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12-01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武薛超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运算书写题目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武薛超

“数学运算”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拥有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现阶段,数学运算能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

一、夯实基础,注重衔接

现阶段,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给中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材相比之前做了很多删减,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有所降低,很多内容(如十字相乘法、配项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等)都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和练习,甚至有些内容已经从初中教材中删除了。但这些都是高中阶段需要用到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往往可以减轻做题过程中的运算负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需要对现阶段初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一定了解,做好相关的补充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突破高中数学运算的难关。除此之外,夯实基础还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法则的教学中。我们通常认为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足,在面对比较复杂、运算步骤较多的题目时容易出错,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有时候“运算能力差”不仅表现在无法完成比较复杂的运算,还常常表现为对基本的运算法则不能熟练掌握,导致做基础题时都常常出错。比如,在进行“对数”的教学时,会涉及对数运算的法则,很多同学在进行对数运算时常犯“loga(M+N)=logaM+logaN”或者“log39=3”这种错误,这就是学生对对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法则掌握不牢的缘故。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注重结果,更重过程

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当这类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往往会觉得只要看到题目知道解题的方法就可以了,在平常的练习中对看似“简单”的题目不愿意花时间去做,或者只写出解题的思路,省略具体的运算步骤,依靠参考答案直接写出结果,而有些老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在批改作业时往往也不会仔细看学生的具体运算过程。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因为缺乏必要的运算练习而运算能力不足,做题时可能知道解题思路,但是在运算过程中经常出错,或者因为运算速度较慢,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等问题。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解题思路的讲解,又要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既要检查学生所做的结果是否正确,也要关注具体的计算步骤,尤其是关键步骤。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写出关键的计算步骤,不可随意省略。

三、一题多解,提高计算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一道数学题往往不止一种解题方法。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一题多解的专项教学或练习,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个题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比如对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就可能有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开方法等多种运算方法;再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类似“求|x-3|≤5的解集”这样看似并不复杂的题目,也可以采用针对绝对值的正负情况分类讨论或者取特殊值用画图法进行求解。

四、注意书写,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就包括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数学学科而言,良好的书写习惯对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学生在书写时必须做到清楚、整洁、规范。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书写潦草,计算时写着写着就写错了数字,或者书写不规范,写函数表达式时忘记标明定义域,写向量题时忘记向量符号等,这就容易造成会做却做不对的尴尬局面。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工整,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老师要做好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注意夯实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避免由于书写潦草导致运算错误出现。

猜你喜欢

运算书写题目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书写要点(十)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养成书写好习惯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书写春天的“草”
追根求源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