辨证施治

3.1 脾虚阴火型

患者孔某,女,2018年8月13日初诊。自诉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史6年余,好发于舌边、上下唇黏膜,烧灼样疼痛,每逢例假期间加重,反复发作,甚至长达1月不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有内服、外用等(具体不详),停药后反复。近1年伴有腹泻,呈水样便,每日1~2次,腹泻期间喜食热性食物,遂至田老师门诊就诊。刻下:患者神清、精神可,舌边及上下唇黏膜有多个圆形溃疡,直径大约3 mm,面覆白苔,周围色淡,烧灼样疼痛,大便溏,1日1~2次,四肢乏力,饮食偏少,夜眠欠安,小便正常。舌淡胖,齿痕舌,苔少,脉细弱。田老师辨为:脾虚湿困,虚阳上浮;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麸炒白术15 g,炒山药30 g,莲子10 g,白扁豆10 g,薏苡仁(生品)15 g,茯苓15 g,桔梗5 g,砂仁5 g(后下),党参30 g,甘草5 g,升麻15 g,皂角刺10 g,炮姜10 g,盐车前子20 g(包煎)。因患者外地,就诊不便,取14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并嘱患者饮食清淡。2018年8月25日二诊,患者诉口腔溃疡疼痛较缓解6/10,溃疡灶缩小,新发较前明显减少,大便仍不成型,每日1~2次水样便伴四肢乏力,舌淡胖,齿痕仍明显;脉细弱,田老师在一诊方上去薏苡仁,炒白术减为10 g,加藿香15 g、泽泻15 g。14剂,服法同前。2018年9月15日三诊,患者诉口腔溃疡疼痛较一诊仍有2/10,期间有复发,溃疡较小,能自愈。腹泻缓解,基本成型,饮食不规律会偶发,睡眠、四肢乏力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舌淡胖,齿痕较前缩小,苔水滑;脉濡。田老师改二诊方加炮姜至15 g,加桂枝10 g。14剂,服法同前。2019年3月7日电话随访,患者诉三诊后溃疡基本愈合,无新发,大便成形,1日1次,因挂号不便,为巩固疗效,遂自行当地抓三诊方20剂。春节期间因食刺激性食物,溃疡复发1次,针尖大小,1周自愈,至今未复发。

按:口疮发作,与火邪关系最为密切,且多为实火。然《丹溪心法·口齿》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11]部分口疮患者服用寒凉的清热药后并不见效,甚者出现脘腹冷痛。这种口疮发病与脾胃虚弱有关,脾阳虚损,不能收敛下焦之阴火,下焦阴火上炎,而致“虚阳口疮”。患者平素多倦怠乏力、喜食热饮、大便稀溏。此类患者应以健脾渗湿为主,脾阳复,则虚火自敛,田老师常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此例患者口疮与大便稀溏并存,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发为腹泻。脾阳虚损,不能收敛下焦之阴火,下焦阴火上炎,发为口疮,治宜健脾渗湿止泻,兼引浮火下行。患者二诊时口疮疼痛较前改善明显,然大便改善不佳,主因患者病久,脾阳虚损,不能运化水湿,田老师遂加泽泻、藿香,合方中车前子,取利小便实大便之意。三诊时患者口疮疼痛已基本改善,但舌苔水滑,脾胃之阳不能化饮,田老师改炮姜加量以补胃阳,加桂枝以温阳化饮。主方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田老师从中焦脾胃入手,脾胃运化正常,大便成形,升清降浊之功恢复,则浮火自清,溃疡自愈。

3.2 脾胃郁滞型

患者李某,女,2019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诉舌边反复起点状溃疡3年余,疼痛难忍,口中发甜,偶有胃脘部嘈杂感,夜间睡眠浅,易醒,每逢烦躁、情绪低落时口疮发作明显增多,曾服用柴胡舒肝丸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服药期间口疮可明显减少,但停药后口疮再次复发,求诊于田老师门诊。刻下:患者舌边有7个点状小溃疡,大者约2 mm,色红,右侧舌边2个小溃疡融合,舌暗红,舌下脉络迂曲,苔薄黄,脉弦数。田老师辨为脾胃瘀滞证,方选越鞠丸加减:醋香附15 g,川芎10 g,苍术10 g,焦神曲20 g,栀子10 g,升麻15 g,皂角刺10 g,怀牛膝20 g,生甘草10 g。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服。同时嘱患者调节情绪,忌食辛辣刺激之品。2019年3月18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仍有新发,但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约为初诊时4/10,口中甜味仍有,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田老师在前方基础上加石菖蒲10 g,炒麦芽15 g,14剂,服法同前。嘱患者饮食六七分饱为宜。2020年4月1日三诊,患者诉口疮未再新发,疼痛基本消失,口中甜味消失,食欲较前增加,观患者舌边小溃疡已愈合,舌下脉络迂曲颜色较前缩小,苔白,脉细。前方7剂,水煎服,隔日1剂以收尾。

按:口疮发病亦与情志相关,平素精神压力大、失眠,可以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血运行瘀滞,脾胃运化失司则聚湿生痰,痰湿中阻,郁而化火,可发为口疮。丹溪云:“凡郁皆在中焦”,提出了六郁之病机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为。肝气疏泄不畅而为气郁,气滞则血行不畅而为血郁,郁久化热生火而为火郁,肝气疏泄失度则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和升降,水湿不运则易停滞为湿郁,聚湿而为痰郁,脾胃腐熟运化失职则饮食积滞而为食郁,故气、血、火三郁责在肝,湿、痰、食三郁责在脾胃(胃)[12]。此类患者口疮反复发作,影响情绪,情绪烦躁时又加重病情,甚至影响睡眠,循环往复,口疮迁延不愈。治宜调理中焦气机,田老师常选越鞠丸加减。本案患者表现为口疮发作与情志相关,并口中发甜,属脾胃郁滞型,方中醋香附疏肝理气,香能走窜,下气最速;川芎活血行气兼止痛;苍术燥湿健脾,主要化学成分有烯块类、倍半萜及苷类、芳香苷类、三萜和甾体类、苍术醇类,现在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溃疡、促进胃肠运动及排空、抗菌抗炎、保肝、降血糖、利尿、心血管保护、抗肿瘤和神经系统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13];神曲消食;栀子苦寒降泄,既入气分,又走血分,清火之郁也[14];生甘草清热解毒;升麻清热解毒并升提脾气;牛膝引火下行;皂角刺拔毒消疮,取象形之意。二诊时患者口中仍有甜味,加石菖蒲、炒麦芽以醒脾开胃消食,脾运,食消,则口中甜味自除。诸药合用,升降相应,调理气机,口疮自愈。

3.3 寒热错杂型

患者杨某,女,2019年6月22日初诊。患者诉下口唇及舌边反复起溃疡,疼痛明显,影响饮食,平时大便干或大便先干后稀,1日1次。刻下:患者左侧下口唇处有一直径约4 mm溃疡,覆白苔。舌边散在4个小溃疡,中心色暗红,边白,平素口干,晨起偶有口苦,舌淡,苔白,脉沉细。田老师辨为寒热错杂型口疮,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5 g,干姜10 g,党参20 g,升麻15 g,皂角刺10 g,川牛膝20 g,甘草5 g。7剂,水煎服,煎药时加鲜姜片2片,约10 g,早晚饭后分服。并嘱患者多食蔬菜,定时排便。2019年6月29日二诊。患者左下唇溃疡已基本愈合,舌边仍有新发2个小溃疡,约1 mm大小,患者诉服药后疼痛约有初诊时3/10,口干较前好转,大便仍先干后稀,改善不明显,舌色较前红,苔仍白,脉沉细。田老师在前方加炒山药30 g,14剂,服药及医嘱同前。2020年7月13日三诊,患者诉服药后口中溃疡已愈合,再未新发,大便成形。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患者需出差,煎药不便,遂前方改颗粒剂15剂,嘱患者生姜2片,煮300 mL开水5 min,用生姜水冲药粉,分两次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明代薛己在《曰齿类要》中有言:“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指出口疮病机可为上焦实火上炎,亦可为下焦阴火上灼或中焦虚寒所致,治疗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15]。临证时,口疮病寒热错杂患者居多,此类患者多伴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稀交替,口中溃疡疼痛可忍,但迁延不愈。治宜平调寒热,清降虚火,田老师常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案患者口中溃疡发作伴疼痛,溃疡中心色暗红,边白,但疼痛可忍,大便干稀交替,口干,偶有口苦,田老师辨为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型,以半夏泻心汤施治,取得良效。方中半夏燥湿兼消肿散结,调畅中焦气机;黄芩、黄连苦寒泻火;干姜温补脾胃,引火归原;炒山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和中;升麻解毒兼升提气机;皂角刺取象形之意;怀牛膝引火下行。诸药同用,寒热并调,升降并用,火归其位,溃疡自愈。

4 结语

田老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治应首辨寒热虚实,理清病机,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方能取得良效。田老师在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善用经验药对“升麻、皂角刺、怀牛膝”。升麻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升阳、透疹的功效,升麻可升提脾之清气,脾气健可使运化水谷精微正常,口唇得水谷精微濡润,可促进黏膜修复。皂角刺具有拔毒消疮、消肿排脓之功,其名效如“针刺”,药性峻猛,可破腐生新,取其象形之意,正如《本草经疏》[16]所言:“第其锐利,能直达疮所。”怀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健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引火下行之功效。时珍又谓其“治口疮齿痛者”,盖此等证皆因其气血随火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气血下行,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升麻、皂角刺、怀牛膝”三药,可使脾胃气机条达,寒热调和。火邪归位,口唇得水谷精微濡润,则口疮可愈。

猜你喜欢

口疮气机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都是“溃疡”惹的祸
我长口疮了
便携电子打气机
用开水泡苦瓜可治疗复发性口疮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