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2021-12-01禄小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乳脂精饲料粗饲料

禄小霞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741306)

奶牛生产性能不仅与品种、奶牛年龄、日粮结构有关,疾病、环境温湿度和挤奶方式都会影响产奶量。笔者结合自己的生产经验,将这些因素归类为遗传、生理、病理和环境4 大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与奶牛选种配种有关,生理、病理和环境因素都与奶牛饲养管理有重要联系。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重视奶牛选育,优化奶牛饲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奶牛生理生产提供一个安静、健康、舒适的条件。

1 遗传因素

1.1 品种差异

奶牛品种对泌乳量和乳脂率有重要影响,奶用牛的主要用途为泌乳,其泌乳量明显高于乳肉兼用牛、肉用牛和役用牛。目前国内奶牛主要品种有荷斯坦奶牛、更赛牛和娟珊牛等,其中荷斯坦奶牛乳房发育好、泌乳量高。

1.2 个体差异

奶牛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我国不同区域荷斯坦奶牛一次产奶量(3000~12000kg)差异就很大,乳脂率的变化也在2.6~6.0kg 之间变化。其次,产奶量和奶牛个体体重有关,奶牛体重越多,相对产奶量越多,荷斯坦奶牛体重在550~750kg 之间为适宜体重,在这区间内体重增加10kg,产奶量也会相同提高100kg 左右,但奶牛膘情过肥也不利于泌乳性能。

2 生理因素

2.1 年龄和胎次

一般初产奶牛的年龄为2 岁,此时产奶量较低。随着奶牛年龄的增长和胎次的增加,在4~7 岁(或第3~5 胎)时为奶牛产奶高峰期。奶牛超过8 岁,随着奶牛机能减退,产奶量呈下降趋势。

2.2 初产年龄

奶牛初产年龄不仅影响奶牛头胎的产奶量,也会影响奶牛一生的产奶量。一般初产奶牛的年龄为2 岁,小于24 个月生产,不仅犊牛初生重不高,母牛产奶量也不高。但超过初产年龄超过30 月龄,奶牛胎次和产奶量也会下降。根据育成母牛体重和配种母牛体重来比较,一般育成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的70%(340~360kg)左右进行配种最佳,因此,最适的初产年龄为24~26 月龄。

2.3 泌乳期

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到泌乳停止的期间为泌乳期。产犊后第20~60 天为泌乳高峰,然后持续到泌乳期第3~4 个月又逐渐下降,第7 个月下降显著,持续到第10 个月不在泌乳。

2.4 干乳期

奶牛停止挤奶到分泌前15d 的期间为干乳期。奶牛干乳期对胎儿发育和产奶量也有关联,且持续时间和奶牛个体差异有关,一般干乳期为40~60d。

2.5 发情和妊娠

奶牛发情期产奶量会有下降趋势,大致下降10%,这主要和体内激素分泌有关。

2.6 膘情和运动量

奶牛产奶量与其膘情有关,奶牛过重或过轻都会降低产奶量。日常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奶牛膘情,增强体质,提高产奶量。

3 病理因素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第一大疾病,肢蹄病、结核病、酮病等都会降低奶牛产奶量。一般产科病、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都容易威胁奶牛生产性能[1]。有研究表明,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0%~50%,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的发病率为3%~5%,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8%~62%,而有10%~15%乳房炎病牛会被淘汰。所以病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和奶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要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的影响降到最低。

4 环境因素

4.1 饲养管理

奶牛产奶量和日粮结构、营养搭配有重要联系,其中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会影响奶牛产量。第一,精饲料是奶牛日粮中不可缺少的饲粮之一,对高产奶牛有重要影响,如果在奶牛泌乳高峰期饲喂精饲料的量过少,容易造成奶牛能量负平衡,会缩短奶牛泌乳高峰时间,导致整个胎次产奶量下降。但精饲料饲喂过多会增加奶牛酮病和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概率,也容易引起奶牛肢蹄病和乳房炎[2]。可以根据奶牛产奶量来确定精饲料添加量,一般奶料比为2.5~3.0:1。第二,粗饲料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都有影响,还会对奶牛产后恢复有影响。若粗饲料摄入过少,质量差,奶牛产奶量会下降,还会引发产后子宫松弛、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一般日粮中粗饲料的干物质比例在13%~17%为宜,粗饲料中干草和青贮按1:1 即可。精饲料和粗饲料比例以45:55~55:45 为宜。若奶牛高产可以适量添加精饲料,但精粗料比例不能超过60:40。第三,日粮中添加青草、树叶、瓜果、蔬菜等多汁饲料可以提高泌乳量,但要控制好摄入量,每天在5~10kg 即可,由于多汁饲料含水量高,适口性强,奶牛容易产生依赖,会造成采食量过量,反而会降低产奶量。第四,蛋白质和能量不仅是奶牛日常的维持需要,也是奶牛泌乳的需要。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可以根据奶牛产奶量和泌乳潜力来决定。摄入不足不利于奶牛泌乳潜力的发挥,但摄入过多不仅浪费饲料,增加养殖成本,还容易引发消化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五,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日粮中的比例并不多,但对产奶量有重要影响。日粮中必须注重VA、B 族维生素、VC、VD和VE的摄入,保障钙、磷、锌、镁、铜、硒、碘、锰、钴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为奶牛提供一个营养均衡的日粮结构。

4.2 挤奶和按摩方式

正确的挤奶和按摩方式有利于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第一,适量的挤奶次数可以促进产奶量提高。研究表明,每天挤奶3次比每天挤奶2 次的产奶量高,提高量为10%~20%。若奶牛在一昼夜产奶量小于15kg,建议每天挤奶2 次,而高产奶牛可以每天挤奶3 次。第二,在挤奶前对奶牛乳房进行按摩或温热水擦洗可以提高产奶量,增加乳汁的乳脂率。研究表明,挤奶前不按摩或按摩不充分,乳腺泡的乳汁能进入乳池的量非常低,不到10%,乳脂含量约为0.8%~1.2%,而充分按摩会有70%~80%乳汁进入到乳池,乳脂率10%~12%。第三,挤奶速率也会影响产奶量,人工挤奶速度为1.5~2kg/min 能有效促进乳腺泌乳,增加产奶量。

4.3 产犊季节

我国奶牛的最佳产犊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夏季虽然青草饲料茂密,但外界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热应激,加上蚊蝇过多容易滋生细菌等,因此,奶牛在每年7 月和8 月的产奶量较低。若奶牛泌乳期为气候温和,天然青绿饲料丰富,外界蚊蝇少的季节,不仅能促进奶牛体内泌乳素的分泌,还能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

4.4 外界温度

荷斯坦奶牛对温度较为敏感,当外界温度为0~20℃时,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最适温度为10~16℃。当外界温度超过25℃时,奶牛食欲减退、呼吸和心跳频率都会加快,代谢快,但产奶量会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因此,奶牛夏季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3]。研究表明,外界温度过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当外界温度低于-13℃时,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因此,冬季要保证奶牛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提供足量的青贮和多汁饲料。

4.5 应激因素

造成奶牛应激的原因有很多,天气骤变、长途运输、环境噪音、突然更换饲料都容易引发应激,导致产奶量减少。因此,在奶牛饲养过程中要减少电锯声、鞭炮声等人为噪音,保证牛舍安静。

5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奶牛产奶量提高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品种因素,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奶牛品种进行饲养。其次,为奶牛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日粮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同时不断改善和完善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定期开展疾病检测,为奶牛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更好地发挥泌乳潜力,提高生产性能。

猜你喜欢

乳脂精饲料粗饲料
粗饲料在猪养殖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奶牛粗饲料的加工与应用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