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东县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2021-12-01朱富华杨如举李明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树盘枇杷套袋

朱富华,张 华,薛 梅,杨如举,李明春

(四川省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会东 615200)

枇杷原产中国,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珍稀特产水果,“枇杷一身都是宝”,枇杷果味甜美,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果酱、果酒等。目前仅中国、日本和西班牙的枇杷进入国际果品市场,以鲜销为主,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现将四川省会东县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情况初报如下,以期为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1 会东县基本概况

会东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南端,地理坐标位于102°20′31"E~103°3′16"E和26°12′32"N~26°55′42"N之间,辖19个乡镇(街道办)、189个村、14个社区,总人口43万人,幅员面积3226km2,耕地6.5万hm2,以山地为主。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大,最高海拔3331m,最低海拔仅640m。地势中部高,西部缓展,北部绵延,东南陡峭;县内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高原、山地、干热河谷立体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6℃。嘎吉镇田坝村一社大麦地位于会东县东南部,紧邻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坐标位置为:102°59′92"E,26°42′95"N,海拔1890m,适宜高原错季枇杷生长。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开展情况

从2018年8月,会东县华举枇杷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到嘎吉镇田坝村一社大麦地承包种植10hm2枇杷园。当时,已种植15年的枇杷园挂果不好、经济效益不高。通过3年探索,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常住基地,利用综合管理技术,防治枝干腐烂病,采用降干、自砧嫁接,对新枝进行整形修枝,控梢促花,疏花疏果,果食套袋,施用矿源性黄腐酸钾复合肥,在10~12月,生产优质高原错季枇杷,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2.2 取得成效

2020年底,在嘎吉镇田坝村一社大麦地改造枇杷园1个,建立1个科技示范基地,面积10hm2。2021年1月26日,通过会东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测产评估,该枇杷园10~12月枇杷集中上市,栽植密度为74株/667m2,随机抽取3株,平均每株产枇杷18kg,其中商品果15kg。产量达1332kg/667m2,商品果产量达1110kg/667m2。

2.2.1 经济效益 据统计,枇杷均价为20元/kg,产值为22200元,10hm2枇杷园产值达到333万元,农民增收240万元。

2.2.2 社会效益 一是聘请当地农户管理枇杷园,农民增加劳务收入,为当地解决15个就业岗位;二是在当地农民参与枇杷园管理过程中,先后召开培训会2次,培训技术人员20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2.2.3 生态效益 通过果园生草、本砧嫁接、套袋技术推广,绿化荒山0.1km2,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3 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3.1 假性挂果枝培养

3.1.1 防治枝干腐烂病 先对枇杷树1m范围内的杂草进行清理,在晴天,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刷干,每隔10d,全园交替对树干施25%咪鲜胺500~800倍和8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

3.1.2 本砧嫁接 2018年9月起,将原有老树留1枝进行光合作用,主干降至1m,采用本树健壮枝条进行嫁接。

3.1.3 培养健壮枝 采收后,结合产量要求,及时将枯枝、病虫枝、细弱枝剪除,对部分老枝进行回缩,更新出强健的新梢作为结果母枝,选择20~40cm留一健壮梢,其余均给予抹出。干高40~50cm,选留3~4个主枝,每个主枝选留2个侧枝,均匀分布,树高1.8~3.0m,让树型形成空心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型。

3.1.4 修剪时间 每年11~12月采果后,对老树重剪,壮旺树轻剪,结果多的树重剪,结果少的树轻剪。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秋季修剪主要剪除病虫枝、密生枝、落花枝、徒长枝、下垂枝,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

3.2 花果管理

按照产量2000kg/667m2的标准,对枇杷进行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

3.2.1 疏花蕾 嘎吉镇田坝村一社,当地枇杷6月中旬开始开花,在6月底~7月中旬花穗上的小花枝散开时进行,疏除花穗下部的1~2个小花枝和花穗上部的穗尖,只留中部2~3个花枝。

3.2.2 疏果 在残花落尽时,先疏除畸形果、病虫果、伤果等,再分2~3批疏去较小的和多余的幼果,每穗留2~3个果。

3.2.3 保花保果 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早施、重施壮果促花肥,7月中旬,重施高钾矿物源黄腐酸钾复合肥(亲土1号,NPK为16∶5∶26),每株1.5kg,12月底,施一次矿物源生物菌肥(亲土1号,NPK为15∶15∶15)。在9~10月,每5d用药泵喷1次低浓度磷酸二氢钾、腐质酸、氨基酸溶液。在12月至次年1月进行拉枝、拿枝、扭梢,拉枝,角度以拉成与主枝70°左右。

3.2.4 果实套袋 套袋前,合作社同凉山州同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择透气性好的专用纸袋,纸袋以白色为主,袋子底部小孔不外露,有积水才会涨开。先喷施2次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混合药液,在5d内,晴天,选择生长正常、健壮的果实进行套袋。

3.3 土肥水管理

3.3.1 深翻扩穴 每年12月~次年1月,将上坡疏松土壤翻到树盘周围,逐年向外扩展,开成台地,在树盘周围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50cm,深30~60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充分灌水。

3.3.2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在树盘外行间种植黑麦草,1年刈割3次草,冬季割草翻埋于土壤,夏秋割草覆盖于树盘。

3.3.3 施肥 根据园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丰缺和大五星枇杷营养特点,分3次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推行平衡施肥技术。

3.3.4 水分管理 果园配套水肥一体系统,采用微喷系统。在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份,在雨季,及时疏通沟渠排水,在幼果迅速膨大期补充水肥。

3.4 病虫害防治

3.4.1 农业防治 枇杷园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大五星,通过科学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翻树盘、地面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增强树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4.2 物理防治 根据桔小实蝇、桃蛀螟红、黄蜘蛛等病虫害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把、诱粘剂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

3.4.3 生物防治 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

3.4.4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在病虫测报的基础上,交替使用环境友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枇杷园主要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5 冬季防冻

花期喷0.15%~0.25%硼砂,提高座果率;幼果初期每15~20d喷1次0.2%~0.25%尿素加0.2%~0.25%磷酸二氢钾,提高抗寒力;气温下降至-2℃时,可采用熏烟防冻,每667m2果园放5~6个熏烟火堆。

3.6 果实采收

距果实采收期15d,禁止使用一切化肥、农药,停止叶面追肥。采收应分批进行,轻摘轻放,尽量避免擦掉果面茸毛,防止碰伤、捏伤、刺伤和摔伤。采果和盛果容器内衬柔软垫。套袋果连果袋一起采,选果时去袋。

4 高原枇杷花期调控技术措施

4.1 控发春梢,加强肥水促夏梢

12月底,枇杷采果结束后,及时修枝护型,重施1次矿物源生物菌肥(亲土1号,NPK为15∶15∶15),及时灌水。5月前,当地气候干旱、温度高,每隔10d灌水1次,保持根部土壤湿润,降低枇杷芽体的细胞液浓度,促使晚春梢在4月底5月初大量抽发,防止高温干旱导致枝梢营养生长减缓,过早停长,形成早花。6月开始显现花蕾,7月开花,此阶段气温太高,这些早花大多不能坐果或坐的果实无商品价值,因此,要尽量减少早春梢抽发的数量。

4.2 春梢摘心促侧梢

生长旺盛或结果少的枇杷树通过控制肥水,仍然会抽生一些早春梢。在果实采收后,结合整形修剪,摘去这些早春梢上的生长点或疏去部分或全部春梢。在采果肥的作用下,留存的春梢枝段上有2~5个腋芽能抽发出侧枝,在其萌发时选留1~2个位置适宜的腋芽、抹去其它的腋芽,促进留下的腋芽抽生成健壮的侧枝,避免春梢主枝形成特早花。

4.3 适时促花

每年的5月上旬开始促花,此期正处于雨季,要及时排泄滞留在果园中的雨水,或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减少渗入土壤的雨水量,促进和保持土壤干燥,以抑制枝梢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将直立的枝条向四周牵引固定,使其与主干的夹角在60°~70°之间,减弱枝梢顶端生长优势和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对于降干新嫁接枝条,在6月上旬喷1000mg/L多效唑,间隔15d再喷1次,同时连续喷施 2~3次0.2%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植物营养生长调节剂,促进枝条成熟,花芽分化。

5 创新性

5.1 应用创新

对已种植15年的枇杷树进行综合技术处理,对假性挂果枝进行控梢促花,调节花期,使用改进后的枇杷专用袋套袋,施用矿物源黄腐酸钾生物菌肥,在10~12月,生产错季优质枇杷。

5.2 技术创新

引进假性挂果枝培养、花期调控、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

5.3 理论创新

将假性挂果枝培育、花期调控技术技术和高原枇杷高效栽培技术应用于实际,制定适宜会东县高海拔地区枇杷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猜你喜欢

树盘枇杷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枇杷
不套袋栽培对红色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枇杷
枇杷糖浆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纠正苹果树下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
庭院石榴的栽培技术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